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核心观点
纪念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重要的是让改革再出发。行胜于言。改革行动才是对小平同志的最好怀念。即便再出发的改革将面对各种沟沟壑壑,乃至明枪暗箭,但勇敢的改革者、智慧的改革者必然大刀阔斧,锐意前行。
2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命运又处于问路关口,是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而致改革开放势头再起,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础;20年后,中国已经逐步确立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改革开放早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但是,不可能回到以前的时光,并不代表旧的思维已经被彻底扫入历史故纸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种种计划管制思维仍然在或明或暗地发挥作用,改革在部分领域出现了倒退现象。这导致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均衡的,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不那么明显,甚至于在资源配置中仍然是权力“话事”。资源配置的分歧反应到改革层面,便是改革共识难以凝聚,改革的歧见四处可见。
改革有没有共识,直接关系到改革能不能被有力地推动。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群众的支持,没有群众的支持,改革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当承认,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普惠了大众,成就了一场伟大的“帕累托演进”。群众是改革的基石,干部是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决策者和主导者。改革进展到今天,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改革断然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但也要看到,伴随改革的进程,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改革被口号化、虚无化的情况,口上的改革多,实际的改革少,小修小补的改革多,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少。要想改变此种困局,就必须重新凝聚改革共识,既要让群众再次成为改革的主体,让群众参与到改革的制订过程中来,也要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改革、鼓励改革者积极改革的体制机制,让善于改革的人上,让阻碍改革的人下。如何凝聚共识,如何发动改革引擎?这就需要研究真问题,不回避利益冲突,不忽视社会矛盾,找到当前改革的突破口,以良好的推动改革的体制机制,以有利于改革事业的干事氛围,让改革者能够敢为天下先,能够锐意创新,从而在改革的层面大胆试验,闯出改革的新天地。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经济改革尚未完结,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任务还未彻底完成。如国有部门过大、产权保护过弱、城乡差距过大、政府主导型经济过强、汇率扭曲过烈等,这些都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巨性。应当说,垄断性的市场和不当权力对于竞争性市场的干预,对基本的市场规则造成了本质性伤害。
近日,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著了一份研究报告,明确指出中国须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通过企业、土地、劳动力和金融部门改革,加强民营部门,开放市场以促进竞争和创新,确保机会均等,藉此实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结构的目标。报告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内容,无外乎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弊病的认知。这种认知在当下的中国并不少,然而认知归认知,干事归干事。一些地方与部门明明知道照老路干事是不对的,但却无法抵御传统惯性和既得利益者的压力,甚至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哪些地方必须改,但就是不愿意改,或者不敢改。
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让人民更广泛地参与改革,改革才能获得强有力的支持。改革不是某一个人的改革,不是某个利益集团的改革,而应当是全体社会的改革,只有让改革计划为社会各阶层所参与,改革成果才能为社会各阶层所分享。没有参与权的分配模式从来都是靠不住的。然而,中国毕竟是改革开放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社会,改革有不利因素,但有利因素更多。我们早已开启了科学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一方面大力实施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方面大力开展社会建设,推动社会组织的蓬勃兴起,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幸福广东的热情和激情。事实证明,早改革,早主动。
纪念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重要的是让改革再出发。行胜于言。改革行动才是对小平同志的最好怀念。即便再出发的改革将面对各种沟沟壑壑,乃至明枪暗箭,但勇敢的改革者、智慧的改革者必然大刀阔斧,锐意前行。心中装着人民,让人民参与改革、分享改革,改革才可能无所畏忌,直挂云帆济沧海。
新闻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欧阳泽华1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监管条例从2006年开始起步,目前已完成初稿,涉及国有股东行为的监管措施、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方面的内容,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