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投资机会在哪里?私募畅谈2018掘金术 A股迎来开门红 2018年“买大”还是“买小”?

成都商报 2018-01-03 03:20 大字

■ “业绩为王”进一步确认

昨日市场迎来2018年首个交易日,沪指跳空上扬,收盘劲升1.24%,收报3348.33点。此外,中小板综指收涨0.98%,创业板综指收涨0.77%。沪深两市成交量均有所放大,合计成交4455亿元,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扬。

实际上,对2018年的A股行情,不少机构抱有期待。比如,中信证券就指出,2018年将是“慢牛”行情,龙头领涨A股的“复兴牛”会贯穿2018年全年。申万宏源证券认为,2018年A股总体稳中向好,成长龙头终归来,“制造”和“创新”将是主线。

时代伯乐基金经理陈天明向记者表示,2017年年底的调整是技术性的,不改变A股的慢牛格局,2018年的开门红在预料之内。同时,非常看好2018年第一季度的行情,主要理由如下:首先是公募、保险、银行和私募等机构,正常的配置需求一般会在年初释放;其次是部分外资在2017年底兑现了去年的收益,2018年初很可能重新布局A股;最后是在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央行发布消息称,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预计可释放超万亿的流动性。

深圳前海乾元资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宝指出,昨日A股的开门红为2018年的行情打下了一个较好的人气基础,其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的韧性。随着2017年底的资金紧张成为过去式,市场迎来一个反弹的窗口。展望2018年,依旧是结构性行情,中证500整体估值在30PE左右,为2018年的行情打下了估值基础。建议投资者自下而上去寻找业绩增长相对确定、估值相对合理的板块去配置。

上海千波资产束其全认为,昨日开门红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业绩为王”得到市场进一步确认,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已经有130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7年业绩预告,业绩预喜的共1005家,占比77%。上市公司业绩确定性增强,强化了“以业绩为主线”的投资逻辑。这其中钢铁、煤炭、化工等周期品种的业绩确定性更强;其次是自2017年11月中旬以来指数连续调整了五六个星期,从时间窗口来看具备反弹条件;第三是流动性问题已不足为惧,目前市场已经消化这一利空;第四是投资者信心增强,全球宏观经济回暖,海外市场屡创新高,投资者对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信心稳定,对A股的投资价值更加认可。

■ 私募争议买大还是买小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指数表现来看,中小创和白马蓝筹的涨跌可谓“冰火两重天”。伴随证监会一系列政策出台,2017年A股市场生态发生显著变化,题材股炒作降温,大盘蓝筹股表现强势。这从主要指数的表现上便可一窥端倪。比如上证综指2017年全年涨幅达到6.56%,代表大盘蓝筹股的上证50指数全年涨幅则高达25.08%,同期小盘股居多的创业板综指则下跌了15.32%。

那么,2018年投资者到底应该买大还是买小?

对此,束其全明确向记者指出,2018年主要买小。其认为,自2015年7月以来一直持续下跌的中小创股票,经过两年半的深幅下跌,大量股票的估值创历史新低,积累了巨大的反弹动能,一旦这一点得到大量投资者认同,将有可能形成类似于2017年“漂亮50”那样的极端行情。

此外,中小板创业板的绩优成长股和主板中的二线蓝筹股,目前这些股票的股值普遍处于合理偏下水平,在2017年行情中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漂亮50”股票过分高估的情况下,中小创中的绩优成长股和主板中的二线蓝筹股很容易被各路机构资金深度挖掘,走出大幅上涨行情。

陈天明也向记者表示,2018年倾向于买小,“我们认为2018年1季度,A股将迎来‘三花齐放\’的局面。第一朵‘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致行业利润迎来景气高峰的周期板块,譬如水泥、化工、有色等;第二朵‘花\’,成长性确定的新兴产业,譬如军工,光伏风电,创新药,电子,5G,新能源汽车、环保和AI;第三朵‘花\’,低估值的蓝筹板块,譬如保险、银行、家电等。”

北京飞旋兄弟投资陈旋则倾向于,在2018年保守买大,但其同时认为,中小创的持续下跌确实诞生了不少错杀的优质企业,适合激进的投资者参与。实际上,历年A股1月开门红的概率都很高,2018年的开门红主要源于元旦前央行在流动性上的突然宽松,使得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跑步进场。个人认为,2018年依然是结构性牛市,可深度挖掘布局所谓的“斑马股”。

