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诈骗披上“投资”外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手里的钱多了,就想着用闲钱投资理财。不少人在网络上搜索投资理财的信息时,常能看到许多经济分析师的文章,殊不知其中“大有门道”,一不留神就会被骗。
微信指导包你“稳赚钱”
2016年10月的一天,江阴市民任女士在网上看到一篇介绍做现货贵金属交易的文章,称有位名师指导现货交易水平高超,许多客户跟着他赚到了钱。任女士之前投资亏了许多钱,这篇文章让她看到希望。文章里面附了这位老师的微信号,任女士不假思索就加其为好友。
这位老师自称姓冯,是国内某贵金属交易中心的金融分析师。他告诉任女士,先前有许多人投资亏得血本无归,后来跟着他炒现货后钱不仅翻回来了,还大赚了一笔。冯老师向任女士保证,只要按照他的指导投资理财,赚钱就是小菜一碟。
任女士在冯老师的指点下,陆续往账户里投了19万元。操作了一段时间后,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近7万元。亏钱后,冯老师的应对之策是让任女士再加本金,说是“资金量大了才好回本”,并再三保证,跟着他肯定能大赚。
起初,任女士也觉得,自己的资金量确实不算大,于是听从了冯老师的建议,加大资金量。但接下来几轮操作下来,亏损越来越大。任女士细细回想冯老师提供的行情指导,发现对方指导她买涨买跌跟平台的现货走势是相反的,任女士最终选择报警。
江阴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展开调查,发现有上千人曾经被拉入这个平台。
“冯老师”的真面目
“冯老师”真名李乐儿,学的并非金融专业,也没有金融分析师资质。 2016年6月大专毕业后加入了大贵投资有限公司,2017年3月初进入名浩网络有限公司,在这两家公司担任的都是业务员。
据李乐儿交代:“大贵公司和名浩公司都是老板唐先军成立的,公司把我们包装成很牛的分析师。经理教给我们一些与客户聊天的套路,还会给我们新业务员统一培训如何包装朋友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客户的信任,吸引客户开户入金。 ”李乐儿供述。
由于业务员均不具备金融分析师资质,公司“领导”会观察盘面走势,实时通过QQ群、微信群、口头传达等方式向业务员下达操作指令,随后分析师根据指令指导客户操作。客户亏损后,业务员会按照先前培训的话术安抚客户;客户盈利后,业务员同样按照话术鼓励客户,直至全部亏损。
进一步侦查发现,李乐儿所属的犯罪诈骗集团内部员工多达上百名,从低到高分为多个级别,上下层级森严、纪律严格、分工细致。
疯狂诈骗1700余人
据唐先军交代,自大学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广州打工。 2015年,他发现大宗商品贵金属赚钱,于是成立了大贵投资有限公司和名浩网络有限公司,通过网络招聘了大量员工。这些员工不要求有金融从业经验或相关理论知识,只要求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唐先军先后与境内外五家现货交易平台签订协议,成为其会员单位,从而开始从事现货大宗商品交易,约定帮助现货交易平台发展现货交易客户,从中赚取客户交易产生的高额手续费和亏损提成。
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开户,唐先军要求手下的员工冒充专业的金融分析师,由公司的技术部将这些假冒金融分析师的微信号在国内某知名论坛、贴吧等热门网页上发软文推广。等客户“上钩”后,这些所谓的金融分析师谎称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指导,帮助客户注册为平台会员,诱导被害人频繁、反向、重仓操作,从中牟取利益。全国各地共有1700余名投资者被骗,涉案金额近亿元。
两种“盈利模式”
故意让客户频繁反向操作、客户不断亏损对公司有什么好处呢?唐先军交代,公司的盈利模式分两块,一块赚取的是客户的亏损,还有一块是客户每交易一次支付的高额手续费。
所谓赚取客户的亏损,也就是客户在平台上亏损后,客户亏损的钱便流入唐先军的公司,公司与客户之间是“对赌”关系。赚取客户交易时支付的高额手续费,则是通过诱导客户频繁操作从而提高交易手数的形式来实现。
为了激励业务员,唐先军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机制。
2017年8月21日,江阴市检察院经审查对67人批准逮捕;同年11月21日,该院依法受理移送审查起诉首批犯罪嫌疑人46名,其余犯罪嫌疑人正在陆续审查起诉中。
据《检察日报》
新闻推荐
(资料图片)沸点土拍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晴雨表”。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土地供应增多,呈现明显的冷热不均态势:一边是热点城市优质土地竞争仍然激烈,另一边则是不少区域土地频频流拍。业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