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姜建清:金融家俱乐部不欣赏百米短跑者 尊重的是马拉松冠军

澎湃新闻 2018-07-17 22:32 大字

当地时间7月17日下午,“智荟中欧2018”第四届欧洲论坛在德国慕尼黑市举行。世福资本(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兼职教授姜建清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的数字化与数字金融》的演讲。

姜建清在演讲中表示,未来数字技术对金融业的重构将超过想象。数字金融,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互融合创新,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它借助数据技术优势,从掌握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延伸至支付、融资、投资等金融核心业务领域。因此,姜建清认为,成功的金融企业都须实施数字化变革,确立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路,构建数字金融生态下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姜建清也表示,数字金融没有改变金融业的风险属性。风险管理永远是金融的要义。把住风险是优秀数字金融企业经营的底线,有效管理风险是数字金融基业长青的关键,金融家俱乐部不欣赏百米短跑选手,尊重的是马拉松冠军。

第四届欧洲论坛以“赋能未来:共创中德数字经济新时代”为主题,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德国中国商会、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2018年是中国与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作为中国与欧盟成功合作的典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与欧洲搭建经济、文化、人才交流发展的桥梁。自2012年以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洲论坛已经第三次走入德国慕尼黑。此次论坛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智荟中欧2018”第四届欧洲论坛的首站,继慕尼黑之后,该系列论坛还将陆续走进伦敦、布拉格、巴黎、苏黎世等四个欧洲城市,为中欧企业间经贸往来搭建有效交流平台。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本届欧洲论坛,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的数字化与数字金融》。伴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模式,冲击着传统的产业机构、经营模式和商业版图,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都是信息科技公司。金融,也不例外,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金融与科技从两端隔首相望,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金融科技、数字金融成了全球的热点话题和现象。下面,和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一、数字金融是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和新阶段。

当前,以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风起云涌,金融创新呈现出蓬勃生机,数字金融应运而生,进入了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对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甚至中介功能提出了挑战。

20多年前,那个时候正好是美国互联网金融最热闹的时期,美国诞生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银行,报纸上铺天盖地地宣传互联网金融,仿佛传统银行业走到了尽头。当时的互联网金融主要体现为互联网对金融功能的沿袭,通过技术改造把金融业务搬到网上,把“砖头”变成“鼠标”,但没有创造出新型的金融形态。

至今近20多年过去了,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伴随着金融科技的推广应用,很多大型科技公司、ICT、社交媒体平台、大型零售商和还有一些初创公司,依托自身的优势或资源,积极介入金融服务领域,实现对金融机构的部分功能替代,成为金融市场的“竞争者”。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市场格局被打破,金融的主要功能也出现融合趋势,不再是单一地发挥作用,形成了场景金融,创造出新的金融业态。信用卡业务被无卡支付、手机扫码所分流,柜台业务被移动线上支付所替代,支付账户与资金理财结合,兼顾流动性、便利性和效益性,争揽金融机构负债来源。融资业务领域也呈现多元竞争格局。社会对金融的传统认识有所改变,金融业原有的规模、地域、网点等优势正在减弱。市场在正在分化并快速演进,消费者较大程度地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他们主动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愿意学习和尝试新的金融科技。

金融机构自身的变化同样巨大,利用金融科技实现了工厂化、集约化运营,提升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同样的机构人员,承担了比20年前增长了几十倍的业务量。大量员工从中后台转移到前台服务和营销岗位,人力资源潜能得到释放。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和便捷化,导致金融消费与渠道发生了变化,客户离店化趋势已不可阻挡。中国银行业目前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普遍达到90%以上,客户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的比例逐年递减,70%以上业务是在智能设备完成的,柜面人工办理只占30%以下。金融机构借助大数据技术,形成客户状况的全景视图,通过挖掘分析客户行为特点和交易习惯,识别真实需求,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数字化信贷通过对异常信息的准确识别,使风险控制从单客户、单品种、局部化、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向业务关联、上下游联动、跨账户交易的数据风控方式转变。实现了资产安全转换,风险定价和资本配置。金融科技改善了长尾客户的服务供给和适应了小微企业小额高频、期短急迫的融资特点。

