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内江日报 2019-12-21 06:17 大字

◇资中县吴仲良第五小学 徐志安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起决定作用,能有效地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让学生耳目一新,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循环小数》时,为了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也为分散教学难点,可以制一段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动画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并说出绿、黄、红灯依次变化的顺序。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这类现象,学生就不难理解“循环”的概念了。

这样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精彩的动画来引入课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有意注意,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被教师引导着,使教学过程能顺利进行,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传递形态,主要以静态形象和口语交流为主,以模型、挂图、板书和实物演示为辅。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射线具有无限延伸这一特点时,由于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物体,所以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的理解很困难。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无限延伸”,可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亮线越来越长,逐渐延伸出了屏幕。可以一边演示,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延伸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出现了“无限长”的情景,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有了真正的认识,从而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求一种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最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思维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四、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个动态的钟面,学生可以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从而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整时的特征,“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整时的能力。

总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整体教学效果提高,优化教学过程。

新闻推荐

“12?18资中5.2级地震”救灾救援情况通报震区社会稳定 救灾救援有序开展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马忠剑记者毛春燕李弘)12月18日下午14时30分,内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12·...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