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统计泄密 引数据反腐新课题

兰州日报 2011-06-26 03:10 大字

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5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同时,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工作人员因涉嫌泄密正在接受司法调查。6月20日,来自北京市检察院的消息证实,国家宏观经济数据泄密事件的5人已被立案侦查。

就在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之前,据市场监测,彭博社和国内4家机构已经对5月CPI做出准确预测,甚至有机构对PPI上涨6.8%的数据也有精准预测。据报道,2008年以来,路透社累计7次精准地“猜”对了我国的月度CPI数据。就在本次数据发布之前,路透社在6月8日预测5月份CPI时竟发布了上涨5.4%的预期,与真实数据相差0.1%。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次,信息来源变成了“该社所做调查”,而此前7次精准预测的信息来源均注明为:“据消息人士透露”。

尽管大型机构的研究部门对宏观经济数据都有独立的研究团队,研究能力也绝非一般,但市场对经济数据预期竟然如此一致,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屡屡泄密

缘于巨大利益刺激

这些宏观数据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没有那么敏感,但对于那些长期从事资本市场投资的机构和人士来讲,提前获知这些数据可能意味着非常可观的经济利益。包括CPI在内的经济数据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十分敏感的经济指标,不仅直接关系到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变化,而且是政府未来经济政策放松或紧缩的风向标,如果提前得到经济数据,就创造了投机性交易的机会,无论是券商还是研究员都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如果一家券商的研究报告总能准确预测宏观数据,就可以获得基金更多的“分仓”收入,相关的研究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派点”。

几个月前曾出现高盛“邮件门”事件,现在来看,高盛的精准“预测”能力也是非常人所能及的,其在邮件中所说的中国货币政策导向基本一一实现,中国的股市也在暴跌中为高盛的报告“加分”。当时就有人怀疑国家货币政策提前泄密,并指责高盛有操纵股市之嫌,但官方对此无任何回应,也就不了了之了。

长久以来,经济数据提前泄露在我们国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加息”、“存款准备金率”、“印花税”,这些对于投资股票、期货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了,它们的每一次调整,几乎都对股市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就是这些属于国家机密的经济政策在每次公布前,都会被国内外机构精确无误的“预测”出来。机构通过各种不为人知的渠道获知这些政策信息,提前布局,然后透过媒体或网络将消息扩散。

数据泄露在当前虚拟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意味着信息优势,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正是这些经济数据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刺激,使得部分接触这些核心机密的人铤而走险,将经济数据提前泄露给机构或个人,以换取可观的个人利益。

监管缺失

引发反腐败新课题

一些公职人员敢于冒险除了利益诱惑外,更重要的是数据“生产”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特别是外部监督。这次被媒体曝出几位“离岗”接受调查的统计局工作人员,大多出自“生产”数据的要害部门。根据现有统计法规定,统计系统的监督机制基本属于自我监督。而自我监督这个制度,被无数的事实证明是靠不住的。

另外,我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在公布前都属于国家机密,生产部门都对其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但宏观经济数据产生后经手的程序和人员太多,这也是造成经济数据易被泄露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数据产生后,一般都要上报领导,有些还要征求专家的意见,而领导周围的干部和秘书大多会接触到这些数据,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或为炫耀或为个人利益,会不经意或有意将这些数据透露给他人。

经济数据泄露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秩序,数据反腐已成为当前反腐败的新课题。泄露经济数据有时可能就是一句话,有时通过邮件、即时聊天工具就可以轻而易举传递出去。这些都给安全部门追查数据泄露行为带来很大困难。另外,由于数据泄露不会对个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鲜有群众举报,因此,纪检监察机关一般很难知情。

数据泄密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不过,目前何谓“情节严重”尚无司法解释。

按照保密法和刑法规定,泄露国家重要秘密,必须是“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从客观行为方面加以确认,如泄密的方法、手段、时间、地点和秘密内容、密级以及危害后果等事实情节是否严重;同时也要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进行分析认定,如是故意还是过失泄密的,泄露的动机、目的是否恶劣等。例如,为了谋取私利或者出于其他个人目的而故意泄露国家重要秘密的;在战时或国家出台某项政策前等特殊时间、地点泄露国家秘密的;秘密内容非常重要的;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重大损失的,等等,一般可视为“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而情节特别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泄露国家秘密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的;泄露国家秘密的次数多或者数量大的;向多人泄露国家秘密,危害严重的情况等。

目前,国家对违法泄露数据人员的处罚缺乏可操作标准和执行力度,一般只是进行记过或离职等处分,有些往往是不了了之。但是面对泄露经济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非法利益,这种处罚明显不具实质威慑力。像国家统计局内部人员向境外机构泄露宏观经济数据的行为,对国家的经济秩序造成非常大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的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已经构成犯罪,有关机关应当对其进行严厉惩处,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据《北京日报》 胡永平/文

链接

我国CPI数据两年7次“被发布”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08年开始,路透社多次援引“消息人士”的信息,准确预测CPI等宏观经济数据。

2008年4月11日,路透社援引“官方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3月CPI同比增幅可能达8.3%。这一数据同一周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完全吻合。

2008年5月9日,路透社再引“消息人士”话:“中国4月CPI同比涨幅可能达8.5%。”这一预测与市场之前认为CPI将保持平稳的预期大不相同,而国家统计局于几天后公布的国民经济数据中,4月CPI数据同比增长恰为8.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标题和正文都使用了“可能”等预测性词语,但细心的读者却发现,报道中还提到,“他们没有提供分类信息”,并且提供消息的人士表示,“数据也有可能在最后做小幅修改”。当下人们据此分析,两名接受采访的“消息人士”很可能就是参与或与统计工作非常接近的人士。

路透社“抢先公布”宏观数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008年6月10日,路透社发布《中国5月CPI同比上涨7.7%较上月明显回落》一文。国家统计局于两天后才公布这一数据。

2008年7月8日,路透社又引两位官方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中国6月份CPI同比上涨7.1%,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这一次,路透社的文章中已经没有“可能”等预测性用语,俨然默认了该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这与国家统计局于当月17日才发布的数据果然无异。

至此,路透社屡屡提前“公布”经济数据之事开始受到媒体关注。事实上,业界的怀疑并未妨碍路透社在对中国经济数据的预测上保持良好表现。

2010年6月8日,路透社对5月出口50%同比增速的预测,以及6月9日,路透社称“5月CPI同比上涨3.1%”,在其后双双“应验”。

今年2月14日,在统计局公布的前一天,路透社发文称,“据两位市场人士透露”,市场传言中国1月CPI同比上涨4.9%,低于市场预期,并指出“主要因官方调整了CPI的权重”。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的确并非此前市场普遍预测的5.3%,正是调整权重后的4.9%。

□原载《大河报》

新闻推荐

老基金创收新基金发力诺安基金资产规模上升幅度行业第一

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基金公司在基民中的认可度。随着上半年基金投资大幕落下,基金公司资产规模的排名也新鲜出炉。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今年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