广东辰阳投资基金经理潘怡昌也倾向于买大,其看好有色、煤炭、水泥等周期股的表现。由于2017年大多数个股已完成估值修复,2018年收益预计来自个股业绩内生增长,故此关注估值低的绩优股,有良好业绩表现的标的普遍抗跌,反弹幅度也较大。

(每日经济新闻)

买大理由▼

2018年倾向于买大,看好有色、煤炭、水泥等周期股的表现。由于2017年大多个股已完成估值修复,2018收益预计来自个股业绩内生增长,故关注估值低的绩优股,有良好业绩表现的标的普遍抗跌,反弹幅度也较大。

买小理由▼

一直持续下跌的中小创股票经过两年半的深幅下跌,大量股票的估值创历史新低,积累了巨大的反弹动能;在“漂亮50”股票过分高估的情况下,中小创中的绩优成长股和主板中的二线蓝筹股很容易被各路机构资金深度挖掘。

同/步/播/报

2018年首日大涨近600点

恒指一根大阳线 “戳出”10年来新高

港股市场在2017年度过了丰收的一年,而在2018年的首个交易日又迎来开门红,恒指大涨596点,再创十年新高,逼近历史新高。对于指数的大幅上涨,记者注意到,让港股市场亢奋的原因主要来自管理层对市场的优化,加之港股市场自身不断改进和进化,让投资者也感到乐观。

在2017年12月,港交所宣布拟推出“同股不同权上市”,随后内地证监会又宣布开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这些举措,让港股市场不断成为投资者关注的中心。

多只恒指成分股创新高

2018年1月2日,恒生指数以30028点高开,开盘后指数迅速拉升,随后指数在高位平稳运行至收盘,报收于30515点,全天大涨1.99%,成交额达到了1269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恒生指数重返30000点后再破了10年来的新高,逼近了31958点的历史最高位。另外,内地企业表现更为优异,恒生国企指数1月2日上涨了3.07%。

在恒指成分股里,舜宇光学科技、碧桂园、瑞声科技领涨指数,分别在1月2日上涨9.21%、8.32%和7.46%。而香港交易所在1月2日也上涨了4.34%。此外,碧桂园、建设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股价也都在1月2日创出了历史新高。

面对港股市场的大好形势,内地资金也是大举南下,1月2日港股通的净买入金额达到了30.89亿港元。

记者注意到,人民银行在去年12月29日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即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春节期间存在临时流动性缺口时,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期限为30天。

央行这一动作对市场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香港《经济通》就表示,央行上述动作,可以进一步释放人民币的流动性,预期可刺激股市成交,也让内资银行股全线受惠。

H股“全流通”受关注

在2017年12月29日,内地证监会表示,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开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进一步优化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环境,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此举将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香港金融市场稳定发展。此外,证监会还表示:“我会将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进本次试点,试点企业不超过3家。”

事实上,H股全流通试点的推出在市场上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光大证券就表示,H股全流通在试点中有序推开,是港股市场发行制度的重大完善。该券商还指出,H股全流通是指H股公司的内资股如尚未在境内市场公开上市,相对公开市场而言处于不可流通状态,本次试点将允许相关企业将这部分股本转入港股市场流通。

另外,光大证券还指出,近年上市的内地央企均采用H股架构,多数H股流通比在30%以下,直接导致其在恒生系列指数、MSCI系列指数等重要指数中权重偏低,其市值、权重和其企业规模等严重不相称,相关公司也因此而出现明显的折价。对公司而言,H股全流通政策将非常积极地改善流通市值和企业规模不匹配这一问题,提升资金配置需求,改善估值水平。长期来看,H股全流通也将为H股上市公司提供更有利的融资格局,与近期港交所的一系列举措一道促进更多内地公司挂牌香港,对繁荣港股市场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香港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师叶尚志也对记者表示:“港股的市值计算,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其流通市值来计算,如果H股包括其内资股能够全流通的话,其市值将可获得增加,也可望获得更多的基金来配置。”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推荐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理财产品洗牌

展望2018年的资本市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有回暖预期,因此多元、偏进取的理财思路,比较适合于普通家庭,可以适当增加偏股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长线配置,适当减少银行理财产品、债券等保守理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