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财富黑马”因首富彻底出名 李河君要用衣服、背包给手机充电

成都商报 2015-02-03 21:33 大字

在内地,有人比马云、王健林还有钱?1月27日,随着股价大涨,港交所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简称汉能)成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汉能大股东、汉能集团总裁李河君也被部分媒体认为“取代马云或王健林成为内地新首富”。

在2014年一年内,汉能股价的涨幅达255%;进入2015年,其股价更是“任性”地在1月23日以后的3个交易日上涨32%,市值迅速膨胀至1500亿港元。但在关注度飙升的同时,质疑的声音也在增大。

据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汉能股价自2014年初以来上涨逾3倍,而公司与母公司汉能集团之间的商业联系令人感觉异常。独立股评人DavidWebb则指出,汉能严重地依赖母公司,市值过高存泡沫风险。不过,虽然存在质疑,汉能在1月23日以后的短短6个交易日中,通过港股通获得2.71亿港元的净买入。

李河君是谁?他的财富之路如何铺就?他又有什么最新的动作?

李河君

生于广东省河源市,今年48岁,20年前创立汉能集团,主要从事水电、光伏等能源产业。

2013年,以665亿元的身家,超过马化腾和马云,位列福布斯内地富豪榜第四。

2014年,以1250亿元的身家首次进入胡润内地百富榜的前三位。

延伸

阅读

薄膜太阳能与晶硅太阳能

目前全球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有两种:晶硅太阳能和薄膜太阳能。薄膜太阳能电池在降低成本方面比晶硅太阳能电池有更大的优势,薄膜电池含硅量少,生产成本低,晶硅太阳能电池成产成本相对较高。

就转换效率而言,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相对较低。与传统的晶硅光伏产业相比,薄膜发电产业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其单位产能投入也是晶硅的8至10倍。但是由于薄膜组件具有形状可塑、透光、质轻、柔性、色彩可调等特性,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民用产品、柔性屋顶等领域有巨大的市场。

目前市场上使用率高的仍是晶硅太阳能电池,约占整个太阳能市场的9成,但薄膜太阳能电池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也将应运而生。

■2013年已成为内地第四富豪

1月27日,“内地新首富”诞生。当日,汉能股价涨10.36%,报收3.73港元。此前一天,汉能股价涨13%。

得益于汉能股价的上涨,加上水电、地产等非上市公司资产,有媒体报道称,李河君的身家“有可能”达到人民币2000亿元,取代马云或者王健林成为中国的新首富。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统计,截至1月29日美股收盘,马云身家为2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44亿元),王健林身家为2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69亿元)。

之所以是“有可能”,原因在于李河君到底持多少股份,对外界而言仍是谜,一说超50%,一说超90%。此外,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较难以精确估值,就如同蚂蚁金服之如马云。

而在成为“新首富”之前,李河君虽然也曾跻身福布斯内地富豪榜,却鲜受行业外关注。其实,李河君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始于2013年,当年的福布斯内地富豪榜中,他异军突起,以665亿元的身家,超过了马化腾和马云,位列第四。

2014年,汉能股价涨幅惊人,李河君也以1250亿元的身家首次进入胡润内地百富榜的前三位。

■靠着向老师借来的5万元起家

李河君生于广东省河源市,今年48岁,20年前创立汉能集团,主要从事水电、光伏等能源产业。

据新京报报道,1988年,刚毕业的李河君靠着从大学老师手中借来的5万元,通过卖电子产品、玩具等,到1994年底,和17个伙伴积累了七八千万元的资本。

1994年,李河君以1000多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河源东江上一座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之后,通过并购,李河君旗下电站的装机量从几万千瓦扩大到几十万千瓦,旗下水电项目覆盖浙江、广东、宁夏、云南、广西等地。因为这些并购,李河君被评为“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

