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启航,内江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 写在内江获批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之际

内江日报 2019-08-06 06:12 大字

当前,内江市正在加快建设富有创造力、充满活力的改革先行市记者 王斌 摄

◇本报记者 刘小玲

日前,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6+1”总体方案》,标志着内江等7个市(区)获批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

申建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有何“门槛”?内江又有何“底气”?成功获批后,又将分享到四川自贸区建设的哪些红利?

近年来,内江加快融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协同推进改革创新,对外开放载体平台日益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有基础、有条件。按照创建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的“区域定位、改革创新、开放发展、营商环境”四个指标,内江自评得分93分。

获批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后,内江将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记者了解到,内江将重点在创新赋能、开放带动,提升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功能等方面深度探索,努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发挥积极作用。

区域定位:

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

区域定位是申建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的首要指标。

内江地处成渝城市群发展带、云贵—陕甘南北大通道发展轴、川南经济区“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会点,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拥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周边200公里辐射区域人口超过2亿,素有“成渝之心、大千故里、甜城内江”之称。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赋予内江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这一定位。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内江聚焦发展定位,全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一点三线”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深化与成都、重庆协同发展,积极融入川南一体化发展,全力推动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目前,境内10条铁路(高铁)+12条高速公路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加快形成。特别是与成都天府新区新机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川南泸州港建成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能实现与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水、陆、空对接,从而形成更加便利的开放通道。

与此同时,川南一体化、内自同城化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尤其是将“内江至川南各市30分钟”作为全市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基本实现以铁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和国省干线相互通达。

改革创新:

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成果

深化改革有甜头,落后改革吃苦头。

内江深谙这一道理。以加快建设富有创造力、充满活力的改革先行市为目标,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实现突破,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成果。

棚改货币化安置做法在全国、全省范围内作经验交流;《“四度”契合助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推进返乡创业试点工作纪实》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返乡创业试点专题”中宣传推介,内江市也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进入该专题宣传的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三换”模式在2016年中国改革年会上入选10大改革案例;内江市“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供销社综合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三项试验内容被2016年中央1号文件、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吸收;“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作为四川省六个创新案例之一被推荐申报“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承担66项重大改革试验任务,其中,国家级重大改革试验任务15项。市中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资中县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沱江流域(内江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一批国家级改革试点试验取得明显成效,较好发挥了试点试验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内江共创造了19条国家级改革经验。在中国改革(2017)年会暨深改五周年高层研讨会上,内江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命名为“地方全面深化改革”调研基地(全国共5个,四川唯一)。

开放发展:

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先看一组数据:2018年,全市对外贸易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4.15亿元,同比增长47.6%,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实现利用外资2.9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49%。目前,全市外贸获权企业累计超过381家,外贸主体队伍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在外商投资方面,实现了稳中有进。

内江与成都、绵阳一样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已建成“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等产业基地,工业园区承载面积近70平方公里,创新创业孵化载体22家13.5万平方米,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1家。

作为肩挑成渝两个特大城市的重要支点城市,作为全省首个开通“蓉欧+”东盟国际班列的地级城市,内江通过“一带一路”及加快南向通道建设,经济开放度不断提升,也为内江参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尤其是内江海关的成立,进一步改善内江市投资环境,提升内江市招商引资,特别是对外贸企业的吸引力,成为全新的城市开放“名片”。

当前,内江把2019年作为“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年”,全力抓实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工作,努力促进内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特别是内江立足全省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国际合作,更多的“内江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营商环境:

改革优化,激发市场活力与企业投资热情

“两年内再造一个四川佳美。”日前,台湾佳美集团中国事业区董事长游明龙表示,要加大对四川佳美的投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四川佳美扩大发展的背后,是内江良好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企业投资热情高涨。随着内江市“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企业开办时间将压减至5个工作日,实现3个工作日办照、1个工作日刻章及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1个工作日办理税务发票。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有1328户企业完成实名登记,新发展企业2401户,同比增长4% 。

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措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试点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取消名称预先核准环节,进一步推开企业简易注销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拓展适用范围、缩短公告时间、建立容错机制,持续提升了内江市企业登记便利化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审核通过网上登记4475户, 335户企业完成名称自主申报,简易注销1660户。

与此同时,继续深化商务秘书企业托管登记改革,大力推行“政银合作”改革,实现“多点办理、就近办理、现场领照、市域通办”。目前,全市已有商务秘书企业12户,入驻托管企业176户,为企业节省开办和运营费用1900余万元。此外,已有50个银行网点开通导办服务,办理企业登记189户。

获批以后:

内江将分享到自贸区改革红利

什么是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

“这些区域将享受和自贸区同样的省级权限下放,从而帮助当地更好推广复制自贸区经验。”据了解,成功获批后,各协同改革先行区将承担联动推进核心制度创新、率先复制推广改革经验、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协同建设对外开放平台、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等8大重点任务。

对于内江而言,将共享到自贸区改革的哪些红利?

记者了解到,内江市协同改革先行区实施范围为132.33平方公里,涵盖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中区城南新区、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个片区。主要改革任务包括:创新推动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发展、着力构建开放及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内自”同城化发展更大突破、增强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获批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后,内江市可承接省级管理事项142项,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方便人民群众和企业“就近办、马上办”。其中,行政许可84 项,行政处罚51 项,行政检查1 项,其他行政权力5 项,公共服务事项1 项。

与此同时,内江还将在协同改革重点任务上发力——

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创新创业热潮,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创新,高效管住市场风险,大幅提升内江行政效能。推进贸易便利化,降低内江“四新一大”产业运行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金融创新,缓解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等五大现代服务业的资金难题。争创海关特殊监管区领域方面,推动内江外向型经济发展。

总之,通过协同改革、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发展,内江将充分释放协同改革区在自主决策、制度创新、探索实践等方面的空间和活力,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影响力。

新闻推荐

闹心! 花16万加盟后获授权开“重庆富侨” 结果这家店“赔”了6万 店主:加盟“郭氏富侨”时曾获对方授权使用“重庆富侨”商标 富侨(重庆)委托代理人:该店未经

庭审现场最近,四川资中一家浴足店正忙着注销营业执照,准备改名,并已将店内所有“富侨”相关标志取下。3年多前,该店加盟...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