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回顾过去 破解难题写华章——《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兰州日报 2011-11-16 02:06 大字

11月15日,兰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长袁占亭代表兰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及2011年取得的成绩,并明确了未来五年及2012年的发展思路。整个报告历时两个半小时,无论是回顾过去,还是展望未来,“增长”、“项目”、“产业”、“民生”等重要字眼一次次地出现,向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推进兰州率先跨越发展的美好蓝图。

过去五年创新实干谱新篇

即将过去的五年,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城市影响力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

亮点一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预计今年生产总值将达到1360亿元,比2006年增长1.1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达950亿元,增长2.1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638亿元,增长1.2倍。地区性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可达350亿元和150亿元,分别增长2.3倍和2.6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由194亿元增加到544亿元,增长1.8倍,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0%提高到4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污染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亮点二  破解诸多发展难题

针对发展空间受限难题,实施“再造兰州”战略,启动兰州新区建设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增容扩区,城市规划区面积由1649平方公里扩大到5810平方公里,市区规划面积由221平方公里扩大到688平方公里;针对产业支撑不足难题,积极研究发展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确定了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能源和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针对环境污染难题,深入推进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下降17%,城市饮用水及黄河兰州段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针对交通拥堵难题,大力推进“畅交通”工程。

亮点三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

五年累计投入600多亿元,实施了雁滩南河道、南北滨河路延伸、南山路、黄河大桥、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等重大项目。推动“五大改造”,整治小街巷700多条,完成61个城中村“无形改造”,建成村民安置房10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和国有企业危旧房450万平方米。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推进城市绿化、硬化、亮化、净化和美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2.21%,主城区绿地率达到26.7%。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化率由59%提高到76%。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200公里,解决54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万多座,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28万人。

亮点四  改革改制步伐加快

完成239户市属企业改制,8.3万多名职工置换国企身份,209户企业实现资产重组。农村土地流转、水管体制改革逐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主体任务。实施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1068项减少到328项。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5亿元。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和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引进国内资金980亿元,合同利用外资3.27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3.6亿美元。

亮点五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到55%。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实施,教育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兰州”建设深入推进,建成了国学馆、秦腔博物馆、非遗陈列馆等一批特色文化设施。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五城联创”取得积极成效,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平安兰州”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圆满完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城市。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亮点六  民生投入逐渐增长

五年累计用于民生的专项支出348亿元,年均增长19%。为民兴办实事89件,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增加城镇就业人员25.6万人,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32万人次。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农合、新农保试点工作,各类社会保障标准连续提高,覆盖城乡的住房、医疗、低保、养老等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住房保障力度加大。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90元和5229元,分别是2006年的1.7倍和1.8倍。

亮点七  建设服务型政府

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4753件。完善了政府决策程序和议事制度,制定和修订地方性法规8部、政府规章50件。深入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加强政务公开和督查工作,推进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向社会公开承诺,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启动“数字兰州”建设,强化网络问政和网上办公,形成了政府与市民良性沟通的机制。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

回顾2011开局之年硕果丰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地区性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17%和18%,引进到位资金增长7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和14%以上,其中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引进到位资金、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亮点一  “3+8”板块经济体系

【兰州新区】全年预计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实现生产总值60亿元。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道路、环卫等专项规划。开工建设核心区主干道路10条,兰秦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全面启动。舟曲灾后安置、行政服务中心、“千塘百湖”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引进了中国铁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三一重工等重大产业项目。生态建设同步实施,完成造林绿化1.6万亩,建成公共绿地120公顷。

【高新区】预计可实现生产总值190亿元。围绕建设一流科技新城、打造创新发展高地,优化“一区多园”规划布局,雁滩园区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增强,七里河园区引进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项目,榆中园区基本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经济区】预计可实现生产总值82亿元。设立安宁、西固、红古三个二级园区,签约引进奔驰产品支持中心、汇拓国际大酒店、兰海物流园等重大项目,中石油西部管道局总部、建材家居博览城等项目加快建设。

【县区产业园区】城关九州开发区引进光电与光伏产业园、沙地绿产研发基地等项目。西固新城产业园编制完成了物流新城发展战略规划和专项规划。连海经济开发区红古园区清真明胶、油页岩炼油、特种石墨、高炉碳砖项目加快推进。连海经济开发区永登园区重点实施了腾达铁合金余热发电、大唐连城电厂节能技改等项目。榆中和平工业园区突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金川镍氢电池等项目加快建设。皋兰三川口工业集中区,引进高速线材、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等项目。

亮点二  多元支柱产业

初步建立“一个行业、一批主体企业、一批重点项目、一个科研机构、一个融资平台”的产业发展推进体系。全面展开产业招商,预计引进到位资金405亿元。兰洽会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分别达到42%和35%,是历届最高的一年。对接央企进展顺利,与中国铝业、国电集团、航天科技、中核集团等18家央企签约项目47个,完成投资190亿元。佛慈制药首发上市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准。积极支持中央和省属在兰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拓展,完善“出城入园”政策。项目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模式”,100项市列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可完成投资330亿元。争取项目实现新突破。91个项目列入国家规划,总投资1900亿元。争取中央和省上各类资金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城市轨道交通、西客站、北环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全面完成前期工作,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亮点三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城市规划】完成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研究,编制了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完成七里河黄河大桥和中山铁桥维修改造,开工建设元通、金雁、深安黄河大桥。南山路绿色市场以东路段实现通车,北环路、西行线等道路工程加快实施。改造提升南北滨河路和老城区道路26条,整修人行道55公里,完成路面热再生改造等244万平方米,配套建设电力、通信、供热、供气、排水管网96公里,整治小街巷292条。改造城区公共绿地80公顷。

