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既怕IPO又怕再融资
□叶檀
投资者既怕IPO,又怕再融资。其背后实质是,怕圈钱。
A股市场的IPO审核与再融资审核可算严厉,依然难免绿大地与万福生科这样的闹剧。
在IPO暂停后,巨量再融资进入投资者视野,一则广为流传的报道是,据巨丰投顾统计,截至目前,今年4个月A股市场再融资规模已突破2500亿元。以去年中小企业IPO平均每家5亿元的融资额来算,2500亿元的再融资相当于500家中小企业IPO的融资规模。投资者继续愤怒于已上市公司的不断圈钱,加剧了A股的低迷。
圈钱如同接力赛。IPO上市通过价差掘得第一桶金,通过不断再融资获得第二桶金,通过解禁、大宗交易等获得第三桶金,如此挖掘下去,普通投资者连残羹剩饭也吃不上。
由于IPO不景气,再融资集中爆发,暂停IPO给了已上市公司吃独食的机会,投资者恐怕连哭的地方都没有。2011年,A股市场IPO筹资2825.07亿元,当年共有179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募集资金高达4368.5亿元,总规模超过IPO募资规模逾五成。2012年,A股市场共融资6323.11亿元。其中,155家公司IPO融资1060.39亿元;273家上市公司再融资5262.72亿元,后者规模将近前者的5倍。
3月份,共有168家公司合计减持10.91亿股,套现105.84亿元,减持金额创新高。继1月份221家公司减持11.13亿股,套现市值96.90亿元后,产业资本再度疯狂套现。在一季度,A股市场解禁规模约为4112亿元,每月解禁额约1400亿元。据统计,2013年A股市场解禁数量为4406.25亿股,是2012年1515.96亿股的2.90倍。
任何正常的市场,投资者都不会害怕上市与融资,而是视为寻找优质资源的机会。一个股票市场居然害怕IPO与再融资,只有三种可能:上市公司多数不值得信任;投资者多数非理性,试图以巨量货币搅动少数上市公司收获红利;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A股市场IPO设立道道关卡,收效不大,不得不以财务大抽查这样成本极高的方式来扼制圈钱冲动。再融资同样如此,从公司资质审核,到过程审核、用途审核,把关不可谓不严。
呼吁加强行政审批的投资者陷入巨大的悖论,一个最市场化的投资市场却在呼吁行政力量强有力的回归,对监管层顶层设计深度不满却呼吁监管者更深地介入市场———A股市场恐怕是行政力量最强大的市场。
严厉的审批不可能阻挡造假者的步伐,相反还要付出寻租的租金上升的成本,严厉的审批也没有让资金的使用更有效率,反而使进入市场者免除了被除名的后顾之忧。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千头万绪,所有的改革必须围绕金融市场的根本,也即重塑信用体制。
与其暂停IPO,还不如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对于造假上市者绝不姑息,以严刑峻法杜绝后患。与其呼吁严厉监管再融资,还不如严厉惩罚货不对板的再融资公司,取消这些公司的融资权,或者造假一次提高融资成本,直到造假的成本高到还不如不融资。
新闻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日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制度”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称,中国近期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他同时强调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取得的进展,以及对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