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灯舞:让乡愁记忆永驻心头

四川经济日报 2021-05-12 06:23 大字

□ 仲夫

牛灯舞,俗称牛儿灯,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巴蜀乡土气息。作为一种传统民俗表演,牛灯舞广泛流行于四川内江、雅安、成都等地,雅安天全县牛儿灯、内江威远县越溪牛灯舞、大邑新场牛儿灯等,均名列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灯舞源于民间“打春牛”的习俗,以农耕为题材,编制牛头、牛衣,缀以牛尾,以说、唱、走、跳为表演形式,一人扮演使牛匠、一人演放牛娃,二人扮演牛,将牛犁田、吃草、打滚、刨虱子、洗澡,牛与牛打架、放牛娃骑牛、唱山歌等多种动作融入其中,寄托了人民对来年丰收的期盼与祝福。

四川民间春节期间的牛灯舞表演(王玉贵 轩视界)

绵竹年画牛年吉祥(胡光葵 供图)

享美誉:不待扬鞭自奋蹄

远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利用牛的肩胛骨来刻画文字。甲骨文中常见的“犁”,即像牛牵引着犁头翻土的样子,从原先的人拉犁转变为牛挽犁,牛耕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黄牛”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可谓常客;“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诗人臧克家借助歌颂老当益壮的老黄牛形象,表达了为人民奉献一切的心情。

“拓荒牛、孺子牛、老黄牛”等溢美之词由来已久,国人对牛一向崇敬有加。农家对耕牛感情深厚,牛就逐渐地被神化和崇拜,我国自秦代就建有牛王祠,专门供奉牛王,一直延续到明清,《西游记》中有牛魔王,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亦仙亦妖,让孙大圣吃了不少苦头。

过去养牛的农家一般都会张贴牛王神像。有些年画中的牛王神与马王神合在一起,叫做“牛马王同座”,供饲养牛马的人家张贴。我家是四川的普通农家,家里并没有养牛,但堂屋的神案上仍然有“牛马二王”的神位,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父亲都会虔诚地在神案前奉上刀头水酒,点燃香蜡纸钱,在袅袅的烟雾中,喃喃念叨着“请牛马二王等诸位神灵保佑六畜平安”,让我明白了牛在农人心中的不可取代的地位。由于敬牛爱牛,过去汉族人家是禁止杀牛的。

国人不仅崇拜牛,还将与牛相关的传说编成戏剧。春光明媚,牧童放牛郊外,遇一个村姑问路,天真烂漫、两小无猜,此问彼答,山歌小调,民俗俚曲,互相唱和,这是流行于河北省的民间歌舞小戏《小放牛》,后被改编成黄梅戏等多个剧种。舞台上虽无牛出场,但凭牧童手中一根牛鞭,虚拟写意,配合美妙的舞姿,让观众如睹真“牛”起舞。演绎牛郎织女每年七夕鹊桥相会故事的《天河配》,也是一出家喻户晓的神话戏。上世纪四十年代,京沪等地戏院老板一味追求票房价值,甚至以“真牛上台”招徕观众,后来舞台上的牛形还是由演员来充任,两人披上牛形外套,一人充任牛头和前腿,另一人扶着前面人的腰部充任牛的后腿,虽不是真牛,却方便表演,由此沿袭自今。

牛灯舞中牛的道具包括牛头、牛衣、牛尾等,牛头是用木棍、竹篾、铁丝、布料等组合而成,以木棍钉出方架作为支撑,便于表演者手持,用竹篾和细钢丝编织出如“撮箕”般的样貌,大小似真牛头般。在“撮箕”底部两边镶嵌两个灯泡,用铁丝固定,作为牛眼;“撮箕”的底部两角用铁丝钮两翘角,作为牛角;牛角下用厚纸板卷成两耳状,作为牛耳;蒙上布加以缝织后用颜料勾画出牛的鼻、眼、嘴等外形,再用长约2米,宽约1.8米的黑色或黄色布料连接在牛头上,即为牛衣:牛衣另一端尾部系上一束麻绳,则为牛尾;两角间用红绸或者布扎系一朵花,整个牛灯就制作完成。牛鼻被“钻孔”,系有牛鼻绳:牛嘴的下颌可上下开合,便于表演时牛儿吃草,富有动感。

