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高地

内江日报 2020-10-07 07:48 大字

游客在石板河踩水记者王斌摄

越野挑战赛在威远举行记者徐静摄

最近,威远文化旅游发展可谓“高歌猛进”。石板河旅游区除迎来内江首个越野挑战赛在穹窿山水间开跑外,还吸引16家海外华文媒体关注。

与穹窿地貌奇特邂逅,在“中国最长石板河”里赤足溯溪、体验别样“踩水”时,印尼国际日报董事长特别助理、执行社长张春梅说“仿佛回到了童年”,表示要把这里的景色传播出去,吸引更多海外华人来游览。

一沟石板、一河清水,催生一片产业。借助穹窿地貌,威远特色旅游日渐发展,石板河旅游区便是威远发展旅游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威远县围绕“再造一个产业威远”目标,借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大力实施“兴文旅”行动,以建设“穹窿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定位,着力打造古砦休闲、山水游乐、文化体验、森林康养四大特色产品,使文化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本报记者徐静

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

让旅游景点遍地开花

今年国庆长假,内江市民张丽选择到石板河旅游区过节。除踩水外,她还带着孩子体验了水上玩偶项目,参与DIY月饼制作亲子活动。“我们家偏爱自然风光类旅游区,希望趁着假期远离城市喧嚣,而石板河就是我们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张丽说。

石板河是穹窿地貌的天然杰作,呈“U”字形的河床由整块岩石构成,河平均水深40~50厘米,全长约7公里,两岸山距500余米,被誉为“中国最长石板河”。

旅游区以石板河为基础,以“水”为主题,建成了“水帘飞虹”“枕水山居”“响滩子瀑布”“水舞山涧”等13个精品景点。

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2日开园到9月底,该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2.89万人,实现各项营收总计720多万元。

有水,却不仅限于水。让人欣喜的是,未来石板河旅游区除踩水之外,还将不断提升现有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启动二期建设,开发倪家堰水库、巫家坝儿童乐园、五堡墩古砦体验等特色产品,把踩水、山砦、田园等特色资源做足做亮做细,打造四季旅游项目。

威远,坐拥642平方公里穹窿地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穹窿地质区,被誉为“世界第七大旅游地质奇观”。境内分布着300余座方山、58条峡谷、40多个水库、90余处古寨、4万多公顷森林,被誉为“红盆中之绿岛、热盆中之凉台”。

近年来,威远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组建了穹窿地质旅游研究所,对穹窿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察研究,找准穹窿文化旅游引爆点,孵化威远文化旅游的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高起点、高质量发展。同时,修编《威远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绘就科学蓝本。

目前,俩母山、骑龙坳、老君山、慈菇塘、长沙湖等网红景点不断涌现,并已经形成周末客源群体,吸引八方来客。

加速文化旅游互融互促

促进旅游资源大提升

在威远,文旅融合早已是高频热词。近年来,威远县致力于文化与旅游间的“甜蜜”牵手,频频端出丰盛的文旅大餐。

在观英滩镇竹塘村,花朝门森林度假村文艺联欢晚会就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过去,唱山歌只是当地村民们自娱自乐的休闲方式,如今游客多起来了,村民们开始走上舞台,倾力推广石坪山歌。

目前,竹塘村已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发展旅游业致富奔康。

越溪镇吉祥村的越溪牛灯舞陈列室,浓缩着牛灯舞的发展史。这个曾获得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最高奖“精粹奖”的草根艺术和石坪山歌一样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迎来“新生”。

越溪牛灯舞第七代传承人吴志挺希望探寻牛灯舞的商业运作模式,打造专业演艺团体,让民间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连界镇,内江市“十大民间手艺人”陈辉元对当地老百姓开展影雕培训,指导大家在石头上“绣”花。陈辉元说,影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这门技艺能融入本土文化,传承创新,形成市场,助力乡村旅游以及文化产业发展。

在新场镇红村,施工人员抓紧施工,对“红村石油会战指挥部旧址”进行全新打造。据了解,他们将通过对场地内遗址建筑的修复,结合乡村地景风貌,通过保留、改造利用、再生设计等途径,对红村旧址进行改造,让更多人了解当年的红村,让世人看到红村昔日的辉煌与成就。

古佛顶、佛尔岩、感恩寺、静宁寺、清风砦、知青纪念馆、黄荆沟小火车……在威远,一批批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开始火热起来,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动能,“讲述”着威远上千年的历史传奇。

深挖穹窿优势旅游资源

做好“旅游+”大文章

9月18日,以“融入成渝、青年担当”为主题的2020大千文体旅融合发展峰会在威远举行。

“国家提出2035年体育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会上,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会长、天府国际赛事研究院执行院长程林林说,体育消费将带动、支撑起21世纪的“大产业”。他建议充分利用丰富的穹窿地貌这一资源,依托“赛事+”,“+”出更多精彩的文体旅内容。

峰会第二天举行的四川·威远穹窿天下越野挑战赛,就是“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体旅产业,下好刺激消费先手棋”的一次有益尝试。

赛场上,来自巴中的选手覃超觉得越野赛特别有趣,沿途的穹窿风光很美,能在敬畏自然中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竞技魅力。

威远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总规划师张何军表示,此次越野赛充分展示了全县丰富的穹窿旅游资源,做到了文体旅游间的互融共进。

在连界镇,中国西南最大规模的连界足球竞训基地工程一期建设即将完工。据了解,总投资20亿元的连界足球竞训基地将建成46片专业足球场以及1座能容纳2万人的比赛场馆,未来将承办国际国内联赛,承接职业足球俱乐部及青少年常规训练。

建成后,基地预计实现年接待体育类游客400万人次,实现体育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岗位超2万个。

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文化+”“旅游+”广泛影响多个行业,开始与农业、教育、商贸等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发展了一批乡村民宿、休闲营地、农家乐、渔家乐等旅游业态,包装黄老五、无花果等旅游商品,让文化旅游融入农业项目,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科学开发乌龙河、药王山、船石湖中医药康养产品,打造出一批休闲康养旅游项目。

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威远县世界无花果博览园内,人们在采摘无花果的同时,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了解……

文旅发展,正当其时。下一步,威远县将继续做好全域旅游规划,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产业,让“天下穹窿,魅力威远”吸引八方游客。

新闻推荐

威远县:妥善解决退役士兵社保问题

(全媒体记者黄德)9月18日,记者从威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该县切实规范办事流程、加强政策宣传、维护士兵权益,妥善解决部分...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