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不好说 隐性失业需重视
12月16日,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2016年经济蓝皮书》在京发布。关于我国楼市未来走向,蓝皮书著者意见很不一致,看多、唱空各有理由。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专家认为,曾经被视为经济过热源头的房地产业,再次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调节器。随着央行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出台,楼市销售持续回暖,前9个月同比增长7.5%,“从长期趋势看,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较快推进,使城镇住房需求,特别是大中城市住房需求持续增长。房地产销售回暖迹象显现,带动投资出现筑底企稳迹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楼市销售形势转好,房地产业发展条件趋向改善。他指出,我国城镇化持续较快推进使城镇特别是大城市住房需求持续增长,2014年以来相关救市政策必然会支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它必然要带动房地产投资由降转升,“尽管有存量房消化任务,但大城市存量房持续较快减少,住宅开发投资活动必然会逐步增加。”
持较乐观态度的还有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监测预测处的研究者。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回暖有望从销售端传导到投资端,尤其是随着部分大城市库存不足的风险凸显,其房地产投资有望企稳回升。1—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2.6%,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下半年以来降幅首次收窄,也显示房地产新开工项目正出现筑底回升迹象,后续房地产投资增速或将有好转。
悲观的人也不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就断言,房地产低迷至少还需要两年左右。他的论据是,经过10余年高增长后,我国房屋存量已大幅度增加,2013年城镇户均住宅超过1.05套,基本达到饱和点。房地产在建规模仍然较大,住房空置面积较多。与此同时,随着劳动人口减少和城镇化速度减慢,新增的有效需求减少,2013年当年近1300万套的销售量基本是房地产需求的年度高峰值,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趋势性下跌和周期性减速的双重调整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和房地产周期变化规律,房地产调整期一般需要3—5年,考虑到2014年已经开始调整,房地产低迷至少还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中国投资协会研究员张汉亚也认为,房地产业投资难以全面恢复。虽然2015年第三季度的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出现了快速增长,但这是长期下降之后的恢复性增长,房地产业整体形势并没有完全好转,投资增速只有2.6%,远低于全社会投资增长率10.3%,部分二线城市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还没有起色,去库存的任务还较艰巨。
与对楼市的看法各异相比,对就业的观点则要统一得多。专家一致指出,隐性失业问题值得重视。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的研究者指出,隐性失业增多,掩盖了当前就业市场的严峻性。由于就业统计制度不完善,部分失业未被纳入监测范围;员工下岗分流后企业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并不计入失业,但影响和风险与失业无实质差异。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则引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来说明问题。这个报告指出,我国人社部门每季度发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在4%到4.3%之间,主要是因为国企愿意容纳过剩工人,同时,失业的农民工回到了农村,不在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范围内。
祝宝良认为,随着经济下行,隐性失业会显性化。重化工业领域企业的重组和破产难以避免,裁员会有所增加。出口行业困难,部分企业转移到海外,出口部门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就业岗位流失。
(据12月17日《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1月8日,万亿解禁大潮来袭,A股能否挺住,市场冀望监管层出手维稳。“按照惯例,每年春耕市场都会炒作一把,这是大概率上涨行情。”有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今年,要考虑得更多,“注册制、新股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