2009年,李河君进入光伏产业。当时正是光伏行业的“拐点”,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一些知名光伏企业甚至破产。例如无锡尚德,其创始人施正荣2006年一度成为“内地首富”,到了2008年便陷入危机,直至破产重整。

不过,当时光伏产业中多数“大公司”均为晶硅领域,李河君却在公司内部力排众议、大举投资薄膜太阳能领域。2011年,“光伏寒冬年”到来之际,李河君旗下的汉能广东河源光伏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正式投产。2012年,李河君宣布,汉能集团已投产的8大光伏基地总产能已经达到3GW,超越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薄膜太阳能技术目前尚不成熟。

■汉能否认出售发电厂系关联交易

不论李河君是否真的成为了内地“财富一哥”,他都因此成为了舆论焦点。

记者注意到,1月28日,《金融时报》刊发的有关汉能的报道称,汉能净利润达到50%,且市值是公司最大对手FirstSolar的3倍,并超过中国其他所有太阳能上市企业的市值总和。但在这背后,自2010年以来汉能总共实现的148亿港元的营收,几乎全部为向母公司汉能集团(持股比例为78%)销售设备所得。

报道同时指出,作为买卖双方,汉能与母公司旗下工厂对应的营收数据有颇大出入。除此之外,汉能将太阳能发电厂卖给内地投资基金“弘晟”一事也有疑点,该基金的持有人之一是汉能前董事的妻子。报道还引述首席执行官代明芳的话表示,汉能集团的太阳能电池制造这一块业务在赔钱。代明芳表示,应收账款之所以如此高,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工厂开工不足,但他相信这块业务未来会创造大量利润,最终不会有问题,一两年后将看到一家了不起的公司。

该报道1月28日发出,当日汉能股价下跌3.49%。在质疑报道出现两天之后的1月30日晚间,汉能发布澄清公告称,汉能集团为公司主要客户,但公司近期已开拓下游光伏发电业务,并预期将继续开拓不同客户源,使收入更加多元化。至于对汉能集团的逾期应收款项,也已经在2014年末清偿完毕。

而对于有关潜在关联交易的质疑,汉能则直接做出了否认。公告称,经过对弘晟的背景资料进行详细查询后,认为出售事项并非公司关联交易,“已遵守上市规则之规定。”

■港股通资金连续6日净买入

记者注意到,沪港通开通以来,汉能频频出现在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个股名单上。港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23日~28日,汉能连续4个交易日位居港股通10大成交活跃股前两名,其中1月26日和27日分别被净买入7051万港元和9887万港元。即使在报道出现之后的1月29日和30日,汉能仍继续被净买入。

就在1月27日晚,汉能发布公告称,汉能子公司向控股股东收购AltaDevices全部股本,总代价1500万美元,将以内部资源拨付。汉能称,此举为集团开发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和商用无人机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

分析人士指出,汉能近期动作动作频繁。2014年9月,公司宣布与宜家进一步合作,将汉能家用薄膜发电系统业务拓展至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12月份,汉能一次性出售5家子公司,获得逾7亿元的收益,以加快集团在下游业务的发展。

昨日,汉能又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李河君宣布将致力于开发适于民用领域的移动能源战略,公司将在今年10月份推出太阳能全动力汽车。

移动能源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以后我们的衣服、背包都能变成“充电宝”。据介绍,汉能研发的功率为5W的太阳能背包,只要晒2~3个小时就可以为手机充满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技术人员向记者认为,汉能提出的这一概念在国内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仍有一些诸如如何储能、储能容量大小等技术需要解决。

对于“首富”的名号,李河君昨日似乎并不感兴趣,他只是简单地回应称,并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

新闻推荐

机构蜂拥调研生意宝昨强势涨停

进入2015年,往年热炒的高送转、网游、矿产等概念股并没有成为资金关注的焦点,而此前相对沉寂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股却脱颖而出,以生意宝、邦讯技术、上海钢联为代表的个股表现异常突出。其中,生意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