【文化景观】完成白塔山、五泉山公园一期改造,建成兰州报业大厦、“八办”纪念馆新馆和彩陶馆。开工建设华夏人文始祖园、陇上文化名人岛、城市雕塑群等主题公园。金城关创意文化产业园积极推进。科技馆、音乐厅、体育中心、广电大厦等大型公共服务项目完成前期工作。

【畅交通】制定了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规划。启动交通控制、交通诱导、视频监控、非现场执法、BRT线路控制等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实施了广场东口、雁滩十字、平沙落雁等交叉路口和重点路段的优化改造。建成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10座、市区停车泊位2755个。

【治污染】完成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实施了市区81条洪道清淤疏浚。城市公厕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开工建设两座城市垃圾处理场。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2800蒸吨,实现热电联产和清洁能源供热5000万平方米。

亮点四  城乡一体化

编制完成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完成新农村示范点新建和续建项目23个。公共财政投入继续向“三农”倾斜,全市农林水利支出14亿元,增长18.5%,凝炼农产品招商项目25个,总投资14.6亿元。特色农产品生产提档扩面,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高原夏菜产量突破200万吨,外销量达到105万吨。完成三电、西电4座泵站更新改造,新建水塘调蓄工程150座。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1项,受益农民达到10万人。建设农村公路650公里。新建农村新住宅1万户,改造农村危旧房5000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建立了覆盖县乡村的土地流转平台,流转土地21.46万亩。启动了农村集体财产所有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省上验收。

亮点五  节会赛事

创造性打造节会赛事平台,首次成功举办了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兰州段比赛、中国MBA黄河漂流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首届中国车联网大会等大型节会赛事。区域性重大节会取得新成效。举办了一系列主题论坛和专业展会,集中宣传推介了多元支柱产业体系及招商项目。首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编排演出的文化旅游剧目《炫彩之旅》,增强了兰州旅游的吸引力。各种特色节会精彩纷呈,先后举办了春节文化庙会、合唱节、黄河风情文化周及动漫艺术节等系列节会活动。各县区文化旅游节会层次得到提高。

亮点六  民生保障

今年是为民兴办实事投资额度较大、涉及项目较多的一年,用于民生事业的支出可达114亿元,年初确定的十个方面26件实事到年底将全面完成,部分可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农村低保标准由850元提高到120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新增参保人数12.9万人。为低收入群众发放价格补贴3000多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5557套,配租廉租房5000套,配售经济适用房3000套。完成40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工建设21所城乡幼儿园,“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开工建设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建10个城区肉菜市场、100个农村便利超市。积极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主要蔬菜品种进行重点监管。

亮点七  社会管理创新

“民情流水线”得到中央和社会各界肯定,“虚拟养老院”服务新模式在全国推广,“三维数字社区”在全市52个街道社区建成应用。“数字兰州”建设加快推进,建成政府门户网站群和全市政务内外网,以及协同办公、视频会议、智能会议、政务督查等系统,实现了政府重要会议无纸化、网络化召开。启动“市民卡”工程。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横向流程再造,实行了重点审批事项“网上收件、限时办结、上下互联、在线监督”。健全网络问政机制办法,办理人民网、政府网留言2000多条。煤矿、交通、消防等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主要指标稳步下降。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建成10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10条示范街、100家放心消费企业和门店。

名词解释

【“1355”总体发展思路】即市委提出的“一中心、三率先、五加快、五加强”总体发展思路。“一中心”就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中心城市、增强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三率先”就是在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和城乡一体化方面在全省实现率先发展;“五加快”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城市建设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五加强”就是加强项目、文化、和谐社会、制度和党的建设。

【“再造兰州”战略】市第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重大战略,即坚持“两轮驱动、三足鼎立、多元支撑、基础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跳出老城建设新区,跨越发展再造兰州,着力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增容扩区,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在城区面积拓展和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兰州。

【“五城联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数字兰州”】 即以需求为龙头,以应用软件开发和基础数据库建设为重点,以公用平台搭建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技术支撑和综合应用三大体系,推进政务、社会管理、工业、农业、园区和便民服务信息化,提高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

【“3+8”板块经济体系】以兰州新区、高新区和经济区为依托,以8个县区为载体,整合园区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形成错位发展的经济格局。

【“民情流水线”】兰州市街道社区工作实践中探索创立的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四道程序流水作业,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满足群众不同需求。

【“虚拟养老院”】由兰州市城关区率先探索创立的社会化养老新模式,主要由政府建立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分类埋单和企业参与,按照老年人需求上门提供家政便民、康复护理等多项服务。

【“三维数字社区”】 兰州市探索创立的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模式,主要是利用数字仿真模拟等信息技术,将社区街道的具体工作嵌入辖区实景综合管理系统,建立规范、统一、共享的三维管理服务平台。

【“市民卡”】是一种智能型集成电路卡、通过利用电子芯片技术,集公交卡、社保卡、银行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133”数字化工程】由城关区率先试点开展的城市信息化管理工程,核心是打造一个市民公共服务呼叫中心,建设数字社区、视频监控、政务管理三个网络,组建突发性公共安全应急救援、虚拟养老助残服务、市民呼叫服务三支专业队伍。

新闻推荐

沪指震荡微跌0.1%

11月22日,受欧债危机影响,大盘低开高走,成交量继续维持在低位,全天宽幅震荡最后小幅收绿。截止收盘,沪指报2412.63点,跌2.50点,跌幅0.10%,成交506.9亿元;深成指报10028.2点,跌5.5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