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茶桑领衔 唱响丘区农业转型好声音
——四川省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巡礼
2月23日10时50分,宜宾菜坝机场一架飞机一路向北。峰顶寺茶业公司的20斤早春绿茶头天晚上还立于高县落润乡茶树枝头,14时40分便着陆首都,傍晚便成为北京市民盖碗里浓浓的茶汤,绽放宜宾早茶的芬芳。
正是宜宾早茶的蝶变,让高县看到“早”“快”的价值。位于川滇交界处的农业县,高县凭借提早触摸春天的敏锐,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向现代农业重点县发力,早转型、早突破,推动“蚕、茶、竹、畜、粮”优势产业五龙共舞,更由占农业大半边天的茶桑产业领衔,“唱”出一曲丘区现代农业转型好声音。
□李玲琳 三水 图片由高县农业局提供
A做优一叶茶
三招并举综合产值跃至18.3亿元
川南出好茶,僰道茶香浓。高县早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茶崛起,高县靠的是实力。阳春三月,明优茶采摘黄金时节,高县处处茶农繁忙身影,商人更是络绎不绝,常常一叶难求。“全村一天卖鲜茶1500斤,收入10多万元!”潆溪乡金村支部副书记方法强喜不自胜。
金村近年大力发展“乌牛早”等优质茶,鲜叶年产值200余万元。而潆溪乡农民靠着茶叶去年人均入账11321元。
金村正是高县把茶叶作为农业头号产业强力调结构促转型的缩影。2015年,高县成功改造提升66.7公顷以上标准化茶叶基地3个,新建良种茶园1926.6公顷,全县2万公顷茶园中良种茶园达1.8万公顷,8个万亩亿元示范区蔚为壮观,百里茶叶长廊横贯全县。“年产茶10817吨,生产能力居宜宾首位、全省前列。”高县农业局负责人很自豪。
做强龙头、擦亮品牌是高县茶业谋变第二招。早白尖茶业投资2.1亿元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中国红茶第一庄园”,通过茶旅综合体全产业链突破,2015年8月更是登陆澳大利亚主板,成为国内首家赴澳上市茶企,迈出高县茶企走向世界关键一步。
川红集团、峰顶寺茶业、云州茶业在内的高县茶企正集群式崛起。全县茶叶加工企业9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龙头们用早白尖绿茶和川红红茶两大品牌,带动45900户农户因茶而富——茶农鲜叶收入7.25亿元,户均15795元。
玩转营销是第三招。半年“南征北战”可窥一斑:3月3日,参加宜宾早茶节北京展销;3月28日,再赴成都推介;5月5日,出击四川茶博会……早白尖集团今年1月爆10万元“开门红”订单,川红集团2015年网购成交额突破亿元,成全省茶叶电商“领头羊”。
三招并举见奇效。2015年,高县茶叶综合产值跃升至18.3亿元,以53%的比例一举占领农业半壁江山。
B种好万棵桑
助力脱贫产茧量居全省第二
2015年9月,全省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现场会在宜宾召开。“一人两亩桑 脱贫奔小康”的乌蒙山区产业扶贫成为亮点。
川南有句俗语:养蚕的没有贫困户。作为集四川20个蚕桑重点县之一、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承担县、四川第一批优质蚕桑基地县及四川蚕桑产业第二大县等光环于一身的高县,更是极有发言权。
“当年栽桑秋季收入1200元,次年亩赚3000元,第三年户种约0.33公顷综合收益可达3万元。”高县蚕业办表示,助力扶贫吹糠见米。
近年,高县正是聚焦扶贫、提升效益,着力提升蚕桑产业水平——76.86%桑园达省标准农田三级以上,基地良种化率100%,6666.67公顷丘陵山区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规模初具,百里蚕桑长廊与百里茶叶长廊一起南北延伸,尽显现代农业魅力。目前,全县桑园约12733.33公顷,年产鲜茧7343.1吨,产茧量占全市45%、全省第二。
百姓荷包成为发展力证。返乡农民工、嘉乐镇卢湾村王代林2015年靠1.2公顷桑园、32张蚕轻松赚了5万元。而位于川南古丝路上的罗场镇年蚕茧收入4000多万元,占全镇农民收入逾6成,在全省蚕桑乡镇中数一数二。18个村中仅有的3个贫困村都是因地处高山不适宜蚕桑生产导致的。“一根丝”还向“一片桑”发散谋变。高县积极推进桑园间种套作和立体种养殖、蚕沙菌渣有机肥、桑叶茶和保健酒等,并大力开发桑蚕文化旅游。2015年,全县蚕桑综合产值7.04亿元,27900户农民吃上“蚕桑饭”,户均收入7993元。
4月6日,高县现代蚕业发展大会再次吹响向现代蚕业进军、向脱贫攻坚宣战的号角,将扶持8000多户贫困户甩掉“穷帽子”。
一曲唱罢,好戏却连连。“‘十三五\’,高县继续推动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向2万公顷茶园30亿元综合产值、13333.33公顷桑园10亿元综合产值的新目标迈进。”高县县委书记、县长李康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预计减税过渡期后,双方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大大超过一般自贸协定中90%的水平。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将给我国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