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上涨温和可控 明年喜忧参半 ——解析加息背景下的物价走势

兰州晚报 2010-10-22 00:53 大字

CPI涨幅继续走高部分解释了央行日前的加息原因:抑制物价上涨。在当前国内外流动性宽松、秋粮丰收在即、部分工业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加息之后我国物价走势如何?

CPI创新高  仍在可控范围

CPI涨幅近几个月来连续扩大,但总体上看仍属于温和上涨,仍在可控范围内,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胀。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CPI虽然创下23个月来的新高,但这23个月大部分处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和恢复性反弹的时期,CPI整体处于低位甚至连续9个月为负。而且,改革开放以来,百分之三点几的CPI涨幅并不少见。

盛来运说,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高位波动,国内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产品生产流通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物价能够保持基本稳定,说明国家在管理通胀预期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有力的、有效的,也是得当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虽然通胀压力有所上升,但与两位数的经济增速相比,目前价格运行依然是良性的。重要的是引导好大家的预期,不必恐慌。

食品涨幅突出秋粮将稳定价格

像前几个月一样,9月份依然是食品价格引领CPI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达到8%,其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国家统计局测算,9月份CPI中新涨价因素90%来源于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的上涨。

食品价格涨幅较高引发了人们对物价稳定的担忧,好在秋粮丰收在望。盛来运预计,今年秋粮增产较多,粮食有望再获丰收。粮食增产一定程度上为保持粮价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玉米网总裁冯利臣说,最近玉米价格在丰收季节屡创新高,反映了粮食等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包括区域不平衡、阶段性短缺、流通不畅等。而近期主要粮食期货价格的急剧飙升,也反映出粮食领域正在吸引更多的资金。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常态化。”刘元春直言,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而农业生产用地在减少。而且,国家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措施,也要通过农产品价格的稳步上涨增加农民收入。“供需不是问题,但价格面临重新定位。”

流动性依然充沛

通胀预期需管理

央行加息并不仅仅是CPI走高这个单一原因。“大量流动性难以化解以及资产价格的问题,结合对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促使了央行这次加息。”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我国货币信贷投放猛增,银行已累计发放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超过58万亿元,而前三季度GDP总量为26万多亿元。“这种货币信贷投放,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虽然发挥了应对危机的显著成效,但也会不断推高CPI和房价等资产价格。”张晓晶说。

“房地产等投资品相当于货币的蓄水池,不会直接体现在CPI。但一旦放出来会会渗透到其他领域,导致一些领域的供求关系短期内发生变化,对价格形成新的冲击。”刘元春说。

“加息使热钱有可能加速流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熊鹏说,国内外宽裕的流动性将成为推升通胀压力的主要风险之一。目前资金正在加速流入大宗商品市场。专家们普遍认为,虽然目前物价上涨仍属温和,但国内外流动性充裕使得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更加突出。

上行下行因素

物价走势喜忧

加息之后物价走势会怎样,是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现在流动性是丰沛的,而产能又是过剩的,这两个向相反方向推动价格走势的东西‘搅和\’到一起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一语中的。

盛来运表示,今年后三个月既有影响价格上行的因素,也有影响价格下行的压力。上行因素一是美元贬值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国内会产生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二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向后续产业传导。影响价格下行的因素一是预计秋粮增产较多,二是绝大多数的工业品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三是翘尾因素在今后几个月还会逐渐走低。

那么,明年的物价走势又将如何?熊鹏认为,未来国际货币泛滥和国内流动性充裕、食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走高、输入性因素等潜在通胀压力仍将长期存在,从而可能推动物价在明年下半年出现反弹,全年总体物价压力大于今年。

专家们也指出,世界经济依然疲弱,中国经济增速也在放缓,总需求并不是在迅速扩张,加上工业产能大面积过剩,这也制约价格大幅上涨。

新闻推荐

获利盘开始撤退股市回调 沪指失守3000点

资料图片加息令多头阵营短期分化。昨深沪股市小挫,上证指数回调20.42点,成交2083亿元,3000点关口失守。大盘松动表明有部分获利盘涌出,市场运行格局略有变化。石油化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