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年内IPO总量超240家 A股平静面对扩容提速

南宁晚报 2016-12-08 00:00 大字

新华社上海月7日电 下半年以来月均多家公司获得首发批文,月IPO数量创一年半新高,年内发行总量已超家。得益于制度体系的完善和监管的强化,A股平静看待扩容提速。

本月初,证监会公布了年内第批新股首发名单,家公司筹资总额预计不超过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以来,监管层已相继发出了张A股“通行证”,筹资总额约为亿元。这两个数字均超过年全年水平。

进入下半年以来,IPO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加速迹象。据统计,7至月证监会核发IPO批文的数量分别为家、家、家和家,月达到家,创下去年6月以来的新高。

面对扩容提速,A股表现相对平静,往年每逢打新日股指波动加剧的“惯例”不复存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新股发行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相关监管的持续强化密切相关。

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IPO新规,在维持市值配售模式的同时,取消了此前备受诟病的新股申购预缴款制度。“全额预缴”制度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以往打新资金在一、二级市场频繁流动的情形,有效提升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市值配售模式则通过提高投资者的持股意愿,降低新股发行对市场资金面的分流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大限度降低对市场冲击的同时,全额预缴制度的取消也使得打新者数量猛增,新股中签的难度堪比“中奖”。与中签率大幅下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股上市后股价一路走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以散户为主的特征令A股天然具备较强投机性外,相关规则设计不合理客观上推升了市场对于“炒新”的热情。

为规避发行市盈率“红线”,今年以来发行的新股不约而同地将发行市盈率定位于倍以下。大多数新股的估值与其行业平均市盈率相去甚远,上市后股价势必连续拉升。另一方面,两大交易所出台的“最严限炒令”将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控制在%以内,并安排了相应的临时停牌措施。这使得新股甫一上市便被轻易推升至“天花板”,次新股连续涨停也变得顺理成章。

新闻推荐

深港通日益临近,外资机构加紧调研A股上市公司 医药电子制造行业公司最为集中

深港通日益临近,外资机构纷纷加快对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节奏。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共有34家QFII出现在31家深市A股公司的调研名单中,其中不乏野村证券、摩根大通、富达基金、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