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进军荒滩 他带领村民把荒地变“宝地”
陆文忠是上海市崇明区瀛东村党支部原书记,退休后兼任瀛东社区经济合作社监事长。1985年至1994年,他带领群众三次围垦滩涂,共围得滩地4000亩,建立了瀛东村。
今年72岁的陆文忠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为建立瀛东村,带领村民们艰苦奋斗,创造了不平凡的业迹。
陆文忠工作照。图片均由崇明区提供要脱贫,进军荒滩要田
1966年开始,陆文忠在陈家镇良种场务农。后来成为了陈家镇良种场村的大队长,他所在的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1985年,正是大力发展乡村工业的时期,陆文忠仔细分析了本村对发展村办工业缺乏资金、人才和渠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向荒滩要田,发展养殖业的设想。
“为了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加上对滩涂的熟悉,我还是决定向东滩宣战。”陆文忠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时他先后三次围海造田,共计围得滩地约4000亩。
1985年11月,陆文忠带领着6个年轻力壮的村民,拼凑了200元资金,扛着一缸自制咸菜,踏上了悲壮艰辛的围垦之路。
七人围垦小组在陆文忠的带领下,割下芦苇,在岸脚下搭起环洞舍,堆起泥甏灶。为了赶在汛期之前堆成大堤,陆文忠他们夜宿环洞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300多日的艰苦奋战,一条1700米长的大堤终于筑成,600亩滩涂围垦战役胜利告结。
1987年,陆文忠趁热打铁,第二次向荒滩挺进。在这次战斗中,陆文忠为抢险,用身体堵住了决口,而自己的脚底多处被扎伤,留下了后遗症,一直到现在,还是常年裹着一层厚纱布。这一次,陆文忠他们又夺回了2000亩土地。
1994年陆文忠再次带领村民踏进东滩。在这次围垦期间,陆文忠的摩托车发生侧翻,造成他右肩骨、右手掌骨、右肋骨三处骨折。但他还是忍痛赶到大堤上,扛起近200斤的泥沙包爬上大堤。这一次,陆文忠又在海滩上围得土地1400亩。
至此,陆文忠带领群众共围垦土地4000亩。
陆文忠工作照。
想致富,带领群众艰苦创业
陆文忠为了让瀛东村的村民过上好日子,几十年如一日,带领着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有了土地,如何在荒芜的土地上发展经济,陆文忠的回答是“艰苦奋斗,变荒地为宝地”。
陆文忠带领着大家,在沙滩上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顶着烈日连续奋战25天,筑起了8条总长7千多米的晴雨路。他们硬是靠肩扛、手推从千米以外把一根根电杆扛到指定位置,架设完成了生产生活用电线路;先后开挖鱼塘1780多亩,蟹塘600亩,种植水稻400多亩,各种蔬菜400多亩,开辟桔园100多亩,桃园150多亩,开发了鱼蚌混养、稻田养蟹、无污染蔬菜、白山羊和优质大米等项目;建立了“千头猪场”;开办了年产2000多吨的饲料厂。把荒滩建成了综合性农副食品生产基地。统一规划,自行设计,逐步建成了村民别墅小区。
当淡水养殖滑坡时,陆文忠立即调整产业结构,动员村民创办渔家乐,并利用滩涂土地开挖了千亩人工湖泊、并投资8000万元,建造了32幢别墅接待游客,还创办了东湖饭荘、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用于发展旅游业。
陆文忠工作照。
坚定信念,敢为人先
30多年来,陆文忠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信念。
在全村从事淡水养殖的年代,他创立了“两头统,中间包”的双层经营模式,将鱼苗饲料等生产资料实行统一采购,成品鱼货统一销售,养殖管理分包到户,村里统一进行技术培训。这样,既坚持了生产集体指挥,产品集体所有的原则,又贯彻了精细为农服务的方针,养殖户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2013年,瀛东村的固定资产达到一亿四千万元,年人均收入25000元,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陆文忠又首开崇明之先河,首先实行了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了瀛东村社区经济合作社,村民人人持股入社,成为股东。这一改革,为瀛东村的腾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村民共同致富开辟了新途经。
2017年,作为瀛东村社区经济合作社董事长的陆文忠,发现来本村旅游的游客不断减少,他经过周密的思考,找到了游客减少是因为本村的旅游设施不全、陈旧,通途改道,管理能力不强等原因所致,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大量资金,又需要招引人才,是近期本村无法解决的难题。经过再三权宜,提出了与崇明旅投公司合作的设想。经过多次协商,终于在2018年3月,促成了两家旅游企业的合作。
新闻推荐
内江文华矿业有限公司杨家山采区石灰石开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内江文华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山东海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对该项...
资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资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