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坚持规划不变 学习创新不断

今日崇州 2015-10-23 15:30 大字

现代化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车间苏州工业园一角在10月16日由新华社瞭望周刊社举办的“第四届国家城市发展市长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价值城市(区县)发展示范案例”和“荣耀30年——中国开发区(园区)发展示范案例”。苏州工业园区在中国综合竞争力园区榜单中位列第二。

21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此次位列中国综合竞争力园区第二,既是对园区21年来开发建设成果的肯定,更是为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注入了新的动力。

21年不变的规划图

行走在苏州工业园区中心区,不少人会觉得园区路面与很多城市里的不一样。因为这些路面看不到窨井盖和蜘蛛网状的电线,而且工厂、居民区、商业区区域分明。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最大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今年迎来开发建设二十一周年。用占苏州市7.4%人口、3.3%的土地,却创造了15%经济总量的国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快的开发区之一。

1994年5月12日,沉睡千年的金鸡湖畔机器声隆隆,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打下第一根桩。此前的2月26日,两国政府签订《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此后,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新加坡召开;中新双方召开了两次双边工作会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并与韩国三星、美国BD、日本百佳等14家外资企业签署了进区发展协议;园区规划建设代表和经济贸易代表赴新加坡接受培训;园区的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获得了通过。

无规划,不开发。“规划先行”是园区被称道的一大特色。当年,一份着眼于50年发展的概念规划就开始酝酿。2月间,园区首期开发区规划通过了专家审定。次月,园区“六通到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进入园区的主干道苏斜路拓建工程全面展开,虽然“六通到边”后来上升到了“九通一平”,但园区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已可见一斑。而注重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园区派出的首批赴新培训团就是规划建设培训团。当年11月,园区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获得通过。直到此时,园区的第一幅地块才开始转让。

苏州工业园区从一开始就摒弃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着眼于“既是先进产业集聚区,又是现代化新城区”的定位,通过“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发展工业用地,建设基础设施,随后开发居住用地以及商业区”的开发模式。为杜绝人为因素凌驾于规划之上,园区设计了一整套规划管控制度。规划“即法”,行政管理层不能干预,技术管理层无权更改。现在,21年前规划的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是什么样,如今的园区就是什么样。相关研究人士认为,这正是园区成功的关键所在。

20年前,当苏州工业园区花费3000多万元编制总体规划时,所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太贵了。20年后,见证园区发展的所有人都会说:值得!园区规划注重实施,坚持以规划引导建设、以城市设计指导地块开发,强调规划执行的权威性与强制性,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开发建设过程中投资者超出规划范围的要求,严格执行“违规申请”相关程序。目前,园区开发现状与20年前的总体规划蓝图基本一致,为投资者营造了可预见的、低风险的投资环境。

永不停止的学习创新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要“借鉴新加坡经验”。有了课题,苏州人把老师请了进来——1994年,中新两国“订制”的苏州工业园区成立。

“学霸”之所以为“霸”是因为有学习“神器”,园区的“神器”是“借鉴办”。它是园区为学习外国经验而特设的机构。苏州工业园区借鉴办是一个转换器,让一批批热血沸腾的建设者与国际先进经验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借鉴办的一张表格列出了20年来160多批3000多人次的学习内容,最高峰时几乎一年365天都有园区人在新加坡学习。

园区老干部至今记得当年的“五步法”:一是预习,研究消化新方提供的资料;二是留学,派出优秀人才赴新培训;三是手把手教,新方派人参与园区开发管理;四是就地学习,请中新双方专家在苏州授课;五是实验,把借鉴成果用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在园区实行。

据介绍,“老园区”当年都有过买书恶补的经历。管理学、财政学……最疯狂的时候,有人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书籍。

经过20年学习、发展,苏州工业园区收获颇丰。园区开辟新的“实验基地”,一边继续发展,一边传授经验。2006年,园区与江苏宿迁共建第一个开发区。苏宿工业园创下了30多项“宿迁市第一”,工业企业外资投资比例达50%,实现工业投资强度326万元/亩。

之后,苏州工业园区又在江苏南通、苏州相城、安徽滁州及新疆霍尔果斯培育了“五朵金花”。这些地区的干部对园区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认同。截至目前,苏州园区走出去开发建设的面积已有228平方公里,相当于在园区之外又建了一个园区。

精细招商 共赢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另一个缘由,是与其亲商理念和全球视野分不开的。21年来,园区始终置招商引资于“龙头”地位,在学习、依托新加坡过程中创新实践了精细招商,建立初期主要以中新合作开发主体CSSD招商部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借鉴,园区于2000年成立了招商局,与CSSD招商部共同负责园区招商。为了适应园区转型发展需要,园区2006年起先后组建了科技招商中心、CBD招商中心,同时各大公司和平台载体也都成立了专业化招商团队,招商体制由相对粗放走向精细分工,更加贴近产业发展。这在当时开发区招商引资模式中也是极为少见的。

苏州工业园区一直坚持“专业招商”的原则,而不是“全民招商”,在高起点实施“择商选资”的基础上,把招商引资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及其关联项目,引进产业核心地位的龙头项目,聚焦重点企业、主导产业相关的配套项目,较早实现了从“优惠政策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的重大转变。

世界500强企业DOVER集团旗下子公司楼氏电子是从苏州工业园区转移到苏相合作区的企业之一,其硅麦克风产量全球占有率达75%,是苹果、三星手机麦克风的主要供应商。楼氏电子早在1996年即在苏州工业园区建厂,见证了园区的发展,但随着近年来产能逐步扩大,集团计划把美国、英国等工厂的生产线转移到苏州,拟将苏州建设成自动化的生产基地。

面对园区土地资源的紧缺,基于政策、基础建设、后期管理等方面的长远考虑,楼氏电子决定将项目迁移到苏相合作区。该项目占地77亩,总投资1.2亿美元,9月起第一批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明年1月份投入生产,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35亿元。

像楼氏电子这样的项目在苏相合作区还有很多,目前积累的项目信息源中,共120个(约占总数的30%)是由苏州工业园区介绍或转移,总投资达到了22.8亿元,其中既有兴禾源等民营上市公司,也有西交大漕湖科技园这样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除了苏相合作区外,苏州工业园区还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南北挂钩”的部署,与宿迁共建苏宿工业园;按照“跨江联动”的部署,与南通共建苏通科技产业园;按照中央和省里援疆部署,与新疆伊犁州共建霍尔果斯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闻推荐

11月全国楼市集体回暖

近期房企加大了在一线城市的拿地力度,而京沪广深楼市最近的表现也确实给力,显然,楼地两热的局面让一线城市已经率先回暖。其中,北京11月份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更是双双创下年内新高。根据中原地产研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