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演绎唤乡愁 期待更多精彩上演
内江资中县重龙镇的《木偶集萃》表演压轴出场。
现场气氛热烈。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周颖昳 文/图
4月28日,随着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首场演出的举行,那些已经远去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民间歌舞旋律,以创新的形式又呈现在众人眼前,唤起观众、游人浓浓的乡愁记忆。
文化展演 再现乡村生活
黄色代表五谷丰登,红色代表日子红红火火。一头“牛”戴着枷担、拖着铁铧来了……这是威远县越溪镇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牛灯舞》表演。“《牛灯舞》体现人与牛自然相处的美好传统,是农耕文化的缩影。”越溪牛灯舞第七代传承人曹根精讲述了越溪牛灯舞的故事。
“过去,村子里没有路灯的时候,就有人拿着桐油灯、煤油灯为表演队照路,也就有了牛灯的说法。”
在现场,来自威远县的曹女士看到原生态的牛灯舞表演,很是激动:“小时候就看过类似的舞蹈表演,几十年了,没想到今天再次看到,很惊喜!”她说,这样的舞蹈代表着家乡人记忆中熟悉的模样,是农耕生活具有仪式感的表演,让人回想起朴实、淡然的乡村生活。
“沱江悠悠沱江长,弯弯沱江去远方,两岸青山美如画……”一曲《沱江船工号子》,则让早已消失的沱江船工们配合默契的拉纤画面仿佛又呈现在人们面前。
75岁的李远辉,是沱江船工号子代表性传承人。他说,希望借助大赛的举行,让更多人了解“沱江船工号子”的魅力,并把其传承下去。
精彩节目 舞出新时尚
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除了再现农耕文明,也守正创新、舞出新时尚。
能喷火、变脸、耍杂技、写书法……提起内江资中木偶,这个集十八般武艺于一身的“小人儿”备受群众喜爱。
今年51岁的胡海是资中县木偶剧团团长、中型杖头木偶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说,2008年,剧团里的“木偶变脸”在全县的“国庆”晚会上首次与观众见面,全场观众掌声如雷,木偶表演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从那以后,木偶剧团就不断开发新的节目、探索新的表演方式,每年送戏到乡镇、村社、社区、学校等,把欢声笑语带到了百姓身边。
文艺走入乡村,仅仅依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建设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内江市市中区百花艺术团,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女子表演队伍常年下乡、进社区,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带到群众身边。
该艺术团的领军人物是今年67岁的曾莉。她说:“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培养文化志愿者队伍,引导他们自愿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服务社会。”
“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配合着视频宣传、代言人推介,立体展示了地方风采,很精彩。”从成都赶来的游客张念在节目现场对记者说道。
来自成都的观众郑嘉佳同样点赞首场演出:“节目精彩迭出,尤其是石坪山歌传唱者——年轻小伙廖洁,有朝气、有实力,期待他通过短视频展示个人特色和魅力。相信后面的竞演大赛,线上线下同样精彩。”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毛春燕李弘)近日,内江市2021年防汛减灾暨山洪灾害防御综合演练在资中县重龙镇苏家湾码头举行。据悉...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