表演牛儿灯至少需要四个人,最前面一人是使牛匠,负责逗牛,配合舞蹈动作,边唱边舞,有时引导牛前进,有时转过身与牛逗乐。这就跟狮舞中的笑和尚类似。接下来两人相互配合把“牛”演活,最后一人表演“吆牛”。四个人要讲究配合协调,踏着音乐节奏,交替采用半步行和满步行,以及丁丁脚、蹲蹲脚、铲铲脚等,形成丰富连贯的舞蹈动作。只是牛灯舞没有传统戏曲那样讲究,有舞台当然最好,有背景、灯光和打击乐的辅助,就算登上大雅之堂了;没有舞台,农家院坝、田间地头,都可以成为牛灯艺人闪转腾挪、挥洒才情之所。

威远越溪牛灯舞传承人吴双林对我说,牛灯姓牛,要有“牛味儿”,舞蹈、说话要好看好听,一场牛灯舞表演的好坏往往以牛味儿的浓淡来评价,舞蹈要有杂耍的套路和技巧,语言则汇集了四川土话俚语精华,巧妙运用谐音、谜语、歇后语等手法,令人捧腹开怀。只要老百姓看得尽兴,传递了祝福,牛灯艺人也就知足了。

送祝福:龙腾狮舞打春牛

绵竹年画中的长卷彩绘《迎春图》是绵竹年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分为迎春、游春、报春、打春四部分,在第二部分“游春”中,“舞狮”占据了画面的重要位置,画中三位舞狮人相互之间紧密配合,一人舞狮头,右脚前抬,似走未走,狮头向后顾盼,精神抖擞。一人舞狮尾,上身下躬,双腿弯曲呈“八”字微张,右脚尖微抬,随时应对身形变化,表现得机巧灵动;第三人头戴笑和尚面具,右手持拂尘在狮尾逗引狮子,整个画面惟妙惟肖。

舞狮时笑和尚非常关键。他需要用拂尘引逗狮子做抖动、搔痒、跌扑、跳跃、踩球、过板、登高等动作。按照绵竹地区现在舞狮的要求,狮灯队伍中应该还有个戴着孙猴子面具的表演者,孙猴子主要是插科打诨的,他时而打个鹞子翻身,时而抓耳挠腮,时而冲到小孩面前做个鬼脸,把大家伙逗得哈哈大笑。舞狮之后紧随着的是“耍龙”。《迎春图》中的龙灯属于流行于川北地区的七节断尾龙,舞龙队伍由八人组成,为首者手持龙珠在前诱引龙首,另外七人各以双手执竿撑住一长须翘鳞的绸布龙身,做舞龙表演;表演者表情各异,前后顾盼,动作协调。龙尾表演者又称“三花闹儿”,现在出场通常会戴墨镜,脸敷油彩,跟狮灯中的孙猴子差不多,也是一个活跃气氛的角色。

《迎春图》第四部分为“打春”。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史书上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京都风俗志》中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如此说来,打春的风俗确实很古老。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中,最早的“打春”释意颇多。早期的打春实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打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从皇宫到地方的热闹而隆重的庆典活动,打春牛更是一种期盼幸福与吉利的庄重习俗。故而,早期的“众役打焚”,一拥而上打、抢春牛的状况也逐渐改变,“打春”变得更加严肃,礼仪也更加烦琐。

在“打春”中春牛会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一头春牛(土牛)立于方形桌面之上,旁边一个穿粉色衣服的“春神”手挽牛绳,两条粗粗的木杠从桌下穿过,想来是抬着春牛游街时所用,可见其隆重;另一旁的县太爷头顶华盖,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向位于正中的首位,众衙役立于两旁,庄严肃穆。

