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攀枝花全面小康社会的恢弘篇章
7月10日召开的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确立了攀枝花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攀枝花,一座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建设起来的城市,曾缔造了新中国的工业奇迹。在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攀枝花将用自信继续书写恢弘篇章……
把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转化为自觉行动,攀枝花用实践作出回答。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快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建设、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打造区域医疗教育卫生高地……只有突出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中实现次级突破,才能把美好的愿景变成现实。
康养旅游
摘要:要在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建设上取得突破,加快把攀枝花打造成全国著名的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新村建好了,欢迎大家来参观,更欢迎来度假。”如今,漫步在东区阿署达旅游新村,道路、凉亭、广场、绿地、小别墅组成了一幅动人的乡村新景。旅游新村不仅是攀枝花市阳光花城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攀枝花创建“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的重要支撑。
当前,攀枝花市正处于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在加速从工矿基地向中国阳光花城转变。机遇和挑战并存,攀枝花市积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依托攀枝花丰富的阳光资源优势,打造一个以健康、养生旅游为主要特色的“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2012年4月18日,位于仁和区前进镇普达村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项目总投资80亿元。项目涵盖特色服务型风情小镇、水主题公园、生态农业观光区、山地运动中心、地方特色产品商业街等。目前,该项目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2012年8月,红格旅游小镇项目动工建设。经过5个多月的打造,红格镇“华丽转身”成为具有浓郁欧洲风情的旅游小镇。春节前后,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红格镇餐饮一条街生意火爆。2013年,攀枝花市还将启动二滩库区旅游项目建设,整合以雅砻江至三源河为主轴的旅游项目建设,实施观光、休闲、运动、度假四大工程,阳光花城将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展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内涵,增强接待服务能力,加快把攀枝花打造成全国著名的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通过扎实的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亿元以上;到2018年,力争拥有等级景区25家以上,特色康养旅游度假区3家以上,3星级以上宾馆20家以上,乡村酒店35家以上;力争拥有国内著名的旅游节庆活动1个;旅游从业人员达到全市就业人数的10%以上。
交通枢纽
摘要:要在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上迈出步伐,确立攀枝花在川西南、滇西北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
“终于复航了!”6月29日,攀枝花保安营机场正式复航。当天,首班由成都起飞和攀枝花起飞的进出港航班分别搭载乘客69人和80人,与此同时,航班还搭载了4吨攀枝花特色水果赴蓉。目前,保安营机场正积极开展更多航线的洽谈。
攀枝花市被规划为全国179个公路主枢纽之一、西部综合交通枢纽12个次级枢纽之一、全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近年来,围绕“构建枢纽、打开通道、提升功能”,奋力推进区域交通枢纽建设。随着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交通民生项目、出攀大通道建设等快速推进,攀枝花人的“通江达海”梦想正变为现实。近三年来,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累计完成投资43.21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80.03%。2013年1月9日至11日,铁道部对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扩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审查,确定了整个线路及站场的初步设计,线路正线全长约93公里,预计今年10月底开工。这些项目的有序推进,势必会给攀枝花市交通运输业带来蓬勃发展的良机,为攀枝花市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支撑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望:围绕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大力推进“两高两铁一水”及攀大、攀盐、绕城高速公路等对外大通道建设,扎实开展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攻坚,统筹实施“畅通城市”工程,加快构建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15年,初步形成“五纵四横”公路交通网络,与周边地区的进出口通道达到14个,努力实现与航空、铁路、水运和管道运输的货运“无缝衔接”和客运“零换乘”,确立攀枝花在川西南、滇西北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
商贸物流
摘要:要在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上见到成效,繁荣商贸流通,集聚商气人气。
“快点,把箱子搬到车上,争取早点装完,好发货。”7月10日,钢城集团汉风物流有限公司装货点,工人们正在搬装货物,运往全国各地。
位于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的汉风物流公司,凭借一体化物流模式,用五年时间,从一家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传统运输企业,转型升级为一体化现代物流企业。2012年,汉风物流被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评为“AAAA”级物流企业,成为攀西地区唯一获此等级的物流企业,实现年度经营收入8.5亿元。
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攀枝花市商贸物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以前为数不多的知名品牌店,到近年来成功引进的沃尔玛、盛华堂百货、百盛、太平洋影院等企业,满足了市民日常生活需求,提升了城市形象,促进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巨大变革和群众消费理念的转变。同时,正推进密地现代商贸物流园区、攀青煤炭物流中心和金江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工作。其中,密地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建设业态包括铁路货场、集装箱站场、公路货运站、仓储区、大宗物资交易区、粮油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办公及生活服务区等八大功能区。自2012年11月进场以来,项目已完成挡墙修建量9000立方,场平土石方量2.5万立方。项目预计2014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攀青煤炭物流中心自2012年7月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
展望:以建设川滇交界、攀西区域内商贸中心为目标,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城乡同步、工贸并举的现代商贸业新体系。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5亿元以上。推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区域性物流中心初步形成,社会物流总成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20%以内,率先把攀枝花建成全省二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
教育高地
摘要:要在打造区域教育高地上形成优势,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2013年,攀枝花市高考本科上线3161人,重本上线695人,创历史最佳。攀枝花市两所国重双双进入全省本科上线千人高中阵营!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攀、人才强市”战略,坚决落实尊师重教的政策措施,教育事业正朝着均衡、协调、健康、持续方向发展,为攀枝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表现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教育体制进一步理顺和优化、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教育资助体系基本建成,一支适应区域教育高地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2012年,《攀枝花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2013年7月1日,规划纲要之2013年实施方案正式下发。2013年,攀枝花市通过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程、学前教育建设工程、基础教育总体战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名校培养工程、教育民生工程等九大工程,推进攀枝花教育改革和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本地接受高水平的优质教育。
