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及“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到资中县考察科技创新助力内江特色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江日报 2019-06-07 07:55 大字

投放花斑副沙鳅鱼苗

(全媒体记者 刘颖)科技创新是渔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加强长江上游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6月6日,内江师范学院副院长黄辉及“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一行前往资中县鱼溪镇金带水库鱼苗鱼种繁殖场考察,并召开花泥鳅成果转化推进会 。

据悉,“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201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审批建立的校、地共建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以长江上游鱼类为研究对象,开展其生物多样性、野生鱼类资源利用与开发、鱼类营养与绿色饲料方面的系统研究。

考察组对养殖场亲鱼培育池、苗种培育池和鱼苗孵化设施逐一察看,详细了解基地的养殖规模,并投放重点实验室繁殖的花斑副沙鳅鱼苗10万尾。就做好花泥鳅成果转化工作,资中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渔政局有关负责人分别提出建议,并表达了良好的合作愿望。

据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谢碧文介绍,花泥鳅研究团队成员历时10年,形成了集野生亲鱼驯化、全人工繁育、成鱼养殖、鱼病防治于一体的产业化养殖成套技术,获得了花泥鳅(包括宽体沙鳅、中华沙鳅和花斑副沙鳅三种鳅科鱼类)子二代、子三代。目前实验室拥有以上三种鳅科鱼类亲鱼和后备亲鱼群体逾万对,2019年生产苗种近100万尾,并成功实现大田养殖。

“这次花泥鳅养殖技术的研究对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黄辉表示,内江师范学院一直立足“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希望借助此次花泥鳅研究成果的转化,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的能力,为推动内江特色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出一份力。

新闻推荐

资中县审计局:突出“三推进” 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统筹整合,资源共享。今年以来,资中县审计局在工作中着力扩大覆盖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完善项目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确保提质增...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