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显示银行资产质量不再恶化
2015年银行净利从“高得不好意思”到几乎“触零”,被称作色彩悲壮的一年。彼时不少市场人士预期,2016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增幅可能进入“负时代”,不过银行业的表现并非想象中的差劲。截至4月28日,25家A股上市银行过去一年的成绩单悉数亮相,数据显示,虽然盈利增长依然受阻,但银行也加快了收入结构的调整,整体保持了净利润的正增长,同时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10家银行的不良率没有上扬。不过业内人士提醒,银行业不良率仍处于上升周期,不良率“拐点”尚未到来。
净利增速回升
近两年来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以及资产质量恶化等诸多挑战,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全面“告急”,尤其在2015年,不少银行的盈利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不过,在过去一年里,银行纷纷加深推进战略转型,挖掘盈利潜力,整体情况有所改善。
根据此前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65万亿元,同比增长3.54%,较2015年的2.43%有所回升。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在25家A股上市银行中,2016年净利润增速高于行业3.54%平均水平的有16家,其中5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上双”,既包括上市多年、一直发挥稳定的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也包括去年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上海银行、贵阳银行和江苏银行。
因基数较大,导致净利润增速徘徊在1%的国有大行,在利润绝对额上却依旧令很多中小银行望尘莫及。2016年五大行的净利润合计超过9000亿元,日均赚25.35亿元。
不过银行传统的“吃息差”盈利模式愈发难以为继,也仍然是银行面临的痛点。不可否认的是,利息净收入目前还是银行营业收入中比重最高的一项,在五家国有大行中,农行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重为78.67%,随后依次为交行69.83%、工行69.81%、建行69.05%、中行63.28%。利息净收入的高比重在地方银行中更为明显,例如贵阳银行达到82.69%,杭州银行达到85.17%。
这恰恰是银行近两年变得被动的原因所在。2014年11月-2016年2月,央行连续5次降息致利差缩窄,拖了银行利息净收入的后腿。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大多数银行在2016年利息净收入都出现滑坡,五大国有行的降幅为6%-9%,降幅最大的是常熟银行,达到26.7%。
收入结构再调整
在利差受到挤压后,银行纷纷转向中间业务方面发力,以期增加利润。数据显示,上市银行去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大多数都呈现两位数增长,北京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的增速为30%-50%,上述提到的利息净收入降幅最大的常熟银行,去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47亿元,同比大增226.91%;贵阳银行去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也增长了106.31%。
很多银行都在年报中表示,从前高度依赖存贷款利差的收入结构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增加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主要的利润点并非来自跨行转账、业务咨询等获得的手续费,因银监会在2014年出台银行服务收费新规,这些业务的手续费已经被大大地削减,多家银行年报显示,去年信用承诺、咨询顾问等业务手续费收入均同比下降。
银行新的利润增长动力已转为资产管理、理财、零售等。例如常熟银行就对226.91%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解释称,主要是由于投行、资管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加。
去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21.6%的南京银行也表示,去年该行中间业务净收入38.23亿元。其中,代理业务实现收入15.36亿元,增幅为95.62%;托管及受托业务实现收入4.21亿元,增幅为145.84%。中信银行去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比上年增长20.51%,主要也是由于银行卡手续费、代理业务手续费及理财产品手续费等项目增长较快。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合伙人姚文平分析称,2016年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有所上升。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和其他非利息收入的占比加在一起,已接近营业收入的1/3。
资产质量恶化势头放缓
在加快转型的同时,近年来,银行也加大了资产质量处置力度,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5家上市银行中,去年有8家银行不良率出现下滑,2家银行不良率没有增长,4家银行的不良率增速在0.1个百分点内。整体来看,资产质量恶化势头得以放缓。
事实上,银监会在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4%,比上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2年一季度以来,银行不良率首次出现下降。
从年报来看,在不良率下降的8家银行中,吴江银行降幅最大,截至去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78%,较去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建设银行、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下降0.0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家国有大行中,农行依然以2.37%的不良率居最高位,且在25家上市银行中,不良率也仅次于江阴银行的2.41%。不过,农行去年的不良率已经出现下滑,同比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农行表示,去年在立足清收、加快核销的基础上,创新处置方式,积极压降不良贷款存量。
这只是银行业的一个缩影。可以说,为降低不良率,银行普遍祭出多种处置手段,并通过加强授信管理、综合运用贷款重组、批量转让等方式,一边“消化”存量的不良贷款,一边防范新的不良生成。即使不良率仍在上涨的银行,信用风险管控也出现了积极变化的信号。例如工行去年末不良率为1.62%,比上年末增长0.12个百分点,但同比少升0.25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减少189亿元,同比少增86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滋生不良贷款的环境并未根本改善。我国较长时期以来处于信贷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存量债务积压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据中国经济网)
新闻推荐
4月1日,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让原本无人知晓的雄安三县强势“雄起”,雄安概念股也成为资本市场热炒的对象。但在过度炒作之后,雄安概念股出现了持续的下跌。对此,诺安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被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