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调市场操作利率5个基点: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面对美联储再度加息,中国这次选择了今年3月一样的跟随步伐:全面上调逆回购和MLF操作利率,不过这次的幅度小于以往,为5个基点。
为对冲税期和月内MLF到期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人民银行于12月14日开展逆回购操作500亿元,同时开展MLF操作2880亿元,全线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和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
其中,分别上调公开市场7天、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至2.5%、2.8%,此前分别为2.45%、2.75%,为今年3月来首次;MLF操作均为一年期,利率3.25%,上次为3.20%。
去年12月和今年3月美联储两度加息后,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包括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都出现了上调。不过今年6月美联储再度加息,央行并未跟随上调公开市场利率。
那么,为什么这一次利率再度上调?
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强,公开市场操作投标倍数较高,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这一举动略超过市场预期。彭博12月1日-5日对32位经济学家、分析师和交易员的调查显示,超过八成(27位)受访者预计,中国央行年底前不会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
相比前几次上行10个基点,这一次利率上行的幅度下调到了5个基点。
对此,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表示,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但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实际上,无论是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还是人民银行过去长达二十年的公开市场操作,大部分时间中标利率都是动态变化的。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显著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述负责人表示。
在上调利率后,面对即将到来的跨年资金需求,央行也不忘派发“定心丸”。
央行称,考虑到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增强,人民银行将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障银行体系合理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
“对于2018年春节前主要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也已作了安排。总的来看,银行体系跨年、跨春节流动性供应是有保障的。”上述负责人称。
10月底以来人民银行已通过28天期、2个月期逆回购提供了8700亿元跨年资金,随着年末临近将合理搭配7天期、14天期逆回购等品种继续提供跨年资金。同时,在12月6日续作1880亿元MLF基础上,12月14日再开展2880亿元1年期MLF操作,对冲月内到期后加量投放1010亿元流动性,显著高于11月份80亿元的增量。此外,预计12月份财政因素将净供给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明年初普惠金融降准措施落地将释放长期流动性3000亿元左右。
新闻推荐
近日,昔日“地王”,南京京奥港未来墅被曝已停工,原因是拖欠施工方工程款超2000万元。与此同时,该项目一笔34亿元融资即将到期,京奥港资金链出现风险。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房企不计成本拍高价地、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