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五清”行动长效机制资中县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内江日报 2019-03-25 07:38 大字

村民加入到“清河”行动中

◇本报记者 邓婉蕾 文/图

开展“五清”行动,不仅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也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在开展“五清”行动中,资中县重点从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推动“五清”行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跳出“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

在健全保障机制方面,去年资中县委、县政府安排了专项经费15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全县“五清”行动常态化工作开展,确保了整治行动有序推进。

在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方面,将全县33个镇分为三类,实行“五清”行动每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末位曝光约谈惩罚机制。同时由县监委牵头,在严格督查、逗硬奖惩的基础上,对“五清”行动常态化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严肃问责。

在健全协调配合机制方面,为了强化县级部门和乡镇的协调配合,资中县将联系镇的县级部门同所联系镇实行同步考核,促进联系镇的县级部门切实帮扶、指导联系镇开展“五清”行动;为了强化县级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从全县6个县级部门抽调科级干部和工作人员24人,组成考核专班,配合开展督促指导和考核。

在健全培训指导机制方面,采取集中业务培训、现场会和点对点业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全县“五清”行动培训指导。同时,在全县选择“五清”行动成效明显的镇召开现场会并作经验交流,形成“五清”行动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另外,县级职能部门对乡镇“五清”行动以现场指导、业务交流会等方式实施督促指导,进一步明确相关工作要求和标准,促进工作开展。

2018年,资中县“五清”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如太平镇场镇秩序得到显著改观,坐商归店、行商归摊、游商归市初见成效;双河镇场镇入口“脏乱差”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整治;资威路沿线脏乱差的垃圾池(库)得到全面提升改造,沿途违章建筑已着手拆除……

“目前开展‘五清’行动取得了成效,但距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有很大差距。”资中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相关人员介绍,下一步,资中县将进一步细化明确部门、镇村职责,落实资太路、321国道、资安路等公路沿线的一线一片治理,实行一线一片过关,对标治理,着眼细节,以量变带动质变,推动全县“五清”行动取得更大实效。

新闻推荐

资中县乡村振兴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要求切实抓好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农旅结合

(全媒体记者程家毅)3月14日,资中县委书记曾廷富主持召开县乡村振兴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县乡村振兴委员会成员及县级相关...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