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滩生态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区项目:农旅结合 唤醒沉睡的“宝藏”
◇全媒体记者 程家毅 文/图
峡谷幽长流水叮咚,微风吹来果林沙沙;踏过别具匠心的玻璃栈道,穿梭于恬静的田野村落;赏花海美景,听歌乐曲艺,品地方美食……真是惬意悠然,其乐陶陶——这是6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资中县鱼溪镇双联村的响水滩生态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区后的真切感受。
由崔建明等几位资中籍成功人士返乡打造的响水滩生态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区项目,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旅游度假、农家之乐、地方美食于一体,极具鲜明的农耕文化和峡谷风光特色。
园区按照“一谷二带三心四区”总体布局修建,总投资2.25亿元,总占地约9000亩,分三期工程推进,预计工期10年。自去年10月1日项目一期建成后启动试营业以来,已屡次创下日接待游客破万的记录,成为内江旅游业中当之无愧的“爆款”。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各类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计划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营业。
■ 现场扫描:怡人风光,走出农旅新路径
12日上午,记者初入响水滩,便被眼前美景深深吸引。
在耀眼的阳光下,天空蔚蓝高远,果林油绿鲜亮,群丘披翠,连绵不绝,十分的辽阔壮观。记者沿柏油路步入园区,只见一株株柑橘树随风摇曳,一排排特色民居排列路旁,旖旎的田园风光融入其间。轻风拂面,新鲜的空气也仿佛带着甜味一般,沁人心脾。
穿过农耕文化观光区,沿木栈道步行数十步,便进入了峡谷风光观景区。在层层翠竹与松柏掩映下,盛夏久违的凉意随风萦绕,流水沿着峭壁坠入水潭,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记者从标识牌上得知,此处名为响水飞瀑,原名响水潭,也是响水滩的名字由来。
溪水自响水飞瀑潺潺流出,蜿蜒谷中,两岸植被茂密,奇花异石比比皆是。天遗灵蟾、眠云卧石、峭壁侠客、仙人穴居……一处处景点给峡谷平添了许多人文气息。
“目前,峡谷风光观景区的美化工作还在同步推进,下一步园区还将就水和峡谷做文章,进一步增强游客的旅游观光体验。”该项目负责人彭华告诉记者,整个园区采用农旅结合模式打造,按照“一谷二带三心四区”(资州大峡谷;鱼溪乡村风情带、麻柳溪湿地风光带;响水滩旅游接待中心、天池休闲垂钓中心、团鱼口温泉休闲度假中心;世外坡采摘区、元元童乐区、鱼溪花乐区、果蔬仓储区)总体布局修建,总投资2.25亿元,总占地约9000亩,分三期工程推进,预计工期10年,并实行投资、开发、开放同时进行的经营模式。
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占地约1500亩,分为农耕文化观光区和峡谷风光观景区。“入园后近千亩山丘,皆属农耕文化观光区,而峡谷风光观景区则依据资州大峡谷打造。”彭华介绍道,去年10月1日,项目一期建成并启动试营业,在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屡次创下日接待游客破万的记录,计划在2019年10月1日正式营业。
项目二期工程将于2019年至2021年推进,投资1.2亿元,占地5000亩,包括资州大峡谷生态湿地项目、资州大峡谷漂流项目和温泉休闲度假中心;三期工程计划于2022-2025年推进,投资3500万元,占地2800亩,将对项目涉及的双联村、鱼溪村、鲶鱼村进行联片打造,与合作社合作种植有机果蔬,打造康养服务中心等。
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农业销售收入将达1.75亿元,实现间接经济效益达3.6亿元,年纳税600万元。
■ 项目解码:现代农业,催生发展新动能
“园区有两张‘王\’,一张是生态旅游,另一张就是现代农业。”彭华告诉记者,如果说,生态旅游是响水滩的最终目的,那么现代农业就是响水滩发展的重要依托。
据介绍,响水滩现代农业以种植柑橘等果树为主,园区主要种植有金秋砂糖橘700余亩,爱媛38、大雅等柑橘树近200亩。由于园区土地经过科学改良,又采用以色列灌溉技术,由中央控制室一键控制水肥喷洒,目前果树长势良好,普遍已有半米来高,预计将在明年实现初次挂果。
事实上,园区发展现代农业,也曾走过不少弯路。例如,除草问题就曾一度困扰着他们。
