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观英滩镇骑龙坳村:新鲜!黑山羊戴上“金耳环”

内江日报 2020-09-22 08:29 大字

▲ 黑山羊戴着“金耳环”

▲ 村民在养殖场务工

天气逐渐转凉,吃羊肉汤的季节又来了。

在威远县观英滩镇骑龙坳景区,当地的生态黑山羊肉颇受游客青睐,这也让当地的黑山羊养殖户信心倍增——

◇本报记者 丁洁 文/图

山间云雾缭绕,四处青翠欲滴。山坡上,黑山羊吃着草,不时追逐嬉戏。9月18日,威远县观英滩镇骑龙坳村1组,记者走进当地的黑山羊养殖场,发现这里的黑山羊耳朵上都戴有别致的“耳环”。仔细一瞧,“耳环”上还有二维码。

说起这个二维码,骑龙坳村“第一书记”刘明坤打开了话匣子:这是村里的创新养殖模式——代养。

“每只养在这里的羊都是有主人的。从它来到羊圈的那一天开始,这个二维码就存在了。”刘明坤介绍,这个以代养为主的黑山羊养殖场占地10亩,现有存栏黑山羊1450只,年出栏量约2500只。代养劳务费为3.5元一天。

因为养殖的黑山羊数量较多,为了避免混淆,养殖场给每只羊挂上了“身份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它养殖的时间、所属的主人、出栏时间以及打疫苗情况等,十分方便。“这是我们村的特色之一!”

骑龙坳村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高,绿草如茵,适合养殖黑山羊。

养殖场场主熊疆告诉记者,2015年以前,他就在村里养殖黑山羊,但那时,因为资金有限,存栏量只有两三百只,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五六百只。而传统的养殖模式,受市场因素影响大,遇到价格不好或者销售淡季,容易造成资金不能及时回笼,风险也大。

2019年5月,该村“第一书记”刘明坤抓住自然条件优势,积极协调当地11户村民,以一亩土地一年500元钱的价格流转了10亩地,帮助熊疆扩大养殖规模,另外还流转了30亩地用于种植牧草。

“养殖模式要创新!”刘明坤给出了答案:代养!

2019年5月,熊疆的养殖场帮助当地一家企业代养的生态羊出栏量约1500只。这年,他的净收入达到30万元,比2015年涨了十倍,“通过刘书记的协调,养殖场的规模扩大了,而且这个代养模式,让我少了许多成本压力,只管养好就行!”

熊疆的养殖场规模扩大后,吸纳了十余名村民到此务工,负责喂草、割草、赶羊上山等工作,每月也能有上千元的收入。骑龙坳村村民罗桂仙有些高兴:“有了这个养殖场,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了。”

如今,熊疆只需要支付土地流转、圈舍投资、工人工资、黑山羊的吃食和疫苗费用,其余费用均由需要养殖的顾客提供。这种订单模式,不用考虑市场因素,也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养殖场只需注重养殖环节的品质,纯天然喂养,吃杂草喝泉水。

每天早上7点,鸡鸣声中,黑山羊“早餐”时间到了。养殖场工人提着料桶,往一个个食槽里添上玉米粉、麦麸、豆粕等精料,搭配很讲究。

一上午,在黑山羊们的缓慢咀嚼中过去了。下午两点,黑山羊“锻炼时间”到了,冲出羊圈,成群结队的黑山羊撒开蹄子奔跑在山间,嬉戏、吃草,一直要到傍晚6点才回到羊圈。这也是骑龙坳村黑山羊肉质绵密、味道鲜美的一大原因。晚上,养殖场还为黑山羊搭配了皇竹草、黑麦草、马鞭草等食料,为黑山羊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保障。

“羊粪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可以改善土质,防止土壤板结,对于庄稼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养料。”刘明坤介绍,村里将这些羊粪循环利用到村里的果树养殖园,生态种养的循环模式,保护了环境,也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接下来,我们还会从提升品质、创建品牌上下功夫,让骑龙坳的黑山羊同这里的云海一样出名,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尧斯丹深入内江调研时强调做实做细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在威远世界无花果博览园调研记者张雷摄(记者段春秀)9月2日,副省长尧斯丹深入内江调研生猪生产、特色产业发展、村级建制调整...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