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直门武术第四代传人朱盈青:身体力行传承内江武术文化

内江日报 2019-12-17 07:53 大字

朱盈青在习武(受访者供图)

作为朱家直门武术第四代传人,朱盈青在武术界颇有名气。

自幼习武,终身习武;习武成名,习武为生。多年来,朱盈青不仅在县、市、省级以及全国、世界级武术比赛中获奖,更把朱家直门武术打造成了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生活中,朱盈青将武术当成强身健体的法门,并利用自身所学参与公益,服务社会。同时,他也把武术送进校园,让中华武术文化代代传承。

◇本报记者姜晓凤

自幼习武

勤学苦练终成武术名家

12月9日,朱盈青结束在武术学校的教学工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眼前的朱盈青,身材健硕,步履矫健,让人难以相信他已年过花甲。

今年63岁的朱盈青出生于资中县新桥镇石庙乡清平村,他自幼酷爱武术,5岁便开始随父亲学习武术,12岁学习散打和器械,16岁学习穴位和药功,20岁时已经开班授徒。

练武枯燥乏味,且十分辛苦,但因父亲严厉,朱盈青从不敢有所懈怠,小时候的他为练武吃了不少苦头,不过也从中找到了乐趣,常常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每天早上东方发白的时候,空气最清新,最适合练功。”朱盈青说,有时候自己睡觉睡到半夜,也会突然翻身爬起来去练功,好像“着了魔”一般。

朱盈青还记得,小时候做俯卧撑,父亲要求他只能用手指撑地,如果完不成规定的数量,不仅要挨打,还没有饭吃。随着年岁长大,朱盈青的功力逐渐深厚,到16岁时,他已经能够驮着父亲完成指尖俯卧撑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十年来,朱盈青每日练功的习惯从未丢弃,每天练功至少两小时。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学会了利用一切机会练功,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重活,他都抢着干。

这些年,朱盈青参加了不少武术比赛,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2007年6月,参加内江市首届传统武术擂台赛获第一名;2008年10月,参加武当国际武术节论文比赛,获优秀论文和武当武术名家表演金奖;2009年3月,参加四川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获男子丁组长器械第一名、朱家直门拳第三名等多个奖项;2016年5月,参加首届国际武道运动会,获朱家直门闪点十八拳第一名、朱家直门疯魔耙第一名和国际武道运动会武术名家表演金奖……今年6月17日,朱盈青参加了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获得男子E组其他拳三等奖、男子E组其他单器械一等奖。

除了获得过无数奖项,朱盈青还有着受人敬重的多重身份——内江市武术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客座教授、四川省全民健身社会指导员、朱家直门武术研究总会会长等。2016年5月,朱盈青被世界文化科学研究院评为世界著名武术家。

见义勇为

用自身所学服务社会

多年的习武经历,使朱盈青练就了不服输的精神,哪里有比赛他就会去哪里参加。但是,在生活中,朱盈青却从不将武术作为打架斗殴的手段,而是将其用于服务社会公益。

17岁那年,朱盈青就被任命为新桥镇的民兵连长,负责维护当地治安。上世纪八十年代,朱盈青参加了全县治安联防员招聘考试,并先后在新桥镇、兴隆街镇、黄荆沟镇的派出所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朱盈青在重庆朝天门坐船,船上人多拥挤,一个扒手趁着人多偷了一位老太太的钱,老人的孙女发现后,当即指认了扒手。扒手拒不承认,还出手打了她们,他拿出一把刀子挥舞着,威胁众人不准作证。

“我作证。”朱盈青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一把拉过扒手,夺下他的刀,并朝其胸口打了一拳。“谁敢动!”朱盈青潇洒利落的动作和威武的话语,让扒手的几个同伙也心生惧意,把偷盗的钱尽数还给了老人。