未来数字技术对金融业的重构将超过想象。当前银行业和金融科技企业均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银行业加大科技投资,对金融科技发展更加敏锐;金融科技企业掌握银行业务,对金融风险控制更加重视。两者互相学习,竞争和合作现象交替出现,要在未来竞争中保持优势,关键在于数字化变革。

二、数字金融改变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业态,但金融功能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数字金融,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互融合创新,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它借助数据技术优势,从掌握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延伸至支付、融资、投资等金融核心业务领域。以中国为例,2000年前,中国还是个重度依赖现金的社会。2010年,中国有61%的零售消费主要通过现金交易的方式进行,目前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40%以下。与此同时,中国在电子商务交易、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据统计,中国2017年电子商务交易额29.1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7%;实现网上零售额7.1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2%;网购用户规模达5.33亿,同比增长14.3%;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55万亿人民币,其中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规模占比超过80%;网络借贷行业成交量达到了2.8万亿人民币,总体贷款余额达到了1.2万亿人民币。

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来看,支付功能作为金融的基础功能,货币及金融正是由支付而产生,它是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资产转化功能是最核心的功能,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功能从保障功能发展为核心功能。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支付功能主要沿着交换效率提升的导向开展,而资产转换、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三项功能主要沿着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导向开展,两条路线基本没有交叉。直到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货币的诞生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整个金融产业链各个环节得以打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得以统一,金融的各项功能逐步走向融合。场景金融成为金融功能融合的加速器。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在原生场景、网生场景或融合场景平台上将金融功能融合一体,实现消费到金融的无缝转化。2017年中国场景金融的交易规模超过1.8万亿人民币。

可以看到,金融科技虽然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载体、渠道和技术,提高了交易效率,但没有改变交易的对象,也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未来金融的竞争优势并不在于昂贵的硬件设备、复杂的算法模型和天量的数据信息,当然也不在于机构网点的众多或资产实力的强大,但成功的金融企业都须实施数字化变革,确立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路,构建数字金融生态下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信任)、客户(流量和规模)、管理(风险控制)和信息(数据基础)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能提供效率最高、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金融服务,并能实质控制风险的金融服务企业才是最后的成功者。

三、数字金融突出跨界融合创新,加强开放合作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一方面与中国金融业近40年来的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有关系。今年7月份,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公布2018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国共有135家银行入榜,较2017年新增9家。按一级资本排名的前十大银行中,中国和美国的银行各占四席。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3241亿美元的“一级资本”连续第六年位居榜首,利润和资产也居榜首。通过改革转型发展,中国的银行业成功跻身全球银行业的前列。另一方面与中国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系,目前中国网民规模超过7.7亿,互联网普及率55.9%,其中很大上得益于移动网民的增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39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到97.8%。此外,中国3G、4G网络的建设力度非常大、非常广。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到今天,市场规模庞大,但要看到技术和综合排名并无优势。中国在数量、交易量上的赶超,更多还是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消费市场、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对金融科技企业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等因素。2016年德勤公司的研究显示,考虑营商环境、金融发展、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等因素,全球21个主要金融科技中心的前四位分别为伦敦、新加坡、纽约和硅谷,中国内地只有上海排名第11位。另外,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金融技术,特别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是金融科技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这方面与德国等欧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双方在数字金融、数字经济领域优势互补,可以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跨越发展。

因此,开放合作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数字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要加强联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数据资源有序流动、开放共享,让数字价值充分释放。推动制定平等的数字经济贸易规则,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形成覆盖全球、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数字市场。大力实施双边、多边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深入推进国家间的信息化合作。要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和监管合作。数字金融没有改变金融业的风险属性。风险管理永远是金融的要义。把住风险是优秀数字金融企业经营的底线,有效管理风险是数字金融基业长青的关键,金融家俱乐部不欣赏百米短跑选手,尊重的是马拉松冠军。要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消费者保护,加强跨国界、跨行业监管合作,创新数字经济下的监管模式,提升监管能力,实现风险防控和创新发展的平衡。

这场由现代技术驱动的革命,终局将是对金融业模式的革命。数字经济下所蕴含的一系列技术最终将会解构现有的基于工业社会解构的金融服务体系,并将重建一个基于信息社会架构下的金融服务体系。而且变化要比我们想象的跑得还要快,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谢谢大家!

新闻推荐

扩大进口“瞄准”了民生

日前,商务部等20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更好发挥进口对满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