第二次则是四个衙役分立春牛两旁,手持朱色彩杖,鞭打春牛的场景。春牛被打碎,从肚子里流出预先装进去的五谷和小牛,预示着“五谷丰登,家畜兴旺”。周围众人,无论是官吏走卒或寻常百姓无不是翘首期盼、气氛热烈。“打春”将整个“迎春”民俗活动推至高潮。

在绵竹市,逢年过节,老百姓所熟悉的民俗表演就是舞狮灯、耍龙灯和幺妹儿灯,不过,牛灯是与它们类似的姊妹艺术。作为农耕文化的代言人,同样肩负着在新春来临之际给百姓送上节日祝福的使命,虽然牛灯与狮灯的道具造型不一样,但从对锣鼓打击乐和方言俚语的运用方面,却颇多类似。

相传牛灯舞的起源还跟李老君有关。李老君在母亲肚子里整整怀了九九八十一年。他出生后,骑上青牛去蓬莱仙岛找黎山老母讨要灵芝草给母亲补身体。由于李老君和放牛娃在路上贪玩耍青牛,耽搁了时间,黎山老母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通。黎山老母在腰上解下一根带子,头上取下簪子将牛鼻子穿了个孔,把带子穿住牛鼻子,叫李老君快牵着青牛回去救母亲。可是李老君回去一进屋,他母亲却已经去世了。后来逢年过节,人们就学李老君和放牛娃一路吆青牛的样子,做了一个假牛玩耍,以表达对母亲的孝心,渐渐就演变成了耍牛灯。李老君即老子,春秋末期人,可见牛灯舞的确是源远流长。

威远县越溪牛灯舞,据当地民俗专家考证,则起源于清朝中期,牛灯舞的传承者就是农民,农民演农民看,其表演跟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牛儿灯耍得圆又圆,牵起牛儿来拜年。”牛儿灯最初为逢年过节民间艺人的巡街表演,表现祝贺年禧、祈盼丰收、祝福平安等主题,后成为民间喜事、老百姓农闲时自娱自乐的活动,广泛活跃于乡村田野。

雅安天全县的牛儿灯表演则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牛王菩萨生日、二月十七天王庙会,特别是春节,从正月初二这天开灯,灯手们走村串户,甚至到各乡镇街头、坝子和农家门口进行演出。这样的表演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每年收灯时,灯手们要谢牛,即备香蜡纸钱,办刀头(酒肉等),将牛头、牛衣供奉起来,以示敬意。巴蜀其它地方的牛灯表演也与此类似。

话传承:守望一方土地

威远县有座俩母山,是清溪河和越溪河的分水岭。俩母山双尖挺秀,因众山如儿女列两峰之下,两峰犹如“母引子”而得名。自唐宋以来便为川南佛教名山,也是文人骚客燕游吟咏的聚会胜地。“百里来龙两母分,蜿蜒飞架半天云”;“压尽陵州百万峰,岿然两母在云中”,即是古代诗人对俩母山的形象说明。

越溪牛灯舞就起源于俩母山下。在越溪镇吉祥村3组有座威远越溪俩母山牛灯舞艺术陈列馆,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核心展示区30多平方米,有表演训练场地、展览区,馆内陈列有演出道具、图片等。这也是全国惟一的一家民间牛灯舞艺术陈列馆。建立这个陈列馆是吴双林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吴双林是内江威远土生土长的农民,从儿时起就开始跳牛灯舞,后来成家立业,为生计而奔波,跳牛灯舞的时间越来越少,虽然常年和乡亲们在外地打工,但牛灯舞和家人一样仍是他心中最大的牵挂。牛灯舞艺术陈列馆从前期构想、策划到竣工,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2012年元旦,陈列馆落成,恰巧这天也是吴双林儿子吴志挺结婚的大喜日子。按照吴双林的说法,牛灯舞陈列馆是给儿子的结婚礼物,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意义不小,包含着吴双林对儿子的结婚祝福,也寄寓着吴双林将牛灯舞继续传承下去的深意。

每年春节前的农闲时节,吴双林都会组织牛灯舞团队成员聚一聚,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聊天,一边切磋技艺,这是吉祥村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也放假了,他们跟着大人一起摸爬滚打,牛灯舞的传承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

