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州州署今何在

内江日报 2019-07-20 07:29 大字

旧县衙里的古树

《资州直隶州志》城池图

《资州直隶州》州署图

古资州府遗存

昔日鼓楼街瀛洲阁

◇宋国英

资中县,古称资州,从隋朝至清代皆为州、郡治所,时间长达千年以上,故以前资中又称为千年州府。

资州州署位于今资中县城后西街人民武装部,西面至现县电影院,东面至现资中大厦。北抵衙后山,南依今鼓楼街原瀛洲阁,占地上万平方米。数个青瓦朱檐、粉墙丹柱、雕梁画栋、高大围墙的宽敞四合院连成一大片,幽雅秀丽、豪华气派、威严肃穆。

经考证,秦朝时期,资中县就已经存在了,北朝西魏废帝二年(553)始置资州,州治所在资阳。北周武帝保定年中(561—565),分资中县地置磐石县(因城郊有磐石山得名),这是资中县单独建县之始,属资中郡,郡上属资州,当时县城在今北门口至两路口一带。

从《资州直隶州志》资州八景之《盘峰暮雨》图中,可见到一座“古磐石坊”(凤跃旧迹坊),古磐石县衙应该就在牌坊的附近,大概位置在今北门外龙王沟一带。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全国推行州县二级制,磐石县直属资州。开皇七年(587),资州州治所由资阳县迁磐石县(即今资中县),从此,资中直到民国三年,皆为州、郡治所,时间长达一千多年。

资中古城始建于西魏恭帝二年(555),古城西北依山、东南临江,方三里,位置基本上是今重龙镇所在地。据民国《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记载:“县署仍旧州署,在南门内正街。”以前的南门(迎薰门)位于圆今三家巷。

迎薰门至州署的街旧时名正街,即今天的鼓楼街。正街中间建有三层高的瀛洲阁(之前是一座瀛洲亭),阁的下面可供市民通行,阁的前面竖着“古资中治”石坊。石坊建于道光二年(1822),额题“承流宣化”,两边有资州直隶州州牧沈廷贵书写的对联:“磐石大名垂,千秋勋业虞忠肃;珠江清望峻,一代文章赵状头。”其联中的虞忠肃即南宋抗金名臣虞允文,他是当时资州管辖的仁寿县人。赵状头即南宋状元资中人赵逵。

清光绪年间,横贯前后西街新建一条街,为有别于正对州衙(即州署)的正街,故取名“新正街”。旧时,因这里接近州衙,一般进州城办事、诉讼或赶考的人都喜欢在这里下榻或歇足,以便打探信息,听候传呼,故来往的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极为热闹。

古时,正街(即今鼓楼街)为一小山丘,名“郡前山”,后来改称“鼓楼山”,属州城内三座山之一(另两座是重龙山和衙后山)。古人选州署于此,很有讲究。此处背靠衙后山,面向滔滔沱江河,可谓依山傍水,州署犹如坐落在一把稳稳当当的椅子上。

唐代元和三年(808),诗人羊士谔任资州刺史期间,休闲时登州署前小山岭后写有《登郡前山》∶“洛阳归客滞巴东,处处山樱雪满丛。岘首当时为风景,岂将官舍作池笼。”诗中的“岘首”指的就是小而高的郡前山(即鼓楼山)。他尽管不到三年就调离了,却留下了《郡中即事》、《郡楼独酌》、《郡中咏怀》、《资中早春》等许多反映资州名胜古迹和自然景物的绚丽诗篇,是资中历史上留下诗篇最多的古代官吏之一,成为了资中一笔宝贵文化遗产。

为纪念这一先贤,从古至今,资中文庙(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名宦祠供奉着“唐刺史羊士谔之位”的牌位。

从羊士谔的诗句里反映出,资州州署早在1211年前的唐朝元和三年就已位于现在的后西街县人民武装部。

资州州署历经各朝代的培修和扩建。明、清时期,大门前面是一处宽阔的照壁,大门(头门)前两边有一对大石狮子。通过第二道门(仪门)进去,是一座“约以爱人”石坊。然后经过一条约50米长的甬道到达大堂(治厅),明代曰“亲民堂”,清代改名为“清慎勤”。大堂后又有一座牌坊,再后面是二堂,额书∶“勤恤民隐”。州署东边为“吏、户、礼”承发仓房,西边是“兵、刑、工”盐粮房。州署后东北角建“仕学堂”、“仰思楼”,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州宋惠绥将这两处分别改名为“清晖堂”、“四明楼”。东边有眷属住宅院,大门题额“慎独”等等。

嘉庆癸亥(1803),州牧邓琅补修,在谯楼左右列常平仓(粮仓)、监仓加贮仓,共66间。嘉庆十六年(1811),州牧刘炯置监狱于仪门内右;衙神祠于仪门外左,大概位置在今县总工会;珠江驿于大门外左,大概位置在今县总工会的对面。又在州署大门前将郡前山平为一小广场,称鼓楼坝(今鼓楼街),并打通鼓楼坝前的郡前山,建一瓮门,后来又在谯楼上建重楼,取名瀛洲阁。

光绪初年,州牧高培谷于州署后面增建“射圃”(为考试步箭弓刀之地),后来改为花园。从清代《资州直隶州志》州署图还可知,州署内建有荷花池,荷花池和“四明楼”大概位置接近今资中大厦。署内大堂右侧建迎宾馆(后改名为官厅),大概位置在今武装部内的县老年大学,至今县老年大学还保留着一棵千年古树。

《资州直隶州志》、《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还记载,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资中太守魏润博在州署内建有聚书楼,“以聚百家诸史”。南宋乾道七年(1171)立聚书楼记碑,上面刻着李石写的《聚书楼记》。

李石,号方舟,资中人,南宋学者、博物学家、文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方舟经学》9卷,收入《丛笺集成初编》;《司牧安骥集》3卷,《续博物志》10卷、《方舟集》50卷、《后集》20卷(今存《永乐大典》本24卷),均收入《四库全书》。陆游称他是“资中名士”。资中县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文庙乡贤祠里竖立着李石的牌位。

民国三年(1914)一月,资州改为资中县,州署改为县署,称知事公署。至民国十九年(1930),知事公署改为县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资中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为专员公署驻地,办公地点在大东街今县公安局。

如今,千年州署唯一的后堂房顶已塌,整个厅房濒临倒塌,尚存古树一株、后堂厅房一间和石狮子一对,一幢民国时期的县衙办公楼成了危楼。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参考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的《资州直隶州志》、民国十八年(1929)的《资中县续修资州志》。

新闻推荐

围绕发展建诤言 为民谋利献良策 记市政协委员蒋政

蒋政(右二)与小区业主沟通更换电梯,征求业主同意“政协委员就是要利用自身优势,协助党和政府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发...

资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资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