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外用药应该怎么用

家庭生活报 2019-09-24 00:33 大字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 孙小波

夏季,人们穿着一般都比较清凉,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因磕磕碰碰导致身体出现一些外伤,如果不及时用药,容易受细菌感染。因为夏季温度高,细菌病毒活跃,再加上人体容易出汗,日常出行容易沾染尘土、细菌,这些会增加感染细菌的几率。细菌通过外伤伤口进入人体,严重时会造成伤口感染,导致伤口溃烂。而在使用外用药进行治疗时,如果选择药物不当,或使用方式不对,就可能导致伤口进一步恶化。

错误使用外用药的类型

1.“奋发涂墙”型。这种患者在进行外用药涂抹时,往往采取的是“刷墙”的方式,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比较常见,他们认为,外用药只有涂抹得越多,效果才会更好,因此经常一小瓶药膏三五天就涂完了。这种方式不仅会严重浪费药物,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反而不利于病情痊愈,尤其是一些外用药中还含有一些激素类物质,涂抹过多,会对内分泌造成不利影响。

2.“洁癖”型。这种患者在进行外用药涂抹时,一般对皮肤患处比较重视,害怕患处有细菌病毒,因此在每次用药前或者用药期间,都会用水对患处进行清洗,然后再抹药。但是因为皮肤患处一般比较怕水,尤其是伤口,若清洗的水质没有经过消毒,在炎热的夏季,很容易导致患处感染发炎,影响治疗效果。

3.“小心翼翼”型。有的人对于外用药并不很信任,担心药物中含有对人体不好的成分,比如抗生素、激素等,这些成分微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他们担心一旦药量过多,将会对自己的皮肤、身体以及幼儿身体造成损害,因此每次在进行外用药涂抹时,会用棉签沾少许药膏进行搽拭,看似卫生干净,但由于药膏会被棉花吸收,导致患处敷药量不足,药物吸收较少,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药物的正确选择及使用

1.做好外用药使用时间、频率与用量控制。首先绝大多数外用药物都是每天使用2至3次,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每天3次,病情一般,可每天2次,并且在控制药物使用频率时,还应注意靠药物的疗效,比如酊剂、软膏类外用药物一般作用比较持久,因此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并且夏季天气炎热,尽量不要在温度较高的中午进行用药,否则会因身体大量出汗,影响药物效果。此外,还应注意看药物药性强弱,如果药物比较温和,可以适当增加用药次数。反之则需要减少用药次数。在外用药物用量方面,可以采用指尖单位涂药法,通常每次挤药为成人食指的指尖至最近一个指间关节距离的药量,这个量我们称之一个指尖单位,这种药量足够涂抹两个手掌大小的面积,而幼儿用药一般由大人代为涂抹,每次涂抹用药为一个成人指尖单位的1/3即可。

2.注意控制好外用药涂抹顺序。首先外用药使用应先洗后涂,比如常见的康唑洗剂、硫化硒洗剂,先使用上述洗剂药物后,再进行同类别膏药涂抹,在用药前注意做好皮肤的清洁,避免药物之间发生反应。

其次应注意增加药物剂型的互补作用,促使药物促透效果提升。在联合使用酒精制剂与乳膏外用药时,应先使用酒精制剂,再进行乳膏药物涂抹,这样更有助于药物被皮肤吸收。

最后结合不同药物作用机制进行联合用药。相对于单一用药,联合用药一般效果更好,例如抗真菌可采用外用药复方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如果没有这种复方外用药,则可以选择两种外用药进行联合使用代替,从而有效增加疗效。

新闻推荐

51名海外高新科技人才走进内江 现场签约项目9个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马忠剑记者毛春燕李弘)金秋时节,高朋满座。9月20日,2019“海科会”海外高新科技人才走进内江活动如期举...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