一阵喜气洋洋的开场锣鼓,一名使牛匠载歌载舞地上场。紧跟其后的是一头作为道具的牛,牛身须两个人合作表演,耍牛尾的人则一手扶住牛尾,一手和着节奏将牛尾甩来甩去。牛身后还有一个穿红着绿的放牛娃手持牛鞭,表演吆牛。现场还有几个人用锣、鼓、马郎子等打击乐器伴奏,曲调为单梅花、双梅花、上天梯等,热闹喜庆。有时为了增加表演难度,跟狮舞一样,牛灯队也会有“破阵”式的炫技表演,这样的表演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当然也会得到更多的酬劳,牛灯表演看似简单,但高水平的演出却并不容易。

牛灯唱词大多用方言演唱,说唱结合,语言通俗,曲调质朴明快。唱词内容各地大同小异,主题是歌颂牛儿辛苦,农民种田不易,祝贺农人喜获丰收,祝福主人身体健康、财源广进、万事如意之类。唱词内容还可以即兴创作演唱,见啥唱啥,总之离不开祝福话、歌颂语。譬如:不要追来不要赛,看我牛儿跳起来。牛儿跳起三个礼,发财就从今天起……

以前的牛儿灯表演没有故事情节,随意性大,主要是走乡串户行叩拜礼,说四言八句的好话。越溪镇文化站长曹顺清觉得这样的牛灯舞难登大雅之堂,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找到吴双林后表示了自己的隐忧,吴双林也在成天琢磨,如何才能让牛灯舞重新得到乡亲们的关注,曹顺清的提醒让他醍醐灌顶,如果牛灯舞不创新,还是像前辈艺人那样只搞一些杂耍,停留在简单的叩头朝拜说好话的低层面,迟早会被淘汰,于是曹、吴二人和其他艺人一起,从几个人表演,发展到几十个人表演,表演自己的生活,叙述自己的故事。边跳边总结,不断发展创新,按照舞蹈的动作、话剧的形式,根据故事情节,打造成戏,形成规范完整的节目。

1983年,吴双林的父亲吴贞学组建了第一支业余牛灯舞表演队,2006年,吴双林和曹顺清组建了第一支专业牛灯舞表演队,同年2月参加威远县首届民间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2009年6月,吴双林带队参加了第二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演出并获得好评,稍后,越溪牛灯舞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6月,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在北京举行,越溪牛灯舞获得了最高荣誉“精粹奖”,演出道具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永久收藏;后来,越溪牛灯舞团队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我们有一套》《北纬30度?中国行》的节目,更是让吴双林和他的团队看到了牛灯舞的美好前景。

在越溪镇牛灯舞陈列馆内的墙上,挂满了各种牛头、牛衣、犁头、锣鼓等道具,这些道具有的已有上百年历史;展台上摆放着各种荣誉证、图片、剧本等资料,一共达200多件(套)。在这些老物件的身上,吴双林看到了自己的责任。他说每次走进陈列馆,看见它们,父辈们跳牛灯舞的场景就一幕幕地浮现出来。

虽然已经成为乡土明星似的人物,年纪也大了,但到了跳牛灯舞的时候,吴双林还是毫不含糊,如果“接灯”的是一位医生,吴双林就会信口唱到:“正月里来是新春,接灯本是老医生。自从牛灯接过后,医术赛过白求恩……”他总能灵活运用各种唱词,服务于牛灯表演,诙谐有趣,让人满意。牛灯舞、狮舞、龙舞、幺妹灯等非遗民俗,传承了农耕文化,它们接地气,有泥土气息,让乡愁记忆永驻在人们心头。

牛灯舞起源于乡间的“赶春牛”,图为四川农村春耕图景(邱海鹰 轩视界)

新闻推荐

106名选手同场竞技 2021年首届川渝两域无线电测向联合锦标赛在威远县举行

参赛选手宣誓(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静)5月2日,“中国体育彩票杯”2021年首届川渝两域无线电测向联合锦标赛在威远县连界镇举...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