事后,老人拉着朱盈青的手连声感谢,说自己的儿子正生病在医院,这钱是赶着送去医院的。朱盈青拒绝了老人的任何酬谢,船到站后便径自离开了。

在朱盈青身上,利用自身所学见义勇为的故事还有很多。

有一年,朱盈青乘火车去外地,夜里12点左右,火车停靠兰州车站,突然上来十几个人开始抢劫。他们拿刀威胁乘客将钱交出来,整个车厢都充满了紧张恐惧的气氛。坐在朱盈青身旁的一位老人更是怕得发抖。

眼看着歹徒离自己的座位越来越近,朱盈青再也按捺不住,他站起身来,朝着歹徒的脸一拳打过去,把刀夺了过来,歹徒瞬间摔倒在地,且鼻血直流。

朱盈青的举动让其余的歹徒看傻了眼,也让车厢里的乘客信心大增,许多人陆续站了出来。团结就是力量,面对众人的愤怒,歹徒们的气焰顿时弱了下去,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跑了。

传承武术

从1个人到6万余人的习武群体

朱盈青以传承武术文化为己任,始终为传统武术文化作贡献。

20岁那年,朱盈青开始开班教武。创办伊始,条件十分艰苦,他就将武术班设在自家庭院中,并认真筹备各项事务。为了将武术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朱盈青还带领团队外出进行公益演出,通过武术表演,促进各拳派之间相互学习和信息交流。

2003年,朱盈青在资中县创办了百龙门武术馆,并于次年创办了百龙文武学校。许多青少年在他的教育下,生活发生了巨变。

2005年,一位家长领着15岁的女儿找到朱盈青,希望他能让女儿减肥健身,半年后,女孩体重由220斤降到了180斤,身体素质也比从前好了许多。

后来,还有威远的一个初中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不服管教,上学期间打学校保安、教导主任,家长没有办法找到了朱盈青。在朱盈青面前,孩子依然不甘示弱,跃跃欲试。朱盈青使用武术招数,很快将男孩制服。紧接着,他上前安抚,耐心教育。从那以后,孩子便乖乖听话,听取朱盈青的指导和教育,性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完成学业后,他还听从朱盈青的建议,入伍参军。

武术学校开办后,朱盈青积极探索实施免费到学校推广武术文化,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了解武术、学习武术,并爱上了武术。

推广武术进校园,并非想象中一帆风顺。8年前,朱盈青到一所学校推广武术时,时任校领导认为学校场地不够大、学生学习压力大,怕学习武术耽误文化学习,拒绝了朱盈青进校推广武术的请求。后来,在一次县级文艺活动中,该校选送的一个以武术表演为主的节目脱颖而出,在活动中获得了较好名次,而这些表演者正是在朱盈青手下学习武术的孩子。此后,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也有所改变,还给朱盈青送来了致谢锦旗。

2007年,朱盈青开始了搜集整理朱家武术第一手资料的艰难过程。没有资金,他就自己想办法,前后历时6年,寻遍了各地的朱氏家族,远到台湾、湖南、广东、辽宁、甘肃等地,近到周边的重庆、成都、荣县,走访了百余名朱氏后人,翻阅了数十本古籍,整理拳术、器术、药术等有关资料,在汲取各家所长的基础上,终于在2012年1月形成了《朱家直门武功秘籍》一书。

免费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参与培训保安员、到武警部队教学、到社区为孩子们教授武术……四十多年来,朱盈青在风雨无阻的志愿服务途中,传承弘扬武术,累计培训教导学员达6万余人。

常有人问朱盈青,每天这样东奔西跑推广武术,还不计报酬,图的是什么?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图的是人们身强体健,图的是武术文化源远流长!”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武术传承给下一代,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朱盈青说。

新闻推荐

东方希望集团与资中县达成共建生态产业园合作意向

(记者周瑶慧)12月5日,东方希望集团技术部长胡巍率水产总监廖瑞林、西部区水产总监何雷等人,到资中考察现代水产业发展情况。...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