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润股价破“1” 12年后“仙股”重现江湖 业内分析:这一现象是对过往A股市场的投机思维进行纠正,进入良币驱逐劣币新阶段
专家观点:
*ST海润破1元的情况,可以理解为对过去投机思维炒股模式的一种纠正;2017年A股市场中行业龙头股的成交额占整个市场的比重接近10%,这一占比是历史最高的。由此推理,未来A股港股化的趋势在不断显现。
数据显示:
*ST海润此次跌破1元,是A股市场时隔12年再度出现。截至2月1日收盘,A股还有3只个股股价低于2元。2005年至2006年期间,A股市场不复权个股最低价低于1元的有14只;2008年,1元股多达36只。
一字跌停!报收0.97元/股,低于票面价值1元。时隔12年,A股再度出现“仙股”。这一次,这只“仙股”的名字叫*ST海润。
什么是仙股?仙股一词,其实源于港股市场。“仙”是因为“cent”(分)的音译,是香港人的发音。而仙股,就是指其价格已经低于1元,因此只能以“分”作为计价单位的股票。
在*ST海润破“1”的背后,农业银行、上汽集团以及贵州茅台依旧在历史高位徘徊,两者形成巨大反差。记者注意到,2017年A股市场中行业龙头股的成交额占整个市场的比重接近10%。多为业内专家学者认为,*ST海润破“1”,是A股又一历史时刻,A股港股化趋势在不断显现,资本市场正为过去投机思维纠正,进入良币驱逐劣币新阶段。
12年后A股重现“角票”
0.97元/股,股价低于1元,12年后,A股再度出现“角票”。1月30日晚间,*ST海润发布公告称,受2017年光伏市场行情下滑的影响,预计2017年实现净利润为亏损23.7亿元至28.4亿元,净利润继续出现亏损。虽然早有预期,但该业绩预亏也撕下*ST海润最后一块遮羞布。1月31日快速跌停后,2月1日,公司股价一字跌停,最终跌破1元大关,以0.97元/股报收。
记者注意到,*ST海润此次跌破1元,是A股市场时隔12年再度出现。截至2月1日收盘,A股还有三只个股股价低于2元,分别是*ST锐电、中弘股份和正处于破产重整停牌的*ST新亿。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修订)》,“在本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通过本所交易系统连续120个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实现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将由本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换句话说,若连续20个交易日里*ST海润的股价一直低于1元,其将直接面临退市的风险。
三次“仙股”时期各不同
记者据数据统计发现,在A股历史上,个股股价低于1元实属罕见,上一次出现“角票”,还是在2005年至2006年。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05年至2006年期间,A股市场不复权个股最低价低于1元的有14只。而A股最近有批量个股股价低于2元,处于一元股行列则发生在2008年,当时1元股多达36只,当时市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沪指也处于低点1664点附近。如今,虽然A股一元股数量还不多,但首只低于1元个股的出现具有一定意义。
深圳一名不愿具名的私募经理向记者表示,“*ST海润跌破1元的现象出现,主要与其流动性缺失以及自身业绩不佳有关。去年开始,A股投资风格向价值驱动,好的蓝筹股、白马股越发受到资金青睐,而差劲的公司自然不再受到关注。”
经济学家:A股趋向港股化
那么,在A股指数尚在3400点一带出现“仙股”,对于资本市场有何意义呢?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记者,“*ST海润破1元的情况,可以理解为对过去投机思维炒股模式的一种纠正。”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日前表示,A股的港股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小市值的股票不太可能有所谓的风格分化;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指出,2017年A股市场中行业龙头股的成交额占整个市场的比重接近10%,这一占比是历史最高的。由此推理,未来A股港股化的趋势真有可能出现,即那些小市值股票由于失去“壳资源价值”,流动性越来越差,最后变为“仙股”。
宋清辉还称,“A股股价的两极分化难以避免,从长期看,不排除出现很多类似港股那样的‘仙股\’。随着市场监管的趋严,退市制度进一步推出,忽悠式重组大量减少,一些业绩差的公司无法再卖壳,其股价必然会下跌,未来市场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仙股\’。”
上述私募经理同时告诉记者,“白马股不断走高,上证50指数坚挺,没有业绩支撑,讲故事的不再受资金关注,A股投资价值导向不断向优质企业靠拢,就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所以,*ST海润破1元也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或许未来三五年,‘仙股\’将成为常态。建议投资者还是以挖掘蓝筹为目标进行投资。”
机构看市
A股成交低迷“仙股”问世 迎来价值投资新A股时代?
