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天下之才 打造活力之城 内江市人才工作综述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玲
全市累计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135名;
“百名能人走千村”活动培训各类能人19.07万人;
建成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250余个;
聘请匡廷云、干勇等43名院士专家担任决咨委委员,汤继强、杜婷婷等16名高层次人才担任“产业顾问”“招商顾问”;
以“揭榜挂帅”的方式,邀请到西南石油大学教授陈玉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副院长黄勇、未言科技董事长杜婷婷等各方人才“揭榜”攻坚……
近年来,内江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紧扣创新驱动引才聚才,改革体制机制选才育才,优化政策环境用才留才,实施高端人才引智、青年人才集聚等重点人才计划,创新柔性引才机制,做强“甜城英才”等品牌,推动全市人才工作迈向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三链”融合 引导人才向产业集聚
“医用猪应用到人体器官移植上,一头猪价值可达数十万元。”在内江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内,四川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江繁育中心项目负责人正通过监控,密切注视医用猪的一举一动。
而在园区另一角的光辉好口碑标准化厂房内,一件件资中血橙正紧锣密鼓地装车发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在威远无花果产业园内,返乡创业大学生黄荣安正操作着大型无人机打理果树。
一头猪、一只果,有了人才加持、创新赋能,产生的是特殊的“化学反应”—
依托中科院的匡廷云院士工作站、中国柑橘研究所等智力资源,资中县先后培育血橙新品种8个,开发血橙冻干片、血橙酒等精深加工产品,建成全国最大种植基地,年产量4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40亿元。
威远县无花果产业园通过“龙头企业建基地、适度规模托管给返乡青年人才、进入丰产期后合作经营”的“BEC”模式,吸引26名创业人才承包经营,872名农村家庭能人参与园区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28万户,推广种植面积达5.2万亩,实现全产业链产值9.6亿元。
产业是根,人才是本,创新是魂。
近年来,围绕产业发展,内江大力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集聚,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充分汇聚起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投资100亿元新建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引进贝塔斯曼集团迈睿(中国)西南区域总部、阿里巴巴集团CCO客户体验(内江)基地、平安金服内江分公司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他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企业15户。
——聚焦入驻企业引才需求,先后组织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人才招引活动31场,累计吸纳各类人才8500余人,实现产值约3.5亿元。
——连续三年举办毫米波雷达无线电研究试验暨毫米波雷达全领域应用大会,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超300余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等千余名专家人才参加活动,助力内江打造全国首个毫米波雷达综合测试与应用城市,擦亮内江“雷达之都”的城市名片。
头部引领 高端人才量质齐升
郑渠江,是内江的一名“新朋友”。
“内江高新区可以说是企业成长的一片沃土。”2021年11月3日,四川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渠江接过“内江高新区智库顾问”的聘书后感叹道。
在郑渠江参与推介会的同时,几公里之外的内江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四川明泰科技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基地车间一派繁忙。随之落户的香港威士凯智能绿色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重庆雄富光电智能显示面板精深加工项目等成为其“邻居”,并加快推进。
唐铣,是内江的一名“老朋友”。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在首批登陆北交所的企业中,内江市培育的四川梓潼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市企业中唯一的“中华老字号”药企,也是继当年汇宇制药登陆科创板后内江第二家上市企业。
时间回到2003年,归国定居上海的唐铣凭着一腔创业情怀,只身来到内江。接手这家濒临破产的老字号药企后,唐铣开启了近20年的艰苦创业历程,先后荣获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四川省优秀企业家、四川归国十大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郑渠江、唐铣,有很多相似点:都是内江引进的高端人才;带领的企业成为行业翘楚;他们都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
用一句话总结:“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企业,做强一个产业”。
内江通过实施高端人才引智、海外科技人才引进等工程,柔性引进匡廷云、马远良、陈鲸、朱中梁等7名两院院士。通过“海科会”引进了丁兆博士、邢镔博士、曾庭英博士等一批海外人才,创办的汇宇制药、北青数据、艾珂新材料等新兴企业成为行业领跑者。
四川汇宇制药就是典型的人才驱动企业,从英国剑桥大学丁兆博士创办汇宇制药,到集聚包括8名行业顶尖海外人才的百人研发团队,再到成为西南地区科创板上市IPO募集资金第一和发行市值第一的科创板药企,汇宇制药的华丽蝶变正是内江“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生动写照。
此外,还有返乡创业人才梁效宁创办的全球数据恢复行业前三甲的效率源科技等一大批人才领衔企业,增添了内江产才融合发展的亮丽底色。
创新驱动 不断扩大开放合作