据彭华回忆,因为缺水,园区大部分土地之前都是荒地,荒草肆意生长,在一些浅沟中,往往蒿草齐腰。2016年,为使园区果树拥有最适宜的土壤环境,园区斥资数百万元,对土地进行了全面改良。然而,野草却依然“疯长”,“往往这匹山刚除完草,上一匹山的野草又长了起来。” 彭华说,部分地带的野草,在数月间便完全掩盖了果树幼苗,仅请工人除草这一项,他们就花费了数十万元,“工人们都打趣说,‘就没见过这么疯狂的野草,这一片山的草,我们得除一辈子吧\’?”后来,园区经过多次摸索,引进了除草机,又采用黑色塑料膜覆盖树苗底部,才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省、市、县农业专家指导下,园区现代农业正有序推进,但技术、经验等核心问题,仍需不断摸索、探究。
“金秋砂糖橘目前市场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0至12.5元,主要供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彭华表示,如果产值达到预期效果,园区将会在项目二期、三期中逐步向周边村民推广,园区负责苗木、技术、销售,与村民合作种植。
随风摇曳的柑橘林里,条条枝桠积蓄着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彭华指着眼前绿衣盎然的山丘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扎根的事业,也将是双联村以及附近村民致富的新选项。
此外,作为“资中鲶鱼”品牌打造中的重要一环,园区正逐步打造400亩鲶鱼养殖基地,在生态养殖基础上,实现养殖、餐饮、购买一体化服务。同时,项目三期还规划了鲶鱼深加工项目,力求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鲶鱼产业。
■ 项目背景:故土乡情,引来致富领路人
沿着园区柏油路一路走来,记者发现,园区内游客寥寥,只有三五成群的村民背着背篓,相伴归家。
“这不是还没放假吗?你可别看现在人少,周末这里的人扎堆呢。”资中县鱼溪镇双联村和平组村民吴女士解释的话语间,流露出一种自豪感。她告诉记者,她家里近3亩田土都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园区,而她和丈夫则入园打零工,不仅收入稳定,时间自由,还能照顾家里。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与当地几十名村民签订了就业合同,并日均招募零工上百名。而当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带动2000人直接就业和10000人间接就业,仅土地流转金和劳务两项收入,就将为附近农户年人均增收1400余元。可村民们却不知道,他们引以为傲的旅游事业背后,是管理者们在重重压力下的殚精竭虑。
2016年,应省委、市委、县委“返乡创业,回家工程”的号召,崔建明等几位资中籍成功人士回到资中鱼溪镇,打造以农耕文化为主题,以现代生态农业为依托,以人文景观为载体,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旅游度假、农家之乐、地方美食于一体,极具鲜明的农耕文化和峡谷风光特色的响水滩生态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区项目。去年“十一”项目一期试营业以来,园区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都坚持以活动聚拢人气、拉动消费的策略。啤酒节、弹弓比赛、捉鱼比赛……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带来了大量游客,却又因游客住宿等配套项目尚未完善,白白流失。
“只要开门,每天就需要超过一万元的运行成本,还是在前期投入、设备折损未核算的基础上,可以说经营压力十分巨大。”彭华告诉记者,目前,种养产业还未全面投产,旅游设施也不齐备,如何凭借旅游业支撑起园区日常开销是首要问题。
不过,对于响水滩的未来,彭华信心十足。他说,任何一个产业都讲究投入产出比,任何一次涉足新产业都是一次冒险,“虽然目前园区只能保持收支平衡,但我们从热情游客那里也看到了信心,对乡村旅游的信心,对响水滩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回馈家乡的一片情,这也是我们这些年坚持下来的动力所在!”
新闻推荐
◇廖春“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增加了对哪类人的监督?”“监察委员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下称:《监察法...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