此次“仙股”的出现,与以往A股构架背景已是大不相同,崇尚价值投资的新A股时代,“仙股”的问世将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启示?据私募排排网调查数据显示,逾八成私募认为A股港股化现象会持续下去。此外,近七成私募认为A股港股化意味着价值投资时代的到来。
A股成交低迷致“仙股”问世
*ST海润1月31日披露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仍将出现亏损。2月1日一开盘,*ST海润就以一字跌停的姿势跨过了1元门槛,报收于0.97元,成为当前两市唯一一只“仙股”。实际上在存量资金博弈下,A股去年以来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蓝筹白马股在资金追捧下持续性上涨的同时,小盘股表现低迷。
从近期跌幅榜看,跌得多的都是小市值公司,而抗跌的甚至逆势上涨的,反而都是大市值公司。
实际上2014年至今,A股机构占比上升的长期趋势较为明显。由于机构投资者更偏好大市值、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强化了龙头股效应。随着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增加,市场更在意基本面,主题炒作及炒小炒新逐渐变淡,盈利估值匹配度较差的个股缺乏增量资金流入,出现流动性结构萎缩,中长期A股市场可能出现类似于港股成交额分化的趋势,低成交个股不断涌现或成常态。
多数私募认为A股港股化会持续
据私募排排网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被调查私募机构认为,A股港股化现象会持续下去,占总数的84.62%。仅有不到二成的私募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可持续的。此外,近七成私募认为A股港股化意味着价值投资时代的到来。其中,引领集团基金经理潘晨兴告诉记者,“仙股”的出现,说明市场资金更倾向于具有稳定现金流,持续能力强的行业龙头股。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靠炒题材抄概念的个股已经被资金边缘化,造成流动性枯竭,市场稍有波动容易被少量抛盘快速打压。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刘可告诉记者,“仙股”问世并不是A股市场的第一次,但A股市场目前正处于不断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没有真实业绩支撑的股票将难以获得资本支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的“仙股”涌现。
价值投资时代更加考验投资者的基本面分析能力,投资者在选择标的时应尽量避免盲目跟风追高或是抢反弹,而应该关注股票的基本面驱动因素,如企业的经营壁垒是否足够高、是否具备较好的成长空间、行业景气度如何,同时分析企业的盈利和估值是否匹配,避免误入“雷区”。
延伸阅读
港股市场遍地“仙股” 有两只股价才一分钱
昨日*ST海润开盘跌停,股价直到收盘都停留在0.97元的价位上,这对A股来说,又是值得关注的时刻,因为*ST海润作为A股市场股价最低的股票,再次跌破一元这一重要关口。记者注意到,随着*ST海润股价的下跌,A股再现“仙股”的说法充斥市场。事实上,在港股市场上有近四成的个股股价低于一港元,因此被称为“仙股”。然而即便港股市场有那么多的“仙股”,也不影响恒生指数连创新高。
港股股价明显两极分化
港股市场股价的现状是严重的两极分化,且程度远高于A股。在A股股价最低的是*ST海润,股价为0.97元。反观港股,最低的股价只有0.01港元。但大量的“仙股”并不影响港股的牛市运行。因为,目前市场看港股的涨跌主要还是以恒生指数为标准,但恒生指数的成份股仅有50只,这50只港股个股基本就是港股市场市值最大成交最为活跃的个股。
香港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叶尚志向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总体上港股与A股都是以抓大放小为操作主线,这个主要是受到投资逻辑一致性的影响。在过去几年的调结构大背景下,兴业的集中度正在逐步提升,利好行业龙头,龙头股成为市场投放配置的主要目标。”而时代伯乐基金经理陈天明表示,实际上A股的港股化,背后的原因是资本市场投资理念的成熟。今后,优质上市公司的股价会越来越高,而绩差股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仙股”。
“仙股”与“千股”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仙股”不等于“千股”,“仙股”是股价低于1港元股票的中立性简称,而“千股”则被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认为:“指大股东不以做好上市公司业务来盈利,而主要通过玩弄财季和配股、供股与合股等融资方式损害小股东利益。”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仙股”中“千股”的出现频率还是要高于高价股。股评人David Webb就曾发表了《50只不能买的港股》一文,暗指这些个股有“千股”嫌疑。而这50只个股里,股价高于1港元的仅3只。
另外,在港股市场也经常会出现遭到做空机构做空的情况,而“仙股”也容易中招。需要注意的是,在50只恒生指数成份股里,股价最低的联想集团的股价也达到4.39港元。目前股价仅0.01港元的个股有两家,分别是中建置地(00261,HK)、中国趋势(08171,HK)。(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推荐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第五期《中国地方政府研究报告汇编》。该报告将中国地方政府2018年展望定为负面,原因是地方国企负债水平居高不下。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12月2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