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焦点】从“鲍师傅”之争看商标保护
上周,一起“雇托排队”事件让“鲍师傅”商标之争再度升级。
5月21日,武汉当地媒体暗访发现,一家挂着“鲍师傅”招牌的糕点店,有人组织排队,制造生意“火爆”的假象。事件曝光后,武汉市工商部门展开调查,发现涉事糕点店为提高店铺知名度,雇人排队购买,从而造成客人多的假象,误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次日,涉事的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道歉声明,表示对此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表示:“只是这一家店的行为,不代表其他店。”但这一声明不仅没能让事件平息,反而掀起更多波澜。
在看到“鲍师傅道歉”上了热搜榜后。已经成功注册了“鲍师傅”糕点类商标的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坐不住了。5月24日,该公司发表声明称:“涉事的‘鲍师傅\’糕点店是山寨侵权店,并非我公司旗下门店,其行为与我公司无关。”
原来此“鲍师傅”非彼“鲍师傅”,这让普通消费者有点“傻傻分不清楚”。但事实上,两家企业的“鲍师傅”商标之争由来已久。
查询中国商标网可以发现,这两家企业确实都有一个“鲍师傅”的注册商标。但目前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拥有糕点类的“鲍师傅”商标,而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拥有餐饮类“鲍师傅”商标。双方注册商标有所不同,前者是文字,后者是一个图文组合商标。从时间上来看,前者申请时间为2013年,而后者申请时间则为2015年。
此前,注册了糕点类商标的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经控诉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利用餐饮类商标做糕点生意,属于侵权。
事实上,除了“鲍师傅”之外,不少网红食品、饮品在走红之后,也都遭遇过被类似的问题,其中没能做好商标保护是一大问题。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一般不会关注商标问题,更不会关注一件商标是在哪一个类别注册的,更多的是冲着“网红”产品而去。由于一些店面往往装修风格类似,品牌名称十分相像,出售的产品也大同小异,消费者着实很难分清谁是正宗,谁是山寨。
对于经营者来讲,重视商标、做好商标保护可以避免或者减少侵权。不过,很多时候,经营者的眼光并没有那么长远。就像鲍才胜自己所说,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的“鲍师傅”会这么有名,因此没有进行全类别注册,也没有把与“鲍师傅”相近似的商标全部注册,导致后来面临商标之争。此外,还有一些商家最初没有知识产权意识,在产品火起来之后才想起来注册商标,结果发现自己的品牌已被他人抢注了,然后陷入商标纠纷。
从“鲍师傅”商标案可以看出,商家品牌保护意识不强,会给今后的经营造成很大的麻烦。
当然,仅企业重视商标保护还不够,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作为。有专家表示,商标侵权问题维权成本高、时间长,但侵权成本低、收益大,这也是一些品牌被山寨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于商标主管部门来讲,要对典型恶意申请案例进行梳理、汇总,在审查环节,对认定具有主观恶意的商标申请从严审查,主动予以驳回。此外,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企业举报要及时受理,依法处理,并积极查处一批恶意囤积、恶意攀附他人商誉的商标案件,遏制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恶意注册行为。
新闻推荐
“保单分红”对投保人而言,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如果消费者掌握信息不全面,也存在巨大的风险。5月23日,银保监会紧急提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