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 民心所向 “十三五”的内江答卷(四)

内江日报 2020-12-21 08:46 大字

“十三五”期间,内江不断扩大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保障城乡适龄儿童入园,目前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已达88.4%。图为彩色鱼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资料图)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一座甜蜜之城,应当有着鲜明的民生底色。

“十三五”期间,增进民生福祉带来的变化,发生在内江的每家每户、一庭一院间。

掂一掂“饭碗”,内江创新开展“就业110”绿色通道兜底就业等就业援助行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算一算社保,搭建社银一体化平台,实现社银直发养老金69.71亿元,惠及35.2万名群众。

比一比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08元,增长10.0%,高于GDP增速2.2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一项又一项民生决策深谋远虑,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又一幅民生愿景化为现实。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心中也增添了更多暖意和幸福。

本报记者 刘颖

■ “饭碗”端稳,日子才有盼头

“您好,我是一名失业工人,想要重新找一份工作,请问能帮忙推荐就业吗?”为了方便带孩子,家住内江城区的邵女士希望在城里找份工作。近日,在网上看到“就业110”的援助电话,她试着打过去,接线员热情地记下了她的姓名、电话、求职意向等信息。“没想到只过了两三天,就接到了电话,给我推荐了3个就业岗位,最后成功应聘上了一家企业的现场主管。”邵女士说。

邵女士所说的“就业110”服务热线,是内江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推出的就业兜底帮扶举措。除了提供职业介绍,内江“就业110”服务中心还提供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截至目前,“就业110”系统累计接件56305件,办结率100%,帮助1259名就业困难人员、320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完成职业指导5970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贫困户搭建绿色援助通道,“就业110”服务中心还将服务范围从城市拓宽到农村,开通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110”绿色通道,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进行兜底安置。威远县严陵镇兴家村贫困户古淑英就是受益人之一。

古淑英的腰部曾摔伤过,走起路来背显得很驼,只能做一些轻巧的农事。“我身体不太好,感谢村里给我安置了公益性岗位,做一些清扫保洁工作,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生活也有了更多保障。”每次说到这个话题,古淑英都充满感激。(下转三版)

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2020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局面,内江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通过开展专项招聘活动、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帮扶、为企业融资输血、补贴减负稳定就业等举措稳定和扩大就业。截至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累计返乡创业人数达11539人,返乡创办企业累计吸纳就业人数47043人。

吃穿住行不愁,生活更有保障

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全局。

“十三五”期间,内江扎实抓好30件民生实事,强力推进民生“十有行动”,一件一件研究解决,力求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效。

五年来,内江聚焦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重点扶贫专项,累计改造危房23982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815户、13048人。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8.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3%,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7%,高考万人上线率位居全省前列。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内江市中医医院新区等相继投入使用;人民公园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黄荆坝大桥及其连接线工程、沱桥拓宽改造工程、内江综合客运中心等重大项目相继完成;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建图书馆4个、文化馆2个、大剧院2个……

五年来,内江积极回应并保障医疗、教育、就业等“热点民生”,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食药有安、行游有便、德法有依”逐渐成为现实。

关注民生,就是要聚焦民生短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

家住东兴区高梁镇杨岭村的96岁老人陈德琴,自从年满80岁以来,每年都能领到一笔高龄津贴,从最初的120元∕年,到去年已涨到1200元∕年。“我的退休金年年涨,现在又多了份‘红包’,真是高兴。”虽然增长的钱不多,但背后却蕴含着党委、政府的温暖,老人感觉很知足。

“十三五”期间,内江老龄照护工作成效明显。建成全国首批“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累计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300张,新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7个,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73.3%。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151.54万人,实现社银直发养老金69.71亿元,惠及35.2万名群众。2019年底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2%,参保人数达295万人,补助标准增加至520元,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城乡低保分别提高至600元/月和420元/月,城乡特困供养分别提高至780元/月和546元/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至100元/月。

内外兼修,城市更加宜居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才能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12月18日,记者走进市中区永安镇尚腾新村,干净整洁的马路如丝带般蜿蜒,村村通、户户通的水泥路,平坦又宽阔,门前小桥流水,屋后青草如茵,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新式小别墅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水青山中。

今年56岁的李淑芝,自从住进了新楼房,别提有多开心了。在家门口,不仅享有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还能务工挣钱,照看孙子,这样的好日子真是幸福。

宜居宜业的新村风貌和内江持续推进“美丽内江·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密不可分。

“十三五”期间,内江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启动实施乡村居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283个,97%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累计建成“美丽内江·宜居乡村”达标村545个,3个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00个。

如果说,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那文明城市风气养成和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则是由内到外的提升。

如今,走在内江城区道路上,机动车礼让行人成为一种常态。而在高铁站、客运中心、社区,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也是随处可见。

在今年抗击疫情的严峻考验中,内江涌现出了一大批不怕危险、冲锋在前的先进典型。其中,有参与湖北医疗援助和内江医疗救助的医务工作者,有参与联防联控和宣传引导的机关干部、政法干警、网格员、民兵、新闻工作者和志愿者,有参与服务保障和复工复产的企业、工厂职工和内江籍在外爱心人士,他们共同描绘了一幅疫情防控最美“英雄谱”。

五年来,内江坚持把“践行十爱·德耀甜城”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着力宣传阐释、活动实践和典型培塑,凝聚和传播崇德向善正能量,为民生改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其间,内江共评选表扬了十爱典型173名,并在此基础上成功推荐1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8人获评四川省道德模范,149名个人(集体)入选“四川好人”。今年,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还评选出了100名“疫情防控最美人物”。

言必行,行必果。“十三五”期间,内江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持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新闻推荐

四川威远四方村:无花的果绽开致富的花

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无花果种植户在展示采摘的无花果(7月22日摄)。新华社发无花果,这种见果不见花的植物,在四川一个小山...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