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处于两难境地
图为上海一家大型超市的工作人员从超市价格公告牌旁经过。新华社照片
1月份经济数据之分析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9%,涨幅在继2010年12月小幅回落后再度出现上扬。
分析人士认为,基于对通胀、热钱、增长等问题的担忧,目前央行处于的两难境地,破解难题还须寻求治本之策。
“1月份的物价涨幅是相对较高的,虽有节日因素,但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对物价问题和通胀压力应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
从同比数据看,1月份4.9%的涨幅比上个月4.6%的涨幅扩大了0.3个百分点;从环比情况看,1月份1.0%的涨幅,创2010年2月以来月度第三高位。
“当前通胀压力仍在加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保良认为,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通胀预期上涨,国内工资成本升高,夏粮主产区遭受严重旱情,货币供应量仍然较大,这些因素共同加大了今后一段时期的通胀风险。
“抑制价格上涨的措施成效仍待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增加农业特别是粮食供给的措施,需要6到8个月才能见效;另外,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也需要一个过程。
由于物价高位波动,居民银行存款负利率程度再度恶化:经过三次加息后,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虽上调至3%,但距离4.9%的物价指数仍有一定差距。刘元春认为,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持续高涨,会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而通胀预期一旦继续加强,会导致大量资金流向投资品市场,导致经济泡沫加剧。
经济学家认为,央行加息抉择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应对物价上涨风险,央行亟须通过上调利率的方式,使银行存款负利率转负为正;另一方面,持续加息又会带来热钱涌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楼市风险等。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就当前形势来看,加息是个两难选择。
“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下一步央行会在加息通道上继续前行,如此一来中美利差将会进一步扩大。”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认为,利差虽不是热钱压境的主要推动力,但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资产溢价预期的影响下,加息无疑会带来热钱进一步流入。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复苏仍不牢靠,持续加息会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对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将会造成不利影响。
数据显示,体现企业活跃度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1月份继续回落,凸显出经济回稳的趋势还不明确特点。反映“资金短缺”“资金回笼困难”的企业比重增加。企业面临消化成本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压力,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分析人士认为,加息的两难选择,凸显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复杂性,给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政策工具使用上把握分寸寻求平衡。
“在平衡控制物价上涨和经济平稳增长矛盾中,非对称加息或是可运用的方式。”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认为,通过大幅上调存款利率、小幅上调贷款利率,一方面可缓解负利率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企业借贷压力,不至造成因大幅加息而让企业陷入经营不畅的后果。
专家指出,运用财税手段,通过给居民和中小企业增加收入、减少税费,也是缓解加息两难的手段之一。
“之所以出现两难问题,是由于过分依赖短期政策。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要推进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通过提高技术、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作用,进而增加普通劳动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收入,最终提高整个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提升经济健康程度和内生动力,这才是破解政策两难的根本途径。
■分析展望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保良看来,1月份CPI虽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并没有改变通胀压力仍在加大的基本判断。除CPI仍处高位外,1月份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和环比涨幅都在扩大,并高于预期。特别是当前全球大宗产品价格涨幅较高,国内工资成本上涨,货币供应量仍然较大,这些因素叠加使得通胀压力仍在加大。
较高的物价涨幅,会影响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不断放大的通胀预期,会误导资金涌向资本市场,形成泡沫。
专家普遍预计,今年物价走势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上半年由于翘尾因素较大、涨价因素较多,CPI同比涨幅将维持在较高位置。而下半年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渐消失,以及稳定物价的政策效应进一步发挥,CPI同比涨幅可能会有所回落。
“未来价格走势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农业生产是否会受极端天气影响,以及国际大宗产品价格走势还不确定。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三季度开始CPI的同比涨幅可能会出现回落,全年CPI可能会在4%至4.5%之间。”刘元春预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建议,调控物价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除了调整货币政策、增加农产品供给、规范市场秩序之外,还要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以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据新华社电
■背景资料
CPI与居民生活的关系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英文缩写,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反映通货膨胀程度。例如,在过去12个月,CPI上升2.3%,即代表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而当生活成本提高,所拥有的货币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的100元货币今天只能买到价值97.7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可视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新闻推荐
昨深沪股市多空争夺激烈,股指全日震荡频繁,午市多方启动券商板块护住股指,上证指数最终升15.97点,收盘2878.60点,成交1373亿。昨市场显著特征是价升量缩,上海股市本周三成交1389亿,周四成交1373亿。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