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CPI数据泄密案5人被查北京市检察院称,因涉案人员来自不同部门而立案5件

兰州晚报 2011-06-21 21:55 大字

据央视网消息 记者20日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获悉,国家宏观数据泄密事件已进入立案侦查阶段。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张华伟表示,目前已对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数据泄密事件的5人进行立案侦查,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据媒体报道,6月8日,路透社再次抢先发布我国经济数据,预测中国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涨5.4%,将追平3月份创下的32个月高位,与此同时,网络上各位“经济学家”和各家投资机构乃至网民对于最新宏观经济数据的预测也热火朝天。

与此类似,彭博也在其终端上发布称,经济学家对宏观数据的预测值显示,5月份的中国CPI同比涨幅为5.5%。据悉,以路透社为代表的外国媒体及相关机构对我国经济数据的预测准确度相当之高。2008年以来,路透社已经累计7次精准地“猜”对了我国的月度CPI数据。

中国的核心经济数据屡屡提前“走光”之后,统计局权威发布的公信力受到极大质疑。最终传出了“内部人员涉嫌泄密”的消息,相关部门随后对数据泄密事件展开调查。

张华伟透露,因目前涉案的5人来自不同部门,因此立案为5件。5人中包括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上周提到的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工作人员。

■相关链接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6月14日表示,将尽可能缩短统计数据产生到发布的间隔时间,尽可能地缩小涉密范围,以全力确保统计数据不提前泄露。

经济统计数据在公布前流传到市场上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市场投资者和统计部门。对此,马建堂表示,统计数据提前泄露不利于市场的平稳运行。今后将通过缩短时间、缩小范围等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他还表示,目前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的时间不变,今后将正式对外公告统计数据的产生到发布时间,但目前还不适宜透露细节。

据《中国证券报》

■延伸阅读

数据泄密已成利益链条

早在4月中旬统计局发布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之前,凤凰卫视就提前公布了CPI等核心经济数据,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即表示对泄密人员“严厉谴责”。在本次数据发布之前,有媒体传出消息称,统计局和央行内部已经有部分涉嫌泄密人员遭到撤职调查。统计局已经正式承认内部存在“内鬼”,但央行方面还没有任何官方消息。

事实上,数据泄密的背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据记者援引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介绍,“以CPI为例,由于这一数据和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收益率密切相关,因此从事债券交易、研究的人员都会紧盯这一数据。大多时候,机构在正式数据公布之前,就会根据提前得知的消息布局市场,这也是众多机构、人员不惜代价提前获取数据的原因所在”。

金融市场是对宏观经济数据最为敏感的市场,宏观数据往往直接导致金融市场部分产品价格产生较大幅度的震荡,谁提前拿到真实的数据,提前布局市场,将会获得巨额收益,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据泄露在当前虚拟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会造成市场不公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所谓的信息优势无异于“公然抢劫”。

中国社科院人民财富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贤在微博中表示,数据反腐已经成为反腐败的新课题。

虽然外界不知数据的产生和发布到底需要经过多少程序,有多少人经手,但可以肯定的是,能接触到“机密”数据的人绝非一般工作人员。有市场人士表示,能够泄露核心经济数据的人至少应该在处级以上,这部分人与外部机构的交流也最多,存在利益交换的机会。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370万收益划归公司

据新华网消息 6月27日,熊猫烟花公告称,现任董事长赵伟平已将此前违规炒股所得的370.63万元汇付给上市公司。据了解,本次赵伟平汇付给上市公司的违规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