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重回2 如何坚守稳健货币政策
□郁慕湛 上海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0%,涨幅重新回到“2时代”。与此同时,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达到3.5%,创出34个月新低。在物价反弹、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政策调控如何抉择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通胀有回升迹象,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仍在下行之中。宏观调控确实该有较为强力的应对措施出台了。只是目前的通胀压力实际上很大,压缩了货币宽松的空间。目前,CPI上涨压力仍然存在。这主要是因为进口粮食价格、能源价格等等已出现明显上升;而猪肉价格目前已不可能再降,今后受饲料价格影响,其价格或有所上升。不仅如此,从货币现象本身来说,上一轮超发的货币经过12次上调存准率才稍稍抑制住强劲的通胀势头,然而超发的货币不是通过上调存准率冻结流动性就可以消化的,其所造成的潜在的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而国际上的通胀压力亦会进一步影响中国。
对此,中央宏观调控层面应该是清楚的,故而其不提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提稳健的货币政策。而目前的经济下行只能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以应对。这个积极的财政政策最新的具体表现,就是发改委批准了万亿基建项目。
目前的经济下行和通胀压力,主要缘于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合理。要从根本上缓解这两大压力,需建立以国内消费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拉动力的发展模式。这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任务。为了尽快扭转经济下行的局面,现今适当加大投资力度是个比较直接的办法。不过怎么使这个加大投资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在既有的稳健货币政策上表现出来呢?或言之,怎么使这个万亿投资不成为倒逼货币宽松的外在强制力量?
尽管在数量上,本次加大投资迄今只有万亿,跟上一轮的4万亿相比其压力明显小一些,但是,连同配套金额,这一轮加大投资的力度,仍不可小觑,其影响足以动摇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足以使“稳健”变成“宽松”。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万亿投资的来源。如果像上一轮那样依靠扩大银行信贷,那么必将重走货币超发之路;如果依靠政府赤字,那么也将突破稳健的货币政策底线。唯有紧缩政府开支(尤其是大量削减三公经费)以增加政府投资金额并带动社会投资,才能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坚守稳健的货币政策。
新闻推荐
因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江西“凤凰光学”原高管任捷、王熙晏25日被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14年6个月。法院经审理查明,任捷曾任江西凤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