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外币理财市场升温 美元产品表现抢眼

川江都市报 2018-01-11 11:52 大字

2017年年底以来,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高。与此同时,沉寂已久的外币理财市场也出现复苏迹象,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以及预期收益率都在稳步攀升。川江都市报记者近日走访市区多家银行发现,外币理财产品又开始逐渐受到投资者关注。其中,美元产品作为外币理财产品的主流,目前产品预期收益率已达到3%以上。◎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

外币理财收益走高

据了解,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主要以保本和非保本两种类型为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外币理财不仅发行数量增加,收益率也逐渐上涨,其中美元产品表现抢眼,部分银行发行的美元产品预期收益率已达到3%以上。

早在半年以前,由于市场低迷,部分商业银行停止发售外币理财产品。近日,记者再次走访发现,不少商业银行已经恢复发行外币理财产品,虽然种类单一,只发行美元类产品,但是预期收益率都在2%以上,而且属于保本保证收益型产品。

“为满足持外币客户的投资需求,我行推出了美元结构性存款,起购金额为8000美元,期限为1年,预期收益率为2.2%;下周,我行还将推出一款期限为3个月,起购金额只要1000美元,预期收益率最高为2.5%,保底收益率为0.5%的产品,而且这款产品一般都能达到2.5%的收益。”某银行人士表示,“目前我们行只有外币存款业务,还没有开展外币理财业务,但是我们行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各商业银行共发行封闭式外币理财产品1724款,较2016年增长近6%。其中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1722款,占比99.9%,净值型2款,占比0.01%。从币种类型上看,美元理财产品共发行1329款,发行数量占比高达77.18%;其次是澳元理财产品和英镑理财产品,占比分别为10.74%和6.85%;发行量最少的为欧元理财产品。收益率上,美元和澳元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分别为1.88%和2.02%。发行数量上,国有银行的发行能力最为突出。而预期收益率方面,商业银行处于领跑状态。

投资者需求明显增加

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增多的背后,源于投资者需求的不断增加。

“最近一段时间,前来咨询外币理财产品的客户,尤其是美元理财产品的人数开始明显增加。”某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正在办理外币理财业务的一位市民说:“我以前也买过外币理财产品,那时候感觉收益率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最近两个月,外币理财的收益率在逐渐上涨,1年期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比1年期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高出0.85个点,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吸引力的。”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就外币理财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未来有外币使用需求、银行账户有外币储备的客户来咨询购买。为了让手中的外币不闲置,这些客户可以通过购买外币理财产品来实现保值增值。相比风险较高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稳健型外币理财产品的优势在于能够在保障本金的情况下盈利,达到规避风险和保值增值的双重效果。对于未来有明确外币需求的稳健型投资者,持有外汇,并择机购买外币稳健型理财产品,可以获得更多收益。

不少银行人士认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稳健型外币理财产品尽管收益率较低,但其能够满足持有外币投资者的保值需求,后期美元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业内人士提醒

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购买外币理财产品的市民主要分为两类:家中有孩子出国留学的市民和有外汇业务往来的企业主。因为手中有一部分外汇储存,所以会通过购买外币理财产品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升值。因此,并不建议普通市民大量持有外币理财产品,因为外币理财产品属于“小众”产品,而且从收益率上来讲,外币理财产品也低于人民币理财产品,并且风险性更高,普通市民还是应该多关注人民币理财产品。

“外币理财产品并非预期多少,最终就能拿多少收益。投资者不仅要看清外币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了解清楚本金是否有保障,还要了解与之挂钩的金融工具的情况,比如产品直接挂钩币种,就要注意汇率市场的波动情况。”某银行人士举例,假设一款美元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而到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4%,那么这款产品到期实际年化收益率则为0,即没有收益。所以,外汇理财较适合进取型的投资者,不懂汇率的投资者尽量不要购买。

新闻推荐

■财经聚焦 “一降一升”致2017年CPI温和上行

国家统计局1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全年CPI比上年上涨1.6%。食品价格下降和服务价格小幅走高,是去年物价温和上行的主要原因。2018年物价走势如何?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