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结束之前,希望大家能理解人性的本真

新京报 2022-01-21 00:46 大字

王敬慧

清华大学外文系,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翻译研究方向教授

疫情、性别、新技术仍是2021年舆论场上深受关注的热门议题。在疫情的背景之下,女性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中,人类该如何看待技术发展的未来?为此,我们挑选了王敬慧、张莉、戴潍娜、马凌、程一身和胡桑六位人文学者、创作者的思考,他们推荐的书籍或许能给予我们启迪。

持续思考的问题

我这一年持续思考的问题是“瘟疫与死亡”。死亡本是生命的必然,但是瘟疫将可见的死亡实例与频率增加,给人带来心理压力,比如个人的那种渺小无力。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我开始重读加缪的《鼠疫》。目前为止,我已经重读多遍,最后一次是去年10月,我与清华世界文学经典课上的同学一起阅读。在新冠时代,这本书不仅是存在主义的典型文本,书中很多人物,特别是里厄医生和他母亲在瘟疫中泰然处之的态度,还可以给读者提供非常有效的心理安慰和生存指导。

另外,还有一本给我启发和慰藉的书是菲利普·罗斯的《天谴》(Nemesis),它让人感受到,越是近距离地凝视死亡,越是能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感受善即是美、生命即是美的内涵。

我一直在思考,这次的新冠疫情能否让人们更加意识到善意和互助的重要性?因为善良互助是消灭病毒之道。如果一定会有瘟疫,能否让幸福感成为一种瘟疫——一种完全不可控的传染病?让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死去之前,回望自己的一生,都能够感到满意,因为自己的存在曾经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在我看来,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瘟疫,而是心理问题。我希望在瘟疫结束之前,或在死亡最终到来之前,大家都能理解与回归人性的本真。

值得关注的图书

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莱纳根2021年年初在英国出版的《醒梦活海》(TheLivingSeaofWakingDreams),以它的内容深度和现实意义,我以为它会入选英国布克奖长名单,但是很遗憾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结果。这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主题是失去,表面上是一个澳大利亚家庭所面临的一种失去:三个成年孩子的母亲患老年痴呆,即将离世,过程中还有另外一个至亲因为意外车祸离世。但是,它也在展现其他方面的失去:这些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的子女,在物质富足中,却要因为自己或他人的各种心理问题而乱了阵脚。

澳大利亚这个富庶平和的国家要如何应对肆虐的山火、气候与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的威胁?小说出版之际,新冠疫情也引发各种更大规模的失去与无奈:很多国家因为新冠疫情而关闭了国门,世界各地有更多的人被迫与亲人天各一方,出现至亲去世,自己却不能回去奔丧的揪心事例。

我关注到这部小说先是出于个人原因——我指导的一位博士生在做关于此作家的博士论文,我希望与她保持阅读同步。在阅读中,小说中的部分内容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其中,正在逐渐失忆的母亲和女儿的一段感人对话让我在疫情煎熬中有理由痛快地大哭一场,然后还可以泪流满面地把感动自己的英文段落翻译给中文系毕业不懂外文的姐姐,通过网络交流、一起思念亲人,探寻更多文本共情的可能。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部小说值得翻译和引进,书里有对当下世界需要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考,也有关于文学价值、文字意义和生命尊严等抽象问题的真诚讨论,特别是它氤氲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困惑,比较契合瘟疫时代人们的心态,是一本值得关注的作品。

期待的原创作品

我期待会讲故事的作者,用吸引人的文字来描写与分析小地方的小人物——他们艰辛但努力的人生与心理,让中国的读者能够从中找到获得美丽人生的灵感与方式。让国外的读者能够从中读到中国人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文学的力量在于不论它刻画的是美还是丑,最终都是在激发人性中向善、奋进的力量。

新闻推荐

抽烟者睡觉易缺氧

当人们的喉咙和上呼吸道在睡眠中部分或完全阻塞的时候,就会导致呼吸短时间停止,即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的标志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