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大额存单遇冷背离市场定价是主因

成都商报 2015-06-19 20:04 大字

□河南 余丰慧

工、农、中、建等九家银行15日启动大额存单业务。但新华社记者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采访发现,大额存单首秀成交清淡,个人投资者问的办的少,而追求投资收益的“中国大妈”们更是不买账。

大额存单不是中国的发明,它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个金融工具的核心是采取市场化定价,以突破存款利率上限的制约。本次大额存单发行之所以受到投资者冷遇,原因在于脱离了大额存单的本质属性,即背离了市场化定价机制,仍然采取坐在办公室里臆想的管制利率定价做法。

在15日前夕,市场就传出消息,九家银行率先发行大额存单的利率是在存款基准利率上上浮40%。结果,15日发售时果不出所料,清一色最高上浮40%。

这里面或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按照市场法制理念分析,涉嫌几家银行合谋垄断对大额存单进行定价。果真如此,将是违背市场法制的,也是市场之大敌。另一种是监管部门即央行可能进行了所谓窗口指导,这也是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极大伤害。

这种伤害已经体现在15日大额存单遇冷上了。与随存随取、流动性超强的余额宝相比,大额存单的变现能力弱了很多。而根据银率网的统计,5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6%,再加上目前股市上涨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大额存单利率上浮40%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这正是其背离市场,没有真正按照市场资金价格定价所致。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长期在准计划价格的管制利率环境下生存的商业银行,没有接受过真正市场机制的洗礼,在市场定价上基本没有经验,或者根本就没有做好市场调查,结果是市场完全不买账。

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学会在真正的市场里游泳,将是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眼前最迫切的任务。

新闻推荐

上市公司对子公司要可控可治

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上市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治理规范,其中至少应该明确:上市公司应精挑细选派驻子公司的董事长;子公司财务运作应由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部门归口管理;子公司重大事项应由上市公司审议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