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转型、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等方面加速发力内江:创新创造新时代 实干实现新作为
冯瑶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毛春燕 文/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长期以来,内江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发展中谋求新突破,在创新中实现新作为,岁末年初之际,甜城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工业转型
迈出创新发展新路子
12月20日,记者走进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多条新老生产线正交替作业,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时的生产车间较以往少了点“人气”,却处处充满“产销两旺”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我们已有9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人工成本也相应减少。”公司副总经理邹桃军告诉记者,“年底前,公司还将改造2条生产线,预计1月份达产。”
近年来,金鸿曲轴沿着“突出科技创新,实施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采取“软管理、夯基础,硬实力、谋升级”的“两条腿”走路方式,依托《中国制造2025》规划,进行技术改造和柔性化示范生产线建设,并结合自身特色,走出了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今年下半年,金鸿曲轴与德国博世力士乐工业4.0创新技术中心合作,依托其资源帮助自身创新发展,为其工业技术创新前行再添底气。
1958年建厂至今,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如今的几千人,之前绝对份额占比近90%的面包车曲轴生产如今已不足5%,取而代之的是占比70%的中高端产品。邹桃军说,目前公司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产销量将达200万件、产值突破6亿元。
提及往昔,邹桃军感慨万千,展望来年,他信心满满:“数字化的步子已经迈出来了,我们将朝着‘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愿景继续努力,将柔性示范单元生产线建设和数字化车间建设作为我们来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推进。”
金鸿曲轴的工业蝶变,是内江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力推进转型创新发展的缩影。在这条路子上,还有很多金鸿曲轴的“同行者”。
校地合作
拓展科技创新新方式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位于金鸿曲轴不远处的四川内师检验检测公司,便是该市深化校地合作创新发展的一个典型。
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各类摆放整齐的检验检测仪器、“群英荟萃”的博士工作站……12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四川内师检验检测公司,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番景象。
今年初,由内江市经开区提供孵化场地及部分设施,内江师范学院有效整合起校内科研、人才、技术等资源,双方合作构建起“高校+园区+公司+实验室”的政产学研用新模式公司——四川内师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搭建起了涉及环境、建筑、材料等多领域的检验检测综合平台。
“目前我们的环境检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对地方社会服务。现有的目标客户是内江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建筑材料及室内空气环境检测,资质到位之后便可以开展项目。”该公司办公室主任何婷婷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公司已成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现拥有化工实验室16间、建筑材料实验室10间,建立博士工作室11个,为公司、学院、高新区及内江市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科研服务,充分盘活中心存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产业融合
寻求农业发展新出路
工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科技改革创新势头正盛,在这样的态势下,内江市农业发展也在思考中寻求出路。
作为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内江资中县以“中国血橙之乡”打响其特色优势名片,其血橙产业也成为资中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特色产业,但长期的发展之下,种植密度大、散户多、种植管理标准不统一等弊端显现,血橙品质参差不齐,老百姓种植效益低。
为有效整合种植资源,有效实现助农增收,四川光辉好口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起“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将愿意调整生产结构、改变经营模式、坚持全程标准化生产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拓展增收链。
不仅如此,该公司着力实现生产管理标准化、产供销一体化、产品质量溯源化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
目前,该公司搭建起了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000余亩全程标准化优质血橙生产示范基地已建设完成,并依托科研单位及专家力量,致力于新品种、新技术及新设施引进,大大提高资中县血橙种苗繁育科技水平,为资中血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工业到农业,再辐射至内江市各领域各行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谋发展、促改革、求创新”的大势已然形成。如今,放眼望去,甜城大地掀起跨越赶超的热潮,不待来年春盛,内江早已开始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新闻推荐
一家医院的综合水平,不仅体现在医生高超的医术和良好的社会口碑上,服务态度好不好、环境建设怎么样、有哪些先进设备和特色医疗,也是就医者看重的参考标准。近年来,内江市中医医院大力投入硬件设...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