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绕婆城 绿带环威远 威远县水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成效

内江日报 2020-07-15 02:48 大字

威远县污水处理厂

威远清溪湿地公园

◇全媒体记者 刘颜 文/图

清晨,婆城在威远河的怀抱中醒来,数千年来,威远河用她的乳汁养育着勤劳勇敢的婆城人民。走在威远河两岸,水碧山青,莺啼鸟啭,今天的威远河已经与几年前的模样大不相同。

威远河全长131公里,流域面积956平方公里,担负威远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城镇居民生活主要用水任务。但不知何时起,这条哺育婆城人民的母亲河渐渐失去了原来美丽的模样。

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命脉,更是民生福祉。如何让威远河水再现曾经水清、岸绿的景象,一直是威远县委县政府奋斗的目标。近年来,在不断治理下,威远河水质从2016年的劣Ⅴ类,提升为2017年和2018年的Ⅳ类,2019年的Ⅲ类,已初见成效。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月9日下午,市民曹先生睡完午觉后来到威远清溪湿地公园散步。公园内小道纵横,道路两旁绿草如茵,让人心旷神怡。微风拂面,水面上波光粼粼,远处还有三五行人在沿堤观景道上散步。

没人能想到,如此美丽的清溪湿地公园在几年前还与“臭水沟”打上等号。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治理。

为全力改善清溪河水质,威远县以清溪河为基础,建成占地500余亩的清溪湿地公园。形成由湿地广场、主题花园、核心植物展示区及水生植物展示区等组成的优良生态环境。完成威远河(清溪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新建拦河坝、防洪堤、滨河道路(含景观步道和自行车道)、商业建筑、人行栈道、人行景观桥、滨河绿化及亮化、海事码头、环卫设施等,建成景观绿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于2019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

除清溪湿地公园外,威远县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严格保护、依法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县城区及周边的河流、湿地、林地、丘陵等自然生态资源,紧密结合县城用地布局、交通组织,划定县城绿线,构建县城生态系统,完成狮子山公园建设,实施了达木河国际新城段绿化景观工程等,进一步完善了城区湿地生态系统,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和水质,营造具有威远特色的绿化景观。

强化源头污染治理

目前,县城区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3座,每天可处理污水37400吨。7月9日,记者在位于威远县严陵镇富谷村的第二污水处理厂生产区看到,从县城区收集的污水正在这里沉淀、降解、微生物处理、消毒,被处理后的污水恢复了原来的清澈,作为地表径流又补充回威远河内。这样既补充了水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群众生活的环境质量。

为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问题,威远县将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威远段),列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建设,项目于2019年2月进场开工建设。建设至今,已开工子项目21个,开工率75%,建成污水管网共计44.45公里,6月底已完工10座厂(站)主体建设,其中4座已通水试运行。项目的建成,县域内各镇将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定期巡检的自动化污水处理系统,助力威远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立足当下,更谋长远。加快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威远段)建设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大事、好事。在这场水污染治理持久战中,威远县人民上下一心,持之以恒,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力争永葆婆城水清湖美岸绿的美丽景象。

新闻推荐

内江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寿溪河黑臭水体治理项目(资料图)(记者刘小玲)记者昨日从市总河(库)长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河长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总河长会...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