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清”行动见成效 乡村处处好风景

内江日报 2019-03-25 07:38 大字

美丽的乡村环境

◇本报记者 邓婉蕾 文/图

蔚蓝的天空下,村落镶嵌在青山绿水中,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交错盘旋在山坡间,随着地势起伏进村入户;新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清水蜿蜒,绿树成阴……这是记者近日在内江市乡村走访时看到的景致。

“开展‘五清’行动,目的就是要让群众的生活更舒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广大群众所急、所想、所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五清”行动,将此项工作列入全市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重视、精心组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充分宣传发动,

让群众成为“五清”行动主力军

凡是环境卫生搞得出色的地方,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广大群众自觉维护良好环境,是决定“五清”行动取得成效的关键。

“五清”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宣传栏、宣传车、板墙报、宣传橱窗、LED、微信微博等各类信息载体,广泛宣传“五清”行动的有关内容,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坚持舆论引导,突出正面宣传。如威远县通过大力宣传“五清”行动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提高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对存在陋习和不文明行为的村民进行约谈,让维护良好环境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以活动为载体,引导群众参与。开展“八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进医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文明劝导活动,以及“践行十爱·德耀甜城”“除陋习、树新风”“小手牵大手”“我爱我家”等活动,引导群众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文明素养,积极主动参与到“五清”行动中来。如资中县通过“宣传+评选”的方式,评选星级示范院落,张挂“整洁庭院”流动标牌,引导群众形成了“促养成、争先进、重保持”的卫生好风气。

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如市中区着力打造“传统+新媒体”宣传系统,提升“五清”行动意识,充分利用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院坝会以及编唱“五清”、“六乱”治理三字歌等形式进行全面宣传发动。

党员干部带头,

打好农村环境整治这场硬仗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场硬仗,要把村里的卫生搞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名党员村干部,既要以身作则,更要组织好、引导好村民。有了党员和村干部带头,村民们就会主动参与到‘五清’行动的队伍中来了。”对于基层党员干部在“五清”行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资中县甘露镇大龙村党支部书记深有体会。

另一方面,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坚持每月对各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的“五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排名,并在《内江日报》予以通报,以此形成开展“五清”行动的重要推力。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也按照“责任制+清单制”工作要求,定期不定期对“五清”工作开展巡查、督查,对全辖区存在的卫生死角、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现象,一经发现,立即通报区域负责人进行整改,并纳入年终考核排名进行奖惩,进一步推动了“五清”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升基础设施,

让村民的日子更美更舒适

“五清”行动既是一项社会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保障体系。

“过去村道上垃圾遍地,环境脏乱不堪,现在走不到150米就有一个垃圾池,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垃圾桶,每天保洁员都会来处理,环境美了,人的心情也舒畅多了!”日前,东兴区椑木镇同乐社区村民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这样的变化,正日益改变着内江市广大农村的面貌。

但农村环境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五清”行动将是贯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的长期任务。对此,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内江市将围绕“水清岸绿、渠沟畅通、路见本色、庭院整洁”的工作目标,坚持依法治理、持续治理、常态管理的原则,常态化开展“五清”行动,建立完善“五清”行动工作标准,全面解决“干什么、怎么干、标准是什么、干出什么成效”的问题,规范推进“五清”行动有序开展,避免出现“反弹回潮”现象。同时,建立完善农村河道、沟渠、院落、垃圾和污水处理、公共卫生厕所等的长效管护制度,建立健全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相关机制,确保“五清”工作有力、长效开展,切实改善内江市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广大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闻推荐

资中县供电公司:为城区电杆安装防撞装置

2月21日上午,国网资中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为城区10千伏资东线和10千伏资代线部分电杆安装防撞装置,有效地保护了电力...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