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央行强硬表态:流动性总体合理 人民银行昨发出的公开函表明,近期“出手”大规模逆回购甚至降准几无可能

成都商报 2013-06-25 09:14 大字

央行与各商业银行间几近胶着的博弈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

昨日(6月24日),一封人民银行办公厅的函文显示了央行对于流动性管理的强硬态度。在这份公开函中,央行再次强调“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并要求各金融机构“继续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货币环境稳定”。

如果说上周坚持发行央票仅仅是央行的“暗示”,那么这封函文则可能明确表示央行近期不会出手。由此,也彻底断送了市场对大规模逆回购甚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

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短期品种出现较大跌幅,其中隔夜利率大幅下跌200基点,降至6.4890%,较6月20日13.4440%的高点跌幅达50%以上,但仍高于此次暴涨前6月17日4.81%的低点。

公开市场操作风向转变

央行在上述函文中指出,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做好半年末关键时点的流动性安排。既然央行认为当前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也意指目前的流动性紧张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

“一开始只是由于外汇占款下降、企业财税上缴等突发原因引起的紧张,后来市场情绪受到影响,都怕借不到钱,紧张预期于是开始不断扩散。”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在紧张情绪感染下,近期银行间市场各种传言不断。如某银行违约、某银行得到央行资金支持等,甚至有银行因系统升级引起的问题也都与资金紧张联系到了一起。

“银行已经习惯了央行来平缓流动性波动。尤其是去年以来,央行加强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但现在风向变了,央行可能是想让银行吃一堑长一智吧。”一家外资机构的分析师表示。

谈到央行在函文中针对大行的要求,上述银行人士认为,或许资金充足的大行会先稳住,通过大行加强拆出资金来缓解过紧的资金面,这给资金更为紧张的中小银行带来了一些期望。

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央行昨日公布的函文还提到贷款量与结构的问题,指出各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行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这显示出央行正在贯彻决策层的意志。国务院上周三召开常务会议称,要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近期,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上升,将促使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降低贷款冲动,尤其是冷却过去几年的表外业务和非银行金融中介的无序扩张。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政策主动调控,而不是等到泡沫破裂后的被动调整。从中长期看,这将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中金公司在6月24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

市场表现

遭遇“黑色周一”

3家上市银行跌停

分析师称银行股形势或比2008年大熊市更严峻

昨日,A股16只银行股集体大跌,成为沪指跌破2000点大关的罪魁祸首。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3家跌停,宁波银行、浦发银行跌幅也超过9%。由于本次银行股暴跌的惨剧恰恰发生在汇金第五次启动增持计划之后,所以这一次“黑色星期一”格外引起市场关注———上一次银行股出现多只跌停的景象还要追溯到2008年大熊市之时。

从上周末开始,各大券商银行业研究员密集发布报告,对shibor飙升的原因以及对银行的影响进行点评。“银行在同业项下短借长贷配置流动性较差的非标信贷资产”导致期限错配,成为研究员们的共识。

著名投行巴克莱昨日明确警告称,国内中小银行存在违约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利用信用风险资产(票据和信托受益权)的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之间打擦边球。

中金公司的统计,目前在上市银行中,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非标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最大,分别达23.7%和22.3%。中行没有非标同业资产,工行和建行非标同业资产在总资产占比中均不到1%。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分析师认为,由于上周这种资金超高利率的状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上市银行业绩所受影响不大。但对银行来说,调整同业资产的期限结构,降低期限错配程度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另外经过2009年的天量信贷投放以及近期理财产品的超常发展后,银行业资产质量积聚了一些风险,可以说银行股目前形势比2008年更严峻。

中金公司也指出,由于经济力度复苏低于预期,监管机构降低金融体系风险的措施还会继续推出,利率市场化力度也不明确,除非财税体制等结构性改革力度超预期,银行股估值水平回升仍然缺乏催化剂。《每日经济新闻》

趋势分析

1.5万亿理财产品到期在即

流动性第二波冲击将至?

评级机构惠誉日前发布报告称,6月底前,中国商业银行将有1.5万亿元理财产品到期,银行间拆借利率将再度面临上升压力。

惠誉报告称,近期出现的持续流动性紧张,可能会使一些银行的兑付能力受到制约,而中型银行面临的困难将会最大,这将进一步推高银行间市场的利率水平。

“大量理财产品到期,确实会对中型银行的资金面带来一些影响,进而导致货币市场资金再次出现紧张局面。”某券商研究人士分析,理财产品期限错配极为严重,一旦资金面紧张,回旋余地就很小,从银行间市场通过同业拆借筹集资金,几乎成为唯一选择,而这将导致银行间市场货币利率继续飙升。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就流动性问题发表看法时表示,市场会迎来三波冲击波:第一波表现为短期的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得很高,未来还会有多次余震;第二波将主要冲击票据贴现市场和理财市场,将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被迫大量收缩表外资产和票据融资;第三波则是会加速经济的大幅下滑。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高善文的评论虽然在网络流传甚广,但高善文本人微博则称未经其审阅。

根据高善文的观点,当票据融资规模缩减、贴现利率大幅上升时,会加速经济的大幅下滑,并导致企业的偿付能力出现问题,地方政府的偿付能力尤其会出现问题,其体系清偿能力和流动性都会出现严重危机。

但也有部分受访人士的态度则比较乐观。他们认为,资金紧张未来仍将持续,但货币市场利率再次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

第一财经日报

新闻推荐

6月钱荒的三大启示

□叶檀6月钱荒最终告一段落,也带来三大启示。第一,潜藏的金融风险超过预期。6月25号晚6点半,央行官网发表《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一文继续稳定信心,银行备付金充足,5月末,金融机构备付率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