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小喇叭发挥大作用

内江日报 2020-03-26 06:33 大字

资中县球溪镇顺河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队成员进村入户宣传记者 丁洁 摄

2月1日,省委书记、省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清华在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双桥村、船石村检查督导村组疫情防控工作时,听到了“小喇叭”正在播放疫情防控宣传快板:“防范疫情不慌乱,待在家里是贡献”“暂时不把亲戚走,来年亲情还是有”“回家记住要洗手,消毒杀菌必须有”……彭清华对这一做法给予肯定,并强调要加强村民健康管理,教育引导村民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健康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全媒体记者 邹蕾

“待在家中少出去,病毒拿你没脾气;男女老少戴口罩,不朝人多地方跑;不请酒席不聚餐,减少接触保平安。”

“乡亲们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勤洗手戴口罩,利己利人大家好;不串门不赶场,防止病毒来侵扰。”

……

自疫情发生以来,带有内江本土气息的防疫顺口溜在内江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各个庭院和小区回荡,各村(居)工作人员带着小喇叭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成为内江防控疫情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疫情就是洪水猛兽,我们没得退路,只有跟它‘毛起’,才能夯退它。”东兴区田家镇长江社区的大街小巷,社区党委书记李伟两三天就新录制一个方言特色语音在小喇叭音频,不仅在辖区内的路口,农贸市场等重要位置,还挂在巡逻摩托车上流动宣传。因其土话既“毛”又在理,有人录制成抖音在群众的微信中转发,最高点击率达13.6万,成了当地村民耳中的“网红声音”!

“摩托车能去的地方我们就摩托车去,去不了的地方我们就走路去,绝不漏掉任何一个地方。”资中县公民镇罗成庙村小喇叭分队队长杨平说,为让全村村民把疫情防控知识学习入心入脑,村里召集了几名有摩托车的党员和村民,从网上找来一些接地气的宣传顺口溜,录制成音频,小喇叭分队每天早中晚骑行在乡间田野,在口播宣传之际,也将各类防控手册送到村民手中。

在威远县界牌镇,工作人员通过“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后台及时发现人群聚集行为,并通过喇叭喊话:“疫情防控期间,请大家不要在外逗留……”。该镇利用已建设的“雪亮”工程摄像头,结合“村村响”大喇叭广播,实时观察重点区域和各路口设置的检测点情况,并及时进行疫情防控公告传达、防控知识宣传和实时疫情通报。

在隆昌市双凤镇天湾村,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在私家车、摩托车上安装喇叭、张贴标语,在村里流动宣传,把疫情防控声音传播到家家户户。

东兴区东兴街道更是创新采用无人机,一边进行空中巡逻,一边播放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系列通告以及防疫知识。这一创新举措充分利用无人机悬挂的摄像头与喇叭,工作人员一旦通过观看监控屏幕,发现有市民出门不戴口罩或者小区院落内人群聚集,立即进行劝告或将情况返回地面指挥人员,落实专人立即劝散回家。

“小喇叭”+“顺口溜”虽然普通,但发挥的作用却不小。这一入脑入心、更接地气的宣传方式,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这种宣传方式很给力,增强了我们的防范意识。”“采用一听就懂的本地话,播送各种防疫宣传内容,这些朗朗上口的宣传语和防治知识,不但让群众知道怎么做,为什么做,还成为了大家日常讨论的‘热门段子’……”提起这一防控疫情宣传方式,不少群众感慨道:“宣传疫情防控形式灵活又多样,大家好学好记好懂!”

在采取“小喇叭”、无人机等载体和手段,全覆盖宣传政策措施、解读法律法规、普及防护知识的同时,内江市还充分发挥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平台的7216个广播的作用,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动态新闻和防疫知识宣传,覆盖了全市农村200余万人口。

面对汹涌而至新冠肺炎疫情,城乡各处“小喇叭”中风趣幽默的方言喊话层出不穷,一天到晚喊个不停,喊出了疫情防控中的“内江好声音”。

新闻推荐

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生产道路项目二期建设加快推进 预计今年6月底全面竣工

机械作业勘测地形完工的万福场路◇全媒体记者黄俊钦文/图勘测地形、钻孔灌注、搭建桥台……3月20日上午,记者驱车驶出资中...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