2021年底,西南石油大学的陈玉祥教授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内江页岩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揭榜攻坚者”。这位长期开展地质领域科研的专家人才,也有过参与化工园区建设的经验。年前,他已到内江做过几次调研,真切感受到了内江求才若渴的心情,也表示将尽己所能贡献力量。
一名人才、一个故事,成为内江实施产业强市、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顺应潮流者才能与时代同行。内江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坚持以“产业强市”为支撑,以“开放引领”为牵引,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不断开创内江发展新境界。
探索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内江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后与川南自贡、宜宾、泸州,渝西大足、永川、荣昌等地签订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逐步实现区域专家资源共享、招聘活动共办和服务平台共认,以区域人才一体化助推区域经济共生共荣。2021年,川渝合作荣昌·隆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被授予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目前,内江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三块“国字招牌”,成为全省同时拥有三个国家级园区的市(州)。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拥有量居全省第三。内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获评国家级“A类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建成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250余个,有效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内江集聚。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行动、重点民营企业创新引领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培育计划等,分批次、分梯队培育创新主体。目前,内江市场主体达18万余家、同比增长7.8%。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达到347家,同比增长16.4%。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4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同比增长52.78%。
创新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内江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西北工业大学等39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连续三年举办“四川内江人才活动周”,擦亮“海外高新科技人才进内江”品牌活动,聚焦企业需求开展“院士专家内江行”“重点企业高校行”等活动。
“量身定制”政策包、工具箱——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十四五”时期要增强内江在全省创新版图中的位势分量。2021年,内江共计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减免额3.43亿元。开展“科创贷”,组织发放贷款2000余万元。
放权松绑 持续释放人才活力
“没想到我这种基层技术人员也可以评副高级职称!”2021年6月2日,威远县高石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游玉芬获悉自己获评副高级职称后,兴奋得直搓手。自2018年职称制度改革以来,像游玉芬这样成功评聘副高级职称的基层技术人员,在内江有3195名。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近年来,内江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激荡“一池春水”,厚植“人才森林”。
在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方面,内江市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围绕教育、科技、农业、卫生等重点领域,配套制定十余个人才评价改革政策文件,现已建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中小学教师系列、农业系列等13个专业(系列)职称申报评审体系。
此外,针对基层一线人才,建立了人才评价特殊通道。对基层事业单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不占各地专业技术中、高级结构比例。对长期坚持在基层及乡镇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聘时,可实行评聘结合的原则,特殊情况下可实行特岗政策。
不仅是分类评价,在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内江也进一步松绑。截至目前,率先在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试点,科研人员已领办创办企业12家,转化职务科技成果28个、转化收益达711万元。
此外,内江还抢抓人才工作先行区机遇,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围绕东兴区打造“中国天冬之乡”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制定“人才强区14条”“服务五类人才25条”等政策措施,形成全方位的产业人才政策体系。目前,已成功摘得“中国天冬之乡”称号,并落地贝塔斯曼集团迈睿(中国)西南区域总部等13个服务外包项目。
人才引领发展。如今,“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美好图景在甜城大地渐次展开,为内江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个创新开放的活力内江正在加速崛起!
新闻推荐
内江市2021年度“读经典·品国学 我的家风家训”主题征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6名)《做一个像莲藕一样的人》作者:张鑫奕《一杆秤的故事》作者:龚燕《家邦兴盛系双肩——家风家训诗文三篇》作者:顾...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