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赴港投保值不值? 保额分红引陆客追捧 专家警示存不确定性风险新报记者 李艳

财经新报 2016-11-10 00:00 大字

随着人民币持续贬值,自下半年以来,陆客赴港投保“高烧不退”,淄博也有客户尝鲜。上月末,银联宣布全面暂停内地居民通过银联卡支付分红型保险保费,赴港投保“过火”出现降温。那么去香港买保险真的有必要吗?港险与内地保险究竟有何区别?

赴港投保火了

今年以来,内地赴港投保人数激增。据香港保监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香港保险业上半年总保费收入2075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内地客户贡献新单保费收入301亿港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记者了解到,赴港投保的红火实则是“双杠杆”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香港保险具备“费用低、保险范围多、全球理赔”的优势。在同样保额情况下,长期终身寿险、重大疾病险等保障型保险香港保费低30%左右,且赔付范围覆盖更广,全球受理理赔。另一方面,由于香港汇率绑定美元,在近来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到香港买保险,事实上相当于把钱换成了美元资产。而且,买港险还可避免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还有规避遗产税的功能。

日前,记者从百度搜索“香港保险内地”关键词,立即出现“香港保险内地销售官网,满期返还本金,一站式投保服务”“总部签单,包往返机票”“储蓄重疾24小时在线预约!”等结果。

由于看中港险“红利”,淄博也不乏有赴港投保的尝鲜者。淄博市某股份制银行理财中心的客户经理万勇(化名)为客户打理上千万元资产,据他透露,自去年末起,前来咨询赴港开户并明确表示出投保意愿的客户不在少数。最近,一名中年女客户就变身香港某保险公司的“经纪人”。

“她对港险的认可度很高,对方险企包来回机票,吃住玩全包了,她非常满意,已经签约了几款产品,现在给对方转介内地客户,中间还有‘抽成\’。”

许月(化名)是在香港留学的一名淄博籍90后。研究生毕业后,她成为香港一家保险公司的新进保险经纪人。最近,她加班加点为客户尤其是内地客户办理业务、解释政策已成常态。“我们的产品可以避税,如果在今年圣诞前投危疾多重保险,公司还送DNA监测。目前我手头已经有四五个客户在洽谈,包机票、帮忙排队买iphone7、代购奢侈品包应当算增值服务了。”目前,许月正在准备帮亲友办理赴港入保手续。

保额分红俘获陆客芳心

责任简洁,保额分红以及后期的高利益演示是内地消费者赴港购买重疾险主要看重的优势。据相关媒体报道,最受到内地客追捧的香港保险产品有两大类型,分别是终身型的重大疾病保险和保障成分极低、近乎完全就是储蓄投资的终身分红保险。

以香港热销的重疾产品危疾终身保产品为例,其保障责任明确划分为四大块:身故保障、严重疾病、特定疾病、预支疾病,并赠送额外保障,且每方面的保障和赔付都标注的十分清晰。与内地最大的不同是,香港的重疾险产品也参与分红,保额随着分红会递增。除了保障功能,较强的储蓄和理财功能也是香港保险产品吸引消费者的原因之一。

许月为记者分享了一个案例:某客户今年36岁,两年前怀孕和丈夫一起赴港投保重疾险。原本丈夫要买人寿保险,保险经纪人分析,这样要人死亡后才能赔偿,现在孩子小,又怀上二胎,资金负担较重,建议买重疾险,9月末投保人感冒,到医院检查发现颈部有一个小肿块,后来做手术割除化验,原来是第一期甲状腺癌,理赔金额为486万港币。客户反映,幸运发现得早买了保险,如今,该客户已返回工作岗位。

“过火”背后存不确定性风险

“香港是高度成熟化的市场,许多港险打出的利率是演示利率不是真实利率;内地利率虽然低,但因为受到严格监管,资金投向比较透明,可控性高。”针对港险“过火”现象,万勇分析指出。

内地保监会和香港保监处等主管部门也曾多次对此发布风险提示,如港险费率不保证风险、红利收益不确定性风险、流动性风险、退保风险和汇率风险等。

“此前的港险确实是资产配置的理想选择,但是近来市场已有‘过热\’的苗头。”淄博业内人士建议,投保人还应当切实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赴港投保。

另外,看似诱人的包机、包吃住、陪玩等服务也并非看上去那么“超值”。实际上,这部分费用本就应含在保险经纪人的佣金内,“羊毛出在羊身上。”

“过热”的赴港投保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上月末,银联申明,除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外,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储蓄分红型香港保险的保费,但购买意外、重疾等医疗险不受影响。

据了解,目前,内地投保人仍可通过Visa/MasterCard和美国运通卡办理“中港一卡通”等方式支付保费,这种方式往往手续费较高,但部分在港险企表示愿为客户缴纳这部分费用。

新闻推荐

我国资管业务规模约为60万亿元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17日说,截至2016年6月底,剔除重复计算因素,我国资管业务规模约为60万亿元,大体接近上年GDP总量。李超介绍,截至2016年6月底,各大类资管产品的规模为:银行理财26.3万亿元,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