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治水,内江在行动 ——内江市积极探索党政、企业、公众“三方共治”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

内江日报 2018-11-16 01:55 大字

甜城湖(资料图) 记者 王斌 摄

◇本报记者 段春秀

在资中县顺河场镇,镇党委书记、镇级河长李成华的手机有一个软件——“河长通APP”,每周他都要定期打开,并开展巡河工作。他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软件,将所发现的问题直接拍照取证、上传系统,让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在东兴区小青龙河黑臭水体综合整治项目现场,每天有3处污水处理设施为小青龙河水体的清洁“服务”,让小青龙河由黑臭水体变成“绿色廊道”。

在威远县东联镇天宝沟村,陈其东、梁多远等村民家里贴着“护河示范户”“护河标兵”的牌子,激发了他们和当地村民保护乌龙河(威远段)的积极性……

这些,正是内江市积极探索党政、企业、公众“三方共治”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的缩影。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沱江流域成为内江市成百上千名河长的主阵地。

市水务局局长聂其良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市级河(库)长34名,市县乡村四级河(库)长3663名。

这些河长有党委、政府的领导,也有普通群众,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积极履行河(库)长责任,有力推动了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今年9月,资中县在全市率先试点“河长通APP”,沱江河资中沿岸9个镇的82名河(库)长开启“掌上巡河”新模式,实现了巡河工作痕迹化管理,让每名河长真正下沉到河道,徒步巡查,解决河道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严格的制度为加强沱江流域环境保护和管理拉起了“警戒线”, 让企业成为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力量。

市环保局局长谢媛丽告诉记者,按照“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要求,内江市对火电、造纸等6个行业24家企业核发了排污许可证,督促企业依法排污。同时,对全市国控、省控等10大类企业、17个行业共36家企业开展强制性环境信用评价,构建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1~10月,全市清理“散乱污”企业143户,依法关闭违法砂石货场23家,查处违法采砂案件3起。与此同时,内江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全域空间规划试点,明令禁止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企业、园区,坚持中心城区河流岸线200米内禁止无序商业开发红线,让企业在融入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有了“明确指引”。

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共同呵护我们的母亲河——沱江。

为抓好河湖治理保护,内江市全面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和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五清”行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形成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威远县东联镇镇长陈中华是沱江支流乌龙河(威远段)的镇级河长之一。对于公众参与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他深有感触:“现在,村民保护河流的意识提高了,在他们积极参与下,网箱养鱼和违规畜禽养殖突出问题解决了,乌龙河(威远段)岸更绿、景更美、河更畅、水更清了……”

为更好推动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全市树立系统思维,以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2个PPP项目为重要抓手,扎实抓好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国家试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让水环境治理“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由此,内江市形成党政、企业、公众“三方共治”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推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位一体”,并产生了积极效果。

2017年,沱江内江段考核断面消灭了劣Ⅴ类水体,沱江老母滩出境断面提升至Ⅲ类水质,全市在用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今年以来,全市水环境质量创近年最好水平。

新闻推荐

尹力赴内江自贡调研,要求不断提升生态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水平

尹力还前往中建材(内江)玻璃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资中县创新创业孵化园调研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前往西...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