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海归爸爸”马乐:为了181个孤儿

绵阳日报 2014-07-16 01:33 大字

去年9月,33岁的河南小伙马乐放弃澳大利亚百万年薪,变卖掉家产,带着妻儿举家回国,接手父亲创办的唐河县正昌儿童福利学校,做起了现有的181名孤儿的“海归爸爸”。 近一年来,他为了这些孤儿,东奔西走,苦不堪言。但他不打算放弃,因为这些曾经让父亲牵肠挂肚的孤残儿童,如今已经成为了他决心守护的责任。

父亲突然离世

181名孤儿难分舍

马乐的父亲马守政,是唐河县有名的“大好人”。从2003年起,身为河南省谢岗实验学校董事长的马守政开始陆续免费接收孤儿,2010年,他和当地民政部门共同努力,创建了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民办封闭式全日制寄宿学校——唐河县正昌儿童福利学校。10年来,学校累计免费收养孤儿198人,除去逐年毕业的,如今学校里还有181名孤儿。

父亲最初接收孤儿时,马乐还是个少年。但从那时候起,他就对父亲所做的事业感到骄傲。后来,马乐考上大学,到上海工作,又与妻子移民到了澳大利亚。这些年里时而听闻父亲讲起孤儿的生活,马乐明白父亲的忧心与牵挂,所以移民后他每年都坚持寄钱给学校,先后汇给父亲约13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和孤儿教育。

然而,2013年,在澳洲安居乐业的马乐遭遇了人生前所未有的重击。9月12日,年仅58岁的马守政因病离开了人世。“一直到临走,父亲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学校里那群无父无母的孩子。”马乐说,“父亲一直念叨:‘我这一走,要是没人管他们了,可咋办?\’”

生命的最后2个月,马守政一遍遍地向马乐交代每个孩子的情况,哪些孩子快生日了,哪些孩子要做身体检查了,还有哪些孩子得按时吃药……他说,这些孩子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家,可不能再让他们流落街头了。

在父亲的病床前,马乐看出了父亲最大的牵挂是对孩子的不舍与担忧。他含泪答应父亲,不管怎样,都不会让这181个孩子的“家”散了。

放弃百万年薪

“海归爸爸”撑起孤儿的“家”

孤儿们失去了最亲爱的“马爷爷”,学校的运行更是难以为继。尽管曾有对父亲的承诺在先,但现实问题仍然难以跨越:是把学校转手出去、重返澳洲的舒适生活,还是留下来继承父亲遗愿、做孤儿们的“新爸爸”?马乐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

原本,马乐在墨尔本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妻子则是墨尔本医院的注册护士长,两人年薪上百万,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三岁半的大儿子与刚一岁大的小儿子的到来,更使这个幸福家庭令人艳羡。“我和妻子在澳洲的年薪超过百万元,说实话,面对抉择我曾犹豫过。”马乐说,“可一想到父亲为这群孩子的付出,也为了保住父亲艰难建立起来的家,我决定回来,我想让父亲走得心安。”

这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妻子更倾向在澳洲生活,工作伙伴也劝他不要一时冲动。但最后他还是说服妻子辞去工作、变卖家产,从墨尔本回到了唐河县。

从此,马乐也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投入到了学校的工作当中,全权负责181名孤儿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对父亲的怀念他看在眼里,马乐不断告诉自己: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此番回国,为了让马乐专心接手学校的工作,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住到了娘家温州。对此,马乐有些愧疚,花费那么多精力在别的孩子身上,却不能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我就告诉自己,我不仅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也是这181个孤儿的爸爸。”

东奔西走不停息

为了181个孤儿

开始学校的工作之后,马乐才发现,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没有那么容易:到各地慈善机构申请爱心救助、为患病孤儿联系医院、到民政局为孤儿申办低保、协调孤儿们过冬的棉被……既要接手外联工作,又要学习内部管理,事事都是挑战。而更揪心的是,他无时无刻不在为学校的资金缺口发愁。

“帮助孤儿,一方面靠的是政府补助,另一方面靠的是谢岗实验学校的盈利资金。”马乐说,按照每名孤儿一年的教育和生活费用共6000元来算,181个人就是100多万元。如今辞去工作的马乐已无其他收入来源。

眼前的困难可想而知,更何况学校还有很多肢残、白化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病患孤儿需要资金救治。

如今,马乐总要频繁地往返于北京、郑州、唐河之间,一方面为患病孤儿联络医院,一方面向相关慈善协会为181名孤儿申请爱心援助。

一年之间,马乐的生活发生着剧变,可也正如他曾说的那样,只有回家才能睡得安稳。

尽管现在孤儿们的生活条件还极其有限,但曾与他们交流过的人都能感到,这些从小无父无母的孩子开朗、独立、不怯懦。

忙碌之余,马乐会与孩子们一起打乒乓球,玩老鹰捉小鸡。天真的孩子们嘻嘻哈哈地玩耍,笑声总能暂时抹去马乐的愁容。 (据中青网)

新闻推荐

佩兰背后的“男人帮”

虽然在22日晚的四分之一决赛中0:2不敌东道主澳大利亚队,但小组赛三战全胜、闯进八强的国足仍然创造了近三届亚洲杯的最好成绩。本届亚洲杯,国足的技战术素养,执行力和心理素质,都给人感觉面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