展望:坚持教育优先投入、优质发展,突出抓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力办好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优质多样的高中教育、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善的终身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培育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名师名校。到2020年,攀枝花市要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和区域性教育高地,实现高水平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医疗卫生
摘要:要在打造区域卫生高地上形成优势,为全市和周边地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7月9日,在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宽敞的大厅内,家住江边街的秦大妈看完病后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悠闲地坐在椅子上休息。秦大妈感叹:“在这里看病方便快当,只要半小时。要是去大医院,最少要两三个小时。”
看病难是困扰秦大妈这样的老年居民的一件事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立,为老年人带来了福音。相较于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快捷方便,并且收费低廉。
近年来,攀枝花市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作为工作重点,在建设区域医疗卫生高地上下功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目标,制定建设区域医疗卫生高地专项规划,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健康,促进和实施好公共卫生建设九大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取消“以药养医”为核心,以药品零差率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力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卫生民生工程、实施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乡村一体化管理、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妇幼卫生工作、医疗质量管理等各项工作。
展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配置医疗资源,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支持民营医院发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区域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医院,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科医院。到2015年,攀枝花市将形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达到省内同类地区先进水平。
钒钛产业
摘要:要在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再上台阶,推动攀枝花由资源中心、产业中心向经济中心加快转变。
7月4日,国家发改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首次部省联席会议,标志着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
近年来,攀枝花市加快建设中国钒钛之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势头迅猛。2012年,中国工程院围绕提升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整体水平,就相关合作事项与攀枝花达成共识,共同开展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研究、搭建高层次技术研发平台。2012年底,国家钒钛制品质检中心全面投用,作为国家首个钒钛制品质检机构,为全国钒钛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3年6月,攀钢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致力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选矿分离和新材料的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共同培养、凝聚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发人才,为提高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目前,攀枝花已具备年产40万吨钛白粉、3万吨海绵钛、8000吨钛锭和3万吨钒制品的生产能力,建成了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钛矿供应和钛白粉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钛金属生产基地。
展望:抓住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设立的宝贵机遇,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奋力打造世界级的“钒钛之都”。聚集世界一流的钒钛产业技术人才、掌握世界一流的钒钛产业技术、制造世界一流的钒钛产品,打造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多、产业链最长、世界著名的钒钛产业聚集发展基地。
产城融合
摘要:坚持“两化”互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推进。
7月8日,仁和区前进镇渡口村弯腰树村民小组以场地方式入股的四川保路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隆重开业。这是弯腰树村民小组打造的又一个富民强村的集体企业。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渡口村,以“产城融合”的模式使得全村一、二、三产比例从6年前的7:1:2发展到如今的1:3:6,人均纯收入由当年的不足5000元增长到如今的11000元,家家住楼房,户户有产业,人人是股东,成为了响当当的富裕村。
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同样做出了有益探索。一大批分散的企业进入园区,同类或产业链条关联密切的企业在园区聚集,促成了工业发展组团规模化、土地使用集约化、资源利用效能化、产业配套系列化,形成了工业化发展新格局。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城市功能也正不断完善。2009年,园区托管仁和区金江镇,按照“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理念,完成了一系列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建成了阿基鲁社区等安置区,转移安置2947人,成为攀枝花市“两化”互动发展示范区。2012年6月29日,花城新区五大项目开工,标志着新区开发建设正式步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花城新区的建设,掀起了攀枝花实施“两化”互动发展的新高潮,翻开了产城相融发展新的一页。
展望: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着力在互动上下功夫,围绕工业发展优化城镇功能,促进城镇扩张,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1.5%;依托城镇发展集聚生产要素,推动工业发展,把钒钛产业园区等工业园区和花城新区作为“两化”互动发展的重要载体,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城市发展新组团。
创新驱动
摘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7月2日,攀枝花学院2.1兆瓦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是国内最大的民用光伏发电项目及西南片区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攀枝花创新引领发展理念的完美阐释和演绎。目前,缅天然气管道攀枝花支线项目正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在前不久举行的“民企入川”、“央企入川”和“港澳企业四川行”三大投资促进活动中,攀枝花市共签约项目11个,投资总额191.2亿元,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展望: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科教兴攀战略,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研发资源,提升研发能力;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型企业,未来5年,新增6~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配置资源、深化合作,建立辐射周边、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型发展格局。
(采写:张月骄 韩雨佳 陈兵 王建
图片为本报记者宋俊康摄)
责任编辑/潘 芝 编辑/李 健
版面设计/杨冬娅
新闻推荐
“8·16”这个日子,将被载入A股史册。当日沪指盘中出现惊天异动,在大盘蓝筹的带动下突然大幅拉升,一度飙涨5%,瞬间大涨逾130点,创下了6年以来的最大涨幅。股市出现过山车,午后终于真相大白,光大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