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创新创业人才加速聚集的实践——绵阳市人才工作蓬勃发展综述

绵阳日报 2013-12-29 08:44 大字

□王治坤 本报记 者葛永坤

在绵阳城区涪江之上,一群群美丽的红嘴鸥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来自俄罗斯贝加尔湖的红嘴鸥赶来这里温暖越冬,它们美丽的身姿为绵阳增色不少。

同美丽的红嘴鸥一样,许多身怀绝技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也在绵阳找到了家的感觉,找到了创新创业支点。

建立“特别机制”,以最优的政策吸引人才;搭建“特别平台”,以最实的举措扶持人才;营造“特别环境”,以最大的诚意服务人才。

近年来,绵阳市以人才发展政策为支撑,以省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为引导,大力实施“千英百团”聚才计划、优秀企业家成长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扶持计划等,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到科技城创新创业,科技城创新人才汇聚地建设的框架基本形成。

目前,绵阳科技城汇聚了各类人才65.2万人,人才密度位居西部前列。

建立“特别机制”

以最优的政策吸引人才

成都——绵阳,每天,成都市规划院的杜震的思路都在这两地打转。除了任职成都市规划院,他还有另一重身份:绵阳市首席规划师。

就在两个月前,绵阳首次通过“柔性引进”的办法,聘请了杜震。

所谓人才“柔性引进”,是指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在不改变和影响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才社会化发展要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契约管理引进非本地户籍人才的人才引进方式。

“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文刚看来,这只是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可或缺的“招数”之一。

招新纳贤,绵阳创新创业人才加速聚集。

大手笔、大气魄吸引高端人才。启动“千英百团”聚才计划,给予最高达200万元资助;以100万年薪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了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成功举办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人才交流合作大会,达成人才引进协议1000余个……

实施“人才+项目”引才计划,利用绵阳市的各类研发平台和产业优势,先后引进包括国家“千人计划”在内的高端人才410名。

依托4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成功引进5名院士和10多名专家入站帮助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

加快科技型企业发展,给予初创阶段创新创业团队最高200万元资助;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计划顺利实施,目前全市有58名各类优秀人才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

全力支持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申报省“千人计划”,科技城辖区内有2个创业团队和7名创新创业人才入选,申报数和入选数均居全省第2位。

目前,绵阳市正全力实施“千英百团”聚才计划,力争到2015年,引进、培养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个。

如今,科技城已经聚集了两院院士2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59人、各类人才总量达65.2万人,人才密度1230人/万人,构成了西部中等城市最大的智力密集区。

除引进高端人才,还要大力培养本地人才。为大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绵阳建立健全院(校)地、院(校)企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鼓励各类用人主体委托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大学)培养高层次人才。依托国家和省重点人才计划及重点科研、工程和产业项目培养高层次人才。

实施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定期邀请全国著名专家来绵开展专题培训。从在绵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选派科技、经营管理人员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兼职、挂职,帮助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预计到2015年,绵阳将聚集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000名,市级拔尖人才300名;到2020年,分别达到1200名、350名。

搭建“特别平台”

以最实的举措扶持人才

“想创业,就来绵阳找我吧!”半个月前,绵阳在北京中关村再次发出“寻人启事”,欢迎全国各地有志青年来绵创业,不仅仅给资金、给项目、给导师,还提供孵化场地、住房保障、安家落户、税收优惠等政策保障和服务。

一时间,市创业促进会的咨询热线被“挤爆”。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政策,成为人才汇聚绵阳的源头活水,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到科技城创新创业。

首批市级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创建计划启动,江油、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县工业园区等地正在出台具体规划。

市人才办负责人表示,绵阳将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使用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人才特区”啥模样?园区的试验区内要建设孵化器和中试用房,配套建设科技创业企业办公用房、人才公寓和服务设施,构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及中介服务体系,打造“无障碍创业”环境和便捷高效的创业通道,引导在绵高校、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在试验区内转化。2015年建成10个试验区,2020年建成15个试验区。

平台搭建,让科技城转变为一片创业热土。

随着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级数字视听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的建成,绵阳构建起了国家、省、市三级产业园区体系,每个园区具有从初创研发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平台,为各类人才实现梦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与此同时,从创业场所、科技项目、风险投入、生活安居、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加大了对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

营造“特别环境”

以最大的诚意服务人才

前不久,绵阳推出300套科技人才公寓,首年免租金。

这300套人才公寓将专门用于创业项目单位无房青年科技人才居住;单位法人或团队主要创业人员为近5年内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均可申请。

这些公寓位于绵阳经济开发区,以两室一厅和一室一厅两个户型为主,生活设施齐全,可拎包入住;租金按周边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第一年免收、第二年收取50%。“好机会,千万别错过。”毕业三年、几个月前才和同学一起注册了一家微营销公司的高攀跃跃欲试。

在绵阳,像高攀这样的创业者不少。他们的创业激情为何燃烧?他们对绵阳的选择为何如此执着?精明的创业者们回答:绵阳营造了一个干事创业的“特别环境”。

此话不假。绵阳市一系列务实举措,充分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对各类人才渴求的诚意——

建立起市委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设立“科技城建设功勋奖和杰出人才奖”、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制度。

组建起科技保险、担保、科技小贷等一大批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设立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86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000万元,专利资助与奖励专项资金1000万元,2000万的风险补偿资金池。

同时,出台了《绵阳市引进人才服务管理办法》等3个服务人才的政策办法,对引进人才落户、保险接续、子女就学等实行绿色通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为特别服务高校毕业生创业,绵阳还建成了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4个、市级基地16个,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地、租金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

当然,以最大诚意服务人才的举措远不止这些。

巨轮扬帆起航,需要更多、更优秀的“船员”。创新创业需要人才,创新实践造就人才。绵阳,让人才在创新实践的大舞台上创造力无限!

新闻推荐

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据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傅莹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经济发展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