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在内江迎战洪峰的那两天夜里……

内江日报 2020-11-07 07:16 大字

◇本报记者 姜晓凤

2020年,极不平凡。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神经尚未松懈,8月,内江又迎来1981年后39年以来沱江最大洪峰。战斗,从未停止。

“沱江上游暴雨、资中暴雨、威远暴雨、市中区暴雨……8月11日开始,新一轮暴雨袭川,洪水自沱江上游流至内江,8月12日8时到13日8时,内江由西到东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市气象台暴雨预警信号由蓝色调到橙色,直至红色,雨量为2020年之最。”

“沱江告急、濛溪河告急、威远河告急、乌龙河告急……受沱江上游强降水以及本市强降水叠加影响,内江境内沱江及各主要支流发生不同变幅的洪水过程,沱江干流内江段于8月12日至13日迎来两轮洪峰。”

“8月12日,内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当日3时55分预报的洪峰,还有两个小时左右到达沱江资中县登瀛岩水文站。晚上22时50分,市气象台将当日21时30分发布的暴雨橙色预警信号(12日15时曾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更新为红色预警。”

新闻报道里的一段段文字,如同湍急的洪水,冲击着我的心灵,也让我更加担心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资中县,位于沱江内江段上游,每年汛期,沿岸的几个乡镇都会遭遇洪水。可连日来的洪峰过境预告消息,让身为记者的我早已有了预感——一场艰苦的战斗即将打响。

8月12日,内江日报社及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在报社中央厨房信息采集平台,向全社采编人员发出号召:“请全体采编人员就位,准备直播报道洪峰过境内江!”

接到洪峰过境直播报道的安排后,煮好的面条还没来得及吃,我挎上相机包匆忙出了门。

市中区大洲广场背后的渝江路、虹桥中路等是每次洪峰过境时最令人揪心的街道。由于地势低洼,洪水容易倒灌,沿街商户总是面临被洪水淹没的风险。

晚上8点,位于市中区虹桥中路的汉安首座小区地下停车库入口已经围上了沙袋和木板,防止洪水倒灌。旁边的超市,员工们正在紧张地打包、搬运货品,争取在洪峰来临前撤离物资。

晚上9时许,暴雨降临,速度之快,阵仗之大,让人猝不及防,不到5分钟,我和同事袁亮已经浑身湿透。

不多久,路面就有了深深的积水。尽管正值酷暑,但在暴雨中,我身体冰凉,冷得直打颤,拍摄照片和视频的手机也被雨水打湿,为了尽快上传直播信息,我和同事在一个银行自助取款厅里避雨,同时用手机编辑直播信息,把现场暴雨洪涝情况分享给网友和读者。

母亲打来电话询问我的情况,我告诉她自己正在外参加直播报道,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次日凌晨1点,我和同事找了一家尚在营业的餐馆,吃下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暖和了身体。我拨通母亲的电话,担心我安全的母亲还未入睡,等我报平安。那一刻,我有些哽咽,但为了不让母亲担忧,我提高了嗓门,佯装镇定。

母亲告诉我,因为雨太大,家里的院坝垮塌了,圈养在院子里的鸡也不见了。好在房屋主体并无大碍,也没有人受伤。

“没事,我会想办法,不用担心,你工作要紧。”母亲安慰我,对我的工作,她总是百分之百地支持。

洪水,过了一轮还有一轮。

8月17日,洪峰再次过境内江。这是1981年后39年以来沱江最大洪峰,内江沿江两岸多地被淹。

“洪峰过境内江直播再次启动!”报社中央厨房信息采集平台再一次发出指令。

时间、点位、人员……很快,直播的相关事宜安排就绪,我和同事们一起,再一次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家门,迎战洪峰。

在抗洪前线,我认识了71岁的老党员志愿者钟永生。

有群众试图越过警戒线看洪峰过境,他立刻上前拦截劝阻。

在防洪执勤的岗位上,钟永生充满了使命感,他说:“党员就应该站出来,为人民服务。”

有着29年党龄的钟永生,一直将入党宣誓时的誓言记在心间,时刻想着要为群众办实事,要在国家社会有困难时站出来。“我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做点事,也算发挥余热,这样我心里也踏实。”钟永生说。

眼前,水位还在持续上涨,钟永生数着阶梯,关注水位变化。

那一夜,不仅是钟永生,参与转移物资的民兵们也是彻夜值守。

8月18日凌晨1时40分,市中区大洲广场外,沱江河水位还在持续上涨,围观的人群逐渐散去,广场失去了傍晚时的热闹,此时,只有深夜的寂静和凶猛的洪水。草丛里,一位身着迷彩服的民兵席地而睡,帽子搭在脸上。

42岁的周云,是市中区全安镇平湖村村民,全安镇派出所辅警。二十多年前,他曾是一名汽车兵。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服从命令已成为周云刻进骨子里的使命——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灭火救援……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随全安镇民兵队伍赶赴内江参与抗洪抢险,帮助六段锦临江商家转移物资,值守大洲广场下河通道口,防止市民越过警戒线……从17日早上8点接到通知,到18日早上,一天一夜,周云都在洪水边,保卫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随时听党的指挥,喊我上就能上!”身兼党员、辅警、民兵多重身份,周云始终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使命,只要党和人民有需要,就应该挺身而出。

抗洪的感人故事很多,而把这些故事讲述出来的,是记者。

洪峰来袭,我们持手机、相机、摄像机、无人机,握话筒、笔、采访本,闻“汛”而动,向水而行,全天候奔走在内江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向外界实时传递抗洪抢险救灾的声音,讲述迎战洪峰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内江故事。

我的同事高波原本在休假,听说报社直播报道洪峰过境,他主动放弃休假,请求参与采访报道,他跑遍了内江城区沿江地带,发回了大量视频、图片和文字稿件;临时接到采访通知,同事伍雪梅只好带着3岁的儿子冒雨一起采访,雨中,儿子给她撑伞,她用手机拍摄视频;同事曾利军接到直播通知后,火速奔赴受灾较为严重的资中县鱼溪镇,第一时间把当地党员干部群众抗洪救灾的情况传播给读者……

洪水来了,我们出发;洪水退了,我们没有退!

洪水消退的地方,各地各部门着手组织力量进行清淤,应急抢险专业队伍和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抢修电力设施、供水供气管网、交通道路、市政设施、码头水毁设施设备等,确保受灾地区正常供水、供电、供气。而我和我的同事们,又将镜头和笔墨转向这些参与清淤工作的人们。

今年的11月8日,是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也是我的第六个记者节。在日益增长的年龄和经历中,我希望自己能够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和笔触讲好内江故事,探寻真相,坚持真理,传播真实。

新闻推荐

大千流动讲堂 “甜城家风学堂”家庭教育巡回宣讲走进资中

(记者周瑶慧)10月23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妇联联合举办的大千流动讲堂——“甜城家风学堂”家庭教育巡回宣讲活动走进资中...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