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银监会首次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行为管理

淮河晨刊 2018-02-14 12:46 大字

针对近年来银行业从业人员内外勾结、违规操作导致的案件频发等情况,银监会日前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首次从规范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角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系统性要求。

银监会称,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银行业案件多与银行从业人员内外勾结、违规操作相关,暴露出银行对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不足、部分从业人员行为缺乏有效约束等问题。

《指引》从三个维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一是明确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治理架构。《指引》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各自的职责,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明确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牵头部门,并指定专职人员负责从业人员行为管理工作。《指引》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持续收集从业人员行为的相关信息。

二是规范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制度建设。《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应以风险为本,制定全行遵守的行为守则和针对各业务条线的行为细则,要求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恪守工作纪律,并针对全体员工开展教育培训。《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行为定期评估,建立长期监测和不定期排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招聘中评估与业务相关的行为,并将从业人员行为的评估结果作为薪酬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不当行为的举报制度,加大约束和监督。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外部监管。《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从业人员行为守则及评估报告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评估、监管和信息收集。对于不能满足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相关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要求其制定整改方案,责令限期改正,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银监会表示,《指引》首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予以规范,有利于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维护银行业声誉、保护消费者、促进银行业安全稳健。

据上海证券报

新闻推荐

金融监管的“篱笆”怎么扎紧——走进监管政策制定的大门 新华社记者 李延霞

金融监管部门“扎紧制度笼子”的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项制度从无到有,让行业有章可循,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历史的考验。新华社记者日前走进监管部门